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修真 > 太白飞歌 > 第336章 定计

第336章 定计

皇宫,御书房。

睿王应李越伦之邀,一同前来交旨。

英宗皇帝听完奏报之后,龙颜大怒。这老太傅李玉三朝元老,世受天恩,不思回报也就罢了,反而贪权恋位,频频谋害朝廷重臣,意图乱中取利,十分可恶,着实该杀。

不杀!不足以宽朕心。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过,他终究是太傅,劳苦功高,而且六部尚书全部依附于他。想要杀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盘考虑,做到万无一失。

李越伦何等精明,一眼看出英宗皇帝的心思,当即躬身一礼,道:“陛下,天欲其亡,必使其狂,不如引蛇出洞。”

英宗皇帝闻言一愣,此事说来简单,但若要付诸于行动,谈何容易。毕竟,老太傅李玉那厮可谓是老奸巨猾,窥见一丝风吹草动便会彻底隐藏起来。

英宗皇帝见李越伦胸有成竹,便开口询问,“李爱卿,你可有良策。”

“良策倒谈不上,陛下看完此信便知一二。”

说完,李越伦自怀内取出绝命书双手奉上。

赵巽上前接过绝命书,展开后递给英宗皇帝。

英宗皇帝接过定睛一看,顿时明白过来,若非杜国柱为人所救,恐怕这个黑锅睿王是背定了。

按李越伦的意思,应该是将计就计,重责睿王。

不过,刚刚太子被打禁足半月,再处罚睿王,恐怕会朝野动荡,人心惶惶。

再说,既然决定让杜国柱继续诈死,自然要操持丧葬事宜,睿王乃是不二人选。现在圈禁他,不合时宜。

于是,他将目光看向睿王,以示咨询。

睿王见状躬身行礼,“父皇,若能为国锄奸,儿臣甘愿受罚。”

“有些事情,总要顾忌方方面面,并非你有心承担便可承担。那李玉既然敢与朕博弈,自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英宗皇帝皱眉道。

“陛下,殿下,以草民之见,睿王殿下可罚,但不必罚。而且要放出风去,让那些有心人自己跳出来向陛下进言,要求严惩睿王殿下。唯有如此,大事可济。”

英宗皇帝闻言看了李越伦一眼,先引蛇出洞,再请君入瓮,果真好计谋。还好此人能为朝廷所用,否则,后患无穷。

“也好,就这么办。不过,这风要怎么放出去,才能够不打草惊蛇。”

李越伦微微一笑,老而不死是为贼,英宗皇帝这么大的年纪,岂能这么简单的问题难住。不过,为君者要彪炳正大光明,这些阴谋诡计自然不能明说。当然,抛砖引玉还是可以的。

“陛下,此事当然要麻烦赵内丞。”

英宗皇帝微微点头,他当然知道那些大小太监们谁的人都有,一不小心把风放出去,才不会让人怀疑。

赵巽闻言一咧嘴,跟吃了苦瓜一般。此事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它办好了,还真得话一番心思,毕竟总不能大吵大嚷的跟那帮小太监们说。

陡然,赵巽双眼一亮,“陛下,要想成功的把消息散出去,而且不引起怀疑,只能将陛下想要惩处睿王殿下的消息透露给贵妃娘娘,让贵妃娘娘来劝陛下收回成命。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目的。”

英宗皇帝脸色一僵,别看他主张生杀大权,但对于后宫中的女人却深感无奈。万一闹腾起来,那可是没完没了啊。

不过,赵巽所说乃是最完美的办法,也只能勉力一试了。

“既然如此,就分头准备吧。”说完,由赵巽搀扶着转回内宫去了。

翡翠宫,乃贵妃娘娘寝宫。这贵妃娘娘正是睿王的生身之母,在后宫之中的地位仅次于太子的生母,皇后娘娘。

贵妃娘娘生性恬淡,犹如空谷幽兰,宁静致远,深受英宗皇帝宠爱。

当然,任何人都有软肋。

而睿王便是她的软肋,一旦涉及睿王安危,她就会变成一朵带刺的玫瑰。

而现在,听闻英宗皇帝有意惩处睿王,顿时炸了锅,眼泪稀里哗啦的,彻底淹没了英宗皇帝。

“瞅瞅,瞅瞅,话还没说两句,就哭成了这个样子。朕只是说说而已,这不还没下旨呢吗,你急什么啊。”英宗皇帝无奈的摇头道。

“那可是我儿子,怎能不急。若惩处与他,我于心何安啊。”贵妃娘娘啼哭道。

英宗皇帝心里偷笑,但却装作愁眉苦脸,说道:

“好,依你,依你。不圈禁,罚俸总可以吧。惹下这么大的祸事,总要对朝臣有所交代才是。”

“那……好吧!”贵妃娘娘点了点头,她自然知道万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再说,罚俸对于睿王而言,根本无关痛痒。

贵妃娘娘破涕为笑,梨花带雨,最是迷人。若非英宗皇帝心中有太多的事情,势必会留在翡翠宫不走了。

英宗皇帝离去之后,贵妃娘娘因为心中担忧,便靠在榻上休息,迷迷糊糊的睡了。

宫女绿媛见左右无人,便写了一张字条,偷偷的溜出翡翠宫,交给了一名负责采办的太监执事。

这太监执事乃是老太傅李玉收买的眼线,经常借外出之际传递消息。

御街,乃是专门为皇宫开设的一条街。宫中那些贵人们也时常来此转转,因此好东西比比皆是。

也正因为如此,这御街中各府的眼线同样比比皆是。

青芪司,御街中最大的蔬菜市场,幕后的老板便是老太傅李玉,也是太傅府跟皇宫传递消息的枢纽。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危机时刻备用的,而且不止一处。

太傅府,李玉接到线报后,心中暗暗冷笑,睿王犯下如此大错,却只是罚俸了事。

不过,这正是他想看到了。

唯有如此,他才有机会联络朝臣,进宫面圣,趁机排挤睿王党羽,安插更多的亲信进去。

至于太子,与他而言不过酒囊饭袋,即使将来做了皇帝,也不过是他手中的提线木偶而已。

因此,他毫不在乎。

是夜,老太傅李玉召集京中门生故旧,诸如六部尚书以及侍郎等不下十余人,夤夜商议明天早朝之事。

“诸位,明日早朝你们极力进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