147小说 > 都市 > 严白虎新传 > 关于项王阵

关于项王阵

《汉书 艺文志》里面记载了项羽有兵法一篇,名曰《项王》。属于兵形势家,其中提到此类兵法主张像迅雷疾风一样,攻势凌厉,后发而先至,进退聚散,变化无常,用轻快来制服敌人。

小说中孙策所用的“项王阵”正是脱胎于这篇言论。有很多读者朋友说这个项王阵太过神奇,其实就小说中描绘而言,项王阵并没有神奇到哪里去。初阵,孙策以两千人组成项王阵,在岭上对抗严白虎一万大军组成的包围圈,并没能打败严白虎,仅仅是突围出去,而且还是从防备最为薄弱的北面突围的。再来,是在山脚,与虞翻指挥的鹤翼阵对抗。当时,也没能打败虞翻。再到最后,严白虎大军赶到,与虞翻合兵包围孙策,而孙策凭着项王阵,也是突围而出而已。

这一战中,孙策二千人的军队仅剩三百余人,且大多受了伤。而严白虎一万数千军死了四千多人,伤者近两千人。这一点算是各位读者觉得比较夸张的地方,但是我们要想想严白虎这一万数千人里面有多少士兵算得上是精兵,而孙策那两千人中,却有他父亲留下来的旧部,而且还是用了威力巨大的项王阵。

也有读者朋友说孙策比不上项羽,小霸王毕竟不是霸王,孙策平定江东时没有遇到真正像样的对手,所以“小霸王”的称号有不少恭维的成分,比起真霸王就如同周老虎比真老虎。也许孙策是比不上项羽,但是要以此就断定孙策无能力以少克多,那我不敢苟同。当我们翻开史书,看看孙策的战绩时,不能不说他确实是一个用兵的天才。孙策以千余人平定江东,如此战绩,试问能不会用兵么?

历史评价:

卢弼: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卒,十余年间建立大业,少年英万,勇锐无前,真一时豪杰之士!

曹操:猘儿,谓难与争锋

袁术:使有子如孙郎,夫肝恨!

何义门:伯符以勇锐摧破刘繇王朗,然能系属士民,修其政理,遂创霸业。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

郭嘉: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汁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傅子: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

杨亮:神明器宇孙策之俦。

庾信: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纔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

陈寿:①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②策为人,好笑语,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许贡: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或曰:孙将军为人,恶胜己者,若每问,当言不知,乃合意耳。如皆辨义,此必危殆。

虞翻: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历史评价中多次提到了孙策的勇猛堪比霸王,这也是我为什么给孙策配用了一个项王阵的原因。至于项王阵,有读者朋友说根本就没有这个阵,或者说就算有这个阵,威力也没这么大。这个问题更好解答,诸葛亮用石头摆成的八阵图就能置陆逊的大军于死地,那这个阵岂不是更神奇?更加不能存在?它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在小说里。我写的这本书同样也是小说,不是历史。小说可以夸张,可以加入神奇色彩,为什么大家对这个项王阵就那么耿耿于怀呢?如果你连两千人的项王阵克一万数千人一事不能接受,那么陈庆之以七千人破几十万,岂不更为变态。再者,你又如何知道历史上就没有这个阵?还是那句话,本书是小说,不是历史,小说是可以虚构的。

另外,有人说孙策太强,显得严白虎无能。我只能说,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胖子也不是一天就能长成的。严白虎不是什么牛人,他只能一步一步的成长。如果你想看一开始就很牛,从头到尾没遇到什么挫折的主角,那么本书可能不适合你。如果你想看主角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成一方诸侯,从而逐鹿天下,那么请你耐心看下去。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很谢谢大家的支持。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再一起讨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