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次元 > 东北虎啸 > 第171章

第171章

这几日,张学良一直在和臧式毅、蒋百里讨论进军关内行动的各项细节,与张作相和王树翰等人讨论占据北方数省之后的政治军事安排,时间比较紧迫,张学良预定在八月二十四日发表东北军入关武装调停的通电,部队在八月二十五日越过山海关。张学良希望每占据一地,都要立即组织政府管理,编列公安大队和机动警察大队,稳定社会治安,清剿游兵散勇和蜂起的土匪。要尽快的开展战备工程,与时间赛跑,像烟台、威海卫的军用机场,将是东北军封锁渤海海峡最重要的基地,必须在最短时间建造完毕让海军航空兵进驻。所以这几天张学良非常忙碌,既是没有公务静下来也是在不断地思索自己是否还有遗漏。

这天正要上床休息,秘书长吴家象打来电话报告,东北军派驻山西担任观察员的葛光庭陪同晋军傅作义蒋军到了奉天,有急事想要求见总司令。“傅作义,傅宜生将军?他不是在津浦路指挥作战吗?”张学良惊讶的问道。

“确实是傅将军。”吴家象谨慎的回道。

张学良沉思片刻,说道:“请他们去我的办公室,我马上就到。”赵四听了放下手中抱着的婴儿,拿起外套给张学良穿上,“今天夜里风大,小心别着凉了!”

张学良有些得意的亲了赵四额头一下,说道:“你先睡吧!不用等我了!”走进楼下的办公室,这里以前是老帅的办公室,现在张学良一般是在这儿会客并办理一般公务,在楼上还有一间办公室是张学良的秘密办公室,倒不是说没人知道,而是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进去,或者说只有张学良亲自当着卫士的面邀请的人才能进去,平日里任何时候办公室门口都有卫士二十四小时轮班站岗,连打扫卫生都是谭海率领亲信卫士在张学良收拾好之后。在这间办公室内,张学良会与杨琨进行秘密沟通,会在这里静静思索东北的发展战略,会在这里存放杨琨查阅搜集到的重要人物、事件的资料,例如1932年日军绘制的东北朝鲜的五万分之一地图,这是杨琨从日本国会图书馆网站下载到的,例如华北地区主要矿藏分布图及储量表,例如1933年日本为东北制定的重工业发展规划,等等等等,每一件都是绝对不能泄露出去的机密。

看着面前相貌魁梧,穿着粗棉布军装的傅作义,张学良不禁露出欣赏的眼神。如果说对抗日战争中国将领做一个排名的话,傅作义肯定能排到前三,其指挥的奔袭百灵庙、包头战役等都打出了中国军队的风采。傅作义与张学良相识已有数年,1928年,晋军背弃与奉军的盟约,大举进攻河北,傅作义率一个师奔袭涿州,深入奉军战线切断了奉军的主要交通线,奈何晋军其他部队被奉军逐一打退,涿州遂被重重包围。在倾亡之际,傅作义血战苦守百余日,让围城的奉军无可奈何,当时围城的奉军总司令就是张学良。

“济南激战正酣,作为晋军前敌总指挥,宜生兄不在前线指挥,却跑到我这儿来?”张学良笑着说道:“我听说张荫梧告你的刁状,就说你参加了我和常凯申代表的秘密会议。你这会可是真的来了!啊,哈哈哈。”

一听说这个,傅作义脸都气的发青。原来,津浦线上的晋军第二路军以傅作义任总指挥,战事相当顺利,六月即克济南。正当傅准备扩大战果直下徐州的时候,阎锡山忽命张荫梧率王靖国、李服膺两军并附炮兵两团组成的第4路军,到济南成立2、4路联合军,以张荫梧为联军总指挥。傅作义与张荫梧素有隔阂,两人凑在一块当然互相攻讦、掣肘,严重影响了津浦战局,让蒋军有了喘息之机,从各地调集援军增援津浦路反攻济南,进而导致晋军在山东战场的全面溃败。关于阎锡山为什么要临阵调整,傅作义之时听到一鳞半爪的消息,这回听到张学良的这一说法是又生气又郁闷,生气是因为张荫梧的背后捅刀气阎锡山对自己的不信任,郁闷是晋军目前的被动全因为一个小人。他也没有怀疑张学良会不会骗自己,张学良是谁?是东三省最高军政长官,会为这点儿事儿来骗自己嘛!而且自己打听到的也暗暗指向张荫梧。

脸色由青转白,又由白转黑,傅作义平复下这件破事儿,开门见山的说道:“张总司令,我是奉阎总司令的命令,向你转达几点想法。若东北对平津有想法,望能以光明正大态度,派兵入关,维持平津治安,我们晋军愿意双手奉上,然后全力前线军事。”

张学良笑笑,这阎锡山是急了,真急了。苦苦等着东北军这个靴子却一直听不到落地,前线军事又转入被动,阎锡山这是想撤了。根据情报,阎锡山已经密令徐永昌整理军队,准备渡过黄河返回山西。现在为了变被动为主动,干脆想将平津让给东北军换取东北军的进一步中立。可惜阎锡山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野心。

本想搪塞两句或者先答应下来好,不过看到古铜脸色的傅作义,顿时不再想虚言欺骗。阎锡山确实会派人,傅作义虽然不适合做说客,但是凭着和张学良的交情总能探到一些实情。“宜生兄,我只能说抱歉了,我们东北已经决定拥护中央,入关武装调停,明天就发通电。”

砰的一声,傅作义刚端起的茶杯掉在桌上,嘴唇颤抖着确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良久,张口欲言却是又说不出口,张学良和葛光庭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东北军何时入关?”

“明日发通电,后日入关。”

“总司令为何告诉我这些?不怕我们有了准备吗?”

“有没有准备又有何区别?”傅作义听了一滞,想怒却不知说什么,是啊,晋军就是有了准备又如何?“我和宜生兄是朋友,我也不想欺瞒于你,大家都是北方军人,今日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就是东北军不入关,反蒋联军也是败局已定,到时候蒋军就会直抵燕山。我们东北军入关说好听点儿是定乾坤,说难听点儿就是摘桃子的。宜生兄回去不妨劝劝阎先生,败局已定之下,不妨交出武装静候处置,阎先生下野出洋考察。如此河北山西百姓少受些兵祸,我中华也能多留些元气。”张学良诚恳的说道。

傅作义想反驳又无言以对,只好说道:“我乃军人,国家大政非我所能考察,我会将张总司令的原话转告阎总司令,听候他的处断。”

话已到次,也没什么好谈的了,傅作义急于将东北军即将入关的消息传递给阎锡山,张学良倒也没有强留,将傅作义送走,葛光庭急忙问道:“总司令为什么要告诉傅作义?这这,这不是…”

“你是想说通敌?”葛光庭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张学良笑笑,说道:“打不打得下山西无所谓,我最想要的是傅作义这个人。而且即使晋军知道了又怎么样?能挡得住我东北军吗?强大的东北军不需要靠偷袭取胜。”

葛光庭撇撇嘴有些不以为然,张家父子都对傅作义青睐有加,当年涿州之战,张学良督军使尽各种手段也没有拿下傅作义据守的涿州,只是涿州孤立无援所以才协议停战而不是投降。之后几个月张家父子轮番派人劝说傅作义加入奉军都被拒绝,但是张家父子对傅作义的赏识始终未变,葛光庭倒是没想到张学良为了一个傅作义愿意提前暴露东北军的进关。

“大帅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一定尽力,让傅作义加入我东北军,为大帅效力。”如果说常凯申有何成浚的话,张学良就有葛光庭,葛光庭是安徽蒙城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阎锡山、孙传芳、程潜、韩麟春等人是同期同学,在日本期间还相继加入了光复会、同盟会,回国后在保定军校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葛光庭参与领导了安徽光复军事活动,任大通安徽军政分府司令。1913年,中华民国成立不久,葛光庭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在军界,葛光庭有个安徽蒙城同乡,叫陆建章,1914年4月被袁世凯任命为陆军第七师师长。陆建章有个内侄婿,叫冯玉祥,在陆建章部第十六混成旅任旅长。因为有同乡之谊,1914年7月,葛光庭在冯玉祥麾下任团长,两人意气相投,结拜为兄弟,同时期结为兄弟的还有冯玉祥麾下大将孙连仲,阎锡山麾下大将商震。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发起护法战争,南北开战,葛光庭有南下为中山先生效力,担任大本营高级参谋。直到1927年转而为张学良效力,真可谓是相交满天下,兄弟遍各军。说起来他的与西北军、晋军、南方国民革命军都有很深的联系,怎么会投靠奉军呢?那就必须说道相比于其他势力,奉军一直以来是最不排外最喜欢吸纳全国各地人才的。

先说阎锡山,自执掌山西军政大权之后,阎锡山主要任用的还是山西籍特别是他的家乡五台人,所谓的“会说五台话,便把洋刀跨。”就是说的这个,其任用的主要干部:梁化之、傅作义、杨爱源、赵承绶、孙楚、周玳、楚溪春等都是山西人保定军校毕业,其他省籍将领几乎没有得到重用,北伐战争之后来投的徐永昌部很快也经过彻底改造,绝无丝毫旁系杂枝。葛光庭是阎锡山的士官学校同学又不是山西人,他去山西或许位高但绝无实权。而且阎锡山这人格局太小用人但不信人,对谁都防着,而且一直局限于山西一隅,所以有抱负有追求的高级人才如徐永昌、傅作义、商震都与他和平分手。或如徐永昌、商震去中央任职,或如傅作义自立山头成为一方诸侯。

再说冯玉祥,他虽然不搞地域圈子,但是他用人更是狭隘,西北军主干来自于冯玉祥担任旅长的第十六混成旅,主要将领如韩复渠、石友三、宋哲元、孙连仲、孙良诚等人基本都是冯玉祥的亲兵出身,之后来投的人很难在这个集体里立足,例如庞炳勋同出自国民军系统,只不过是国民三军的,所以在西北军中一直受排挤,杨虎城后来被称为第二代西北军,其实他也曾经在冯玉祥麾下效力过,但是受不了冯玉祥的排挤和吞并叛归中央。葛光庭只是冯玉祥舅父陆建章的同乡,而且陆建章被徐树峥所杀好多年了。

常凯申呢,那是既搞地域又搞初创小圈子,后人总结的常凯申的用人标准:黄浙陆一,黄是指黄埔军校毕业,浙是指浙江人,陆直指陆军大学毕业,一是指出身北伐时期的第一军。像常凯申中央军中最大的三个派系军头:陈诚、汤恩伯和胡宗南三个人的共同点,都是浙江人,都出身第一军,胡宗南是黄埔一期毕业,陈诚和汤恩伯是黄埔军校教官。常凯申虽说也搞小圈子,但是他比较好的是用人不是那么绝对,不符合他的用人标准的也不是完全没有出头的机会,例如黄百韬是一条都不符合他的用人标准但是靠着赫赫战功后来还是做到了兵团司令,傅作义是山西人出身晋绥军但是也做到了战区司令长官。在一个就是常凯申十分善于调动使用有实力的其他势力,像这次的中原大战中,平汉线上用的全是杂牌军,津浦线上前期用的是韩复渠,对付桂军用的是粤军和湘军。常凯申二十多年在大陆就是不断地驱使小军阀打击大军阀用手腕分化瓦解大的军阀势力,然后吸收消化不断分化出来的小军阀,壮大自己的嫡系力量。葛光庭虽说参加革命很早,追随中山先生闹革命搞护法,但是毕竟中山先生已经走了,他跟常凯申是没有什么交情的。

而东北军或者说以前的奉军不一样,奉军主要干部都是东三省人,但是东三省毕竟开发较晚,人才不足,而且本身绝大部分都是北方其他省闯关东过来的,所以张家父子并不太拘泥于地域出身,像海军司令沈鸿烈是湖北人毕业于日本商船学校,海军整个高层里面就没有东北人,电讯部门负责人蒋斌是福建人,主力将领中张宗昌、于学忠是山东人,荣臻是河北人,何柱国更是广西人。老帅以前也主要是重用创业时期的老兄弟张作相、汤玉麟等人,但是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战,老兄弟们被吴佩孚打得大败亏输,老帅知道土匪保安队出身的老兄弟们是打不来现代战争的,所以大力吸纳重用如杨宇霆、韩麟春和姜登选这样的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士官派还有如郭松龄、王瑞华、刘伟这样毕业于陆军大学或者保定军校的陆大派,而且自身还设置了东北讲武堂自行培养军事人才。所以,相对来说,东北军用人更显得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这个不着急。静岑兄刚从阎锡山那里回来,我们马上要跟他开战了,就不用再去了。”之前几个月,葛光庭一直作为东北军派驻山西的代表,现在马上开战了自然不能再回去了。“这样,你在奉天休息一段时间,待我军掌握北平后,我想请静岑兄去石友三军中,他上周派代表来奉天见我,这个石友三啊是又要倒戈了。”

“不知对石友三总司令有何指示?”说起石友三,葛光庭也很是头痛,实力较弱小的军头,在复杂的政治风云之中,为求自保,总是见风驶舵,叛主倒戈是常有的事,大家也是见惯不怪了。但是,像石友三这样倒戈频繁而获得“倒戈将军”绰号的,那真是奇葩了。1926年春,西北军被奉军、直军还有晋军围攻不敌所以撤退西北,当时作为西北军主力的石友三不愿去西北吃沙子所以干脆反叛投降了阎锡山。哪想冯玉祥去到苏联抱住了大腿,西北军咸鱼翻身之后五原誓师东征响应北伐,石友三又脱离晋军,回归西北军,他跪在冯玉祥面前,痛哭流涕地悔罪。1929年冯玉祥反蒋,收了常凯申五百万的石友三和韩复渠又一次叛变拉走了队伍,让冯玉祥的反蒋大计完全失败。这年秋天,已是安徽省主席的石友三因不愿意受命去广东打仗而反叛炮轰南京城,之后率部北上又投靠阎锡山。今年,各派大联合反蒋时,石友三已是拥兵十万之众,而且出身西北军的石友三练兵打仗都有一套,所以冯玉祥为反蒋大计也只好捏着鼻子不计前嫌拉拢石友三。到现在见战况不利,石友三又要叛降到张学良这儿。

“我想许以山西省主席之位让石友三从上党进攻山西帮我分担压力,待我攻占太原之后,我想请静岑兄想办法让石友三再次叛乱。”

“叛乱?”葛光庭大吃一惊,没想到张学良不仅不想办法让石友三忠于自己,反而想办法让其叛乱,“总司令的意思是待其叛乱,我们趁机除掉他,免除后患?”

张学良点点头,他可是知道这个石友三历史上918前夕在日本人的鼓动下发动叛乱妄图进军东北取张学良而代之,东北军从东北调集大军入关平乱,造成奉天空虚给了关东军可乘之机。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石友三又直接投靠日本人做了汉奸,对这种人,张学良唯一的想法就是:去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