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言情 > 龙起苍茫 > 第556节 条约签订

第556节 条约签订

柯立芝最近可真是烦恼的很,威尔逊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让他应接不暇,根本就无法理清头绪。

现在日本人不知好歹的死闹活闹,实在让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这也让他每天都在暗骂威尔逊,要为他的一系列政绩来收尾。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稳定亚太局势,压制中国与南华的海上力量,削减东方两强对美国本土安全的威胁。

可是日本不依不饶的纠缠在北方四岛与北海道问题上,让会议有些偏离了轨道。

帝俄代表团同样没有消停,针对日本的咄咄逼人,更是提出了巴黎和会对俄罗斯与日本两国战胜国地位有所偏差,导致帝俄没有得到应有的战胜国待遇,就连赔款都只是比日本略多,这极为不公平。

日本当初在海上运输上还是尽了力的,加上英美都有心要偏袒日本,所以给了日本足够的回报,现在帝俄这么提,显然是不买账。

毕竟,帝俄当初作为东线主要牵制力量,为协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到了亡国的地步,好不容易复辟成功,也是在偏僻的西伯利亚。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必须偿付2690亿金马克,也就是220亿英镑,帝俄只占了很可怜的一小部分。

如此一来,华盛顿会议是越来越乱,陈友仁与端纳等人是乐得悠闲,暂且在旁看戏。

英美两国本来存着心思,让南华“暂时保管”的德国公海舰队6艘战舰重新分配,日本作为战胜国得到其中的两艘,英美则平分剩余四艘。

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敢提起这个议案。

尤其是英国佬,本身屁股后面就不干净,至今还侵吞着帝俄的部分资产。

美国打定主意要尽快帮助日本重建海军,以此来应对东方两强在太平洋上的强势,所以从南华手中得到全新的德国战舰是最佳选择。

李秉衡当然不会让对方如愿,要想重建日本海军可以,必须要先过中国与南华两道关口。

鉴于日本在会议上以及会场外的种种拙劣行径,会议决定不再讨论俄国与日本之间的纠纷,而是让双方在会后单独解决。

这意味着英美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为日本撑腰,日本只是一枚棋子,而帝俄则是英美努力需要争取的另一枚重要棋子。

要想压制东方两强,光是靠日本是无济于事的,美国要想幕后操控,英法要想亚太殖民地与自治领安然无事,都需要帝俄这个重要的角色。

目前协约国无比重视帝俄,不仅需要它牵制苏俄,同时也需要它在亚太的势力存在。

在英美眼中,帝俄只是因为苏俄的威胁,才不得不与中国结盟,将来总能找到分化两国的办法。

毕竟帝俄同样是西方国家,历史上也曾受过黄祸之患,西方国家到底不会因为东方国家而反目相向,这点英法美等国都相当有信心。

日本人这么闹,当然是在与英美唱反调。

虽然英美目前因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斗的不可开交,但是在拉拢帝俄以及打压东方两强上,却是有不少的共同语言,也有着明确的一致目标。

针对这一点,李秉衡似乎看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大会一直在为了德国公海舰队的那6艘战舰争吵不已。

为了安抚南华,英美已经作出了让步,那就是不予追究南华出售给阿比西尼亚与帝俄的那三艘战舰,毕竟南华的理由是这三艘战舰是自己投奔两个买家的。

虽然这个理由相当的荒谬,但是英美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这是为了哄骗南华交出剩余的6艘战舰。

这6艘战舰全部是新锐战舰,两艘“帝皇”级,两艘“马肯森”级与两艘“巴伐利亚”级,都是当世一流战舰。

南华正是在得到了这6艘战舰之后,一跃而为世界第三大海军国家,排名在英美之后,中国之前。

如果拿走这6艘战舰,并且限制南华的海军主力舰吨位,那么南华海军就将变得毫无威胁,这对英美都是相当有利的局面。

端纳多次重申,由于这6艘战舰有4艘是在南华建造的,德国方面至今没有付清款项,加上德方拖欠了南华大量钱款,所以南华有理由用这6艘战舰来代为偿付欠款。

双方就此陷入僵局,会议的气氛也开始转向激烈。

5月15日,端纳向大会提出,南华拥有4艘战舰的绝对所有权,另外两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南华愿意交出,但是必须由帝俄接收,理由便是作为战胜国,帝俄有权利得到公海舰队的部分。

这么说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关键是英法美在彩虹行动之后,基本没有什么收获,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仅南华死死霸着4艘战列舰,连帝俄也能分到两艘,南华这是在慷他人之慨啊。

加上之前得到的一艘战列舰,帝俄将拥有三艘德国当打主力战舰,重建海军道路迈出了坚实一步。

很显然,英法美没有办法拒绝这个提议,否则的话,过度逼迫南华,只能适得其反。

南华打的好算盘,帝俄得到三艘主力舰之后,必定会加快重建海军的步伐,如此一来,帝俄在海军舰队建设上,需要为主力舰配备的其他舰艇,就会造成大量的需求。

可想而知,由于中国与帝俄特殊的关系,必定有大把的订单要撒向中国的造舰工厂,给中国的造船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帝俄的强烈要求下,英法美与南华达成了一致,确定了这6艘战舰的归属。

即便如此,南华海军主力舰吨位依然接近20万吨,这还是英美所不能容忍的。

现在让步,是为了接下来的不让步。

限制海军军备,这才是这次大会的主要目的。

而且,到了这个地步,实际上也变成了限制中国与南华海军吨位为主,纠缠着英美之间的争斗。

进入正式的讨论之后,李秉衡无比的关注接下来的进展。

“什么?鬼子们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在海军军备这个核心问题上,英美终于暴露出了真面目,开始穷凶极恶起来。

英美的一致看法是,中国与南华两国所能保留的主力舰吨位,只能是英美两国的三成,也就是十比三。

这顿时让李秉衡气的火冒三丈,这也实在是太过分了些。

在后世的条约中,连沦为三流的法国与意大利海军都能保留与英美三点五比十的比例,中国与南华连这两个国家都无法相比?

如果按照英美主力舰吨位52.5万吨计算,难道中国与南华只能拥有15.75万吨?

这不是说明两国都需要拆废两艘主力舰吗?

中国与南华现在的战舰都是新锐战舰,当然不愿意就这么白白的拆废。

英美两国实在是心狠手辣,算准了中国与南华的家当,巴不得南华将到手的4艘德国战舰全部报废,所以才有之前的让步。

后世日本海军主力舰吨位与英美的比例是六比十,虽然后世日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这还是美国算准了六比十的比例还不能对美国海军构成威胁。

美国佬现在将中国与南华的总吨位限定在六比十,那就意图太过明显了。

“狗娘养的美国佬,既然你不仁,那么就不要怪我不义。”

本来李秉衡还打算做些让步,换取美国不至于太过敌视中国与南华。现在看来,他还是想的太过美好。

经过几天的讨价还价,英美等国还是一口咬定,中国与南华主力舰与英美的比例只能在三点五比十,也就是说与法国跟意大利一样。

后两者倒是已经确认过了,基本同意了这一条款。

七比十吗?呵呵,看来美国佬还是寸步不让啊。

如果美国允许两国主力舰吨位上去,那么为了应对,它只能选择尽可能的给予日本特殊对待。

但是这又是有限度的,毕竟,日本现在无力支撑规模稍大的海军,根本就没有那个财力。

想要恢复到战前的六六舰队,还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如果经济不允许,还说不定的事。

美国既要顾及到日本财政的承受能力,又要考虑与日本两国海军力量加起来必须要彻底压倒中国与南华。

如果日本能够与法国跟意大利一般的话,那么,美国再怎么放开手,中国与南华所能被允许的主力舰吨位也不会超过40万吨。

毕竟日本与美国还不是彻底的一条心,美国也不敢过渡依赖日本。

英美等国也明白,中国与南华的海军力量必须要予以压制,否则凭借两国强悍的造舰能力,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

李秉衡给陈友仁与端纳的底线是五点五比十,也就是说,中国与南华加起来的主力舰吨位要达到与英国或者美国的比例为十一比十。

虽然说是底线,但是李秉衡还是留了余地,毕竟他目前是不打算再继续建造新的主力舰了,两国凭借目前的这些主力舰已经是足够使用。

将来是航空母舰时代,没有必要再在战列舰上耗费精力。

虽然将来战列舰仍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帝国”级战列舰已经足够应付战争。

英美两国断然的拒绝了陈友仁与端纳提出的五点五比十,尤其是美国,要想在太平洋上拥有绝对的优势,这个比例是行不通的。

即便同样给日本这个比例,考虑到日本目前承受能力,以及要完成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计划,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考虑到目前中国与南华现有主力舰吨位包括造舰计划都接近五比十的比例,所以,要想不拆废现役战舰,就必须满足这一比例,这是我的最底线,如果不能得到满足,那么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

李秉衡在给陈友仁的密电上,提出了这一要求。

五比十,差不多是262500吨样子,由于李秉衡还打算留些余地,看情况在将来建造更为适合协同航空母舰进行海上决战的战列舰,所以他需要留出最起码一到三艘该级战舰的吨位(中国与南华加起来)。

英法考虑到不想过度的刺激中国与南华,终于接受了这一比例。

这实际上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等于是在虎口拔牙,让英美接受五比十的比例,已经是相当的不易。

而帝俄的主力舰吨位被规定为与英美的比例为三点五比十,与法国跟意大利一样。

日本则同样是五比十,美国给予了最大的优惠。

这引起了陈友仁与端纳的一致反对,考虑到需要英美在航空母舰吨位上作出让步,这一关也就这么轻易的让对方迈了过去。

最后大会最后决定,各签约国的主力舰吨位不能超过本条所规定的水平:美国为525000吨;大英帝国同样为525000吨;法兰西为175000吨;意大利,175000吨;日本,262500吨;中国,262500吨;南华,262500吨;俄罗斯帝国,175000吨。

同时,各签约国不得建造、获取、或为本条约其它签约国建造超过35000吨的主力舰,各签约国的主力舰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406毫米)。

李秉衡基本满意,他的重点在于航空母舰,不过,如何尽可能的争取航空母舰吨位,又不引起英美等国的警觉,这倒是颇费思量。

在英美看来,将日本海军主力舰吨位与中国、南华等同,加上美国倍数于彼的主力舰吨位,基本能够稳稳掌控太平洋上的战略优势。

加上英美看重帝俄,希望将来帝俄也能加入进来,成为压制中国与南华崛起的一大关键,所以,中国与南华取得了这个比例,让两国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么一个好的开端,接下来的谈判似乎顺利了一点,英美不在乎多作一些让步。

英美允许中国、南华拥有航空母舰总吨位的比例为七比十,而日本则仍然为五比十,毕竟航空母舰不是主要决战武器,加上航空母舰还不“适合”远洋海上决战,这点让英美没有严格的把关。

各签约国的航空母舰吨位不得超过以下的标准:美国,135000吨;英国,135000吨;法国,60000吨;意大利,60000吨;日本,675000吨;中国,94000吨;南华,94000吨;俄罗斯帝国,60000吨。

各签约国不得建造、获取、或为本条约其它签约国建造超过27000吨的航空母舰。

但是,各签约国可以在不超出条约规定之航空母舰总吨位水平的情况下,建造两艘不超过33000吨标准的航空母舰。

对于吨位超过27000吨的航空母舰,结合本章第十条的要求,其所载舰炮的数量,如果舰炮口径超过6英寸(152毫米),那么所有舰炮的总数(防空火炮和口径不超过5英寸(127毫米)的舰炮除外),不能超过8门。

中国与南华本来就有八艘“战国”级航空母舰的造舰计划,并且第二批的两艘已经分别在中国与南华的造船厂开始建造,第一批两艘早已经下水。

“战国”级航空母舰本来就是33000吨级别,条约规定可以合法拥有两艘,那么就是66000吨的标准,还能再建一艘27000吨级别的航空母舰。

如此一来,这次华盛顿会议李秉衡的目的基本达到,可以说是相当圆满。

既保留了目前的主力战舰吨位,又拿到了航空母舰最大上限,当然有理由要庆祝一番。

从华盛顿条约签署起,中国与南华的海军战略就将进入新的层面。

最近好消息不断,从德国也传回了让李秉衡感到欣慰的消息。

希特勒开始崭露头角,兴登堡多次与他磋商,并且向他灌输刺刀在背离理念,希望激起对方的进一步激进。

希特勒加入工人党后,从事多方面的社会交际,在国家主义者刊物《慕尼黑观察家报)上刊登党的启事,组织群众集会,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竭尽全力扩大党的影响。

据在德国的情报人员详细报告,他在群众集会上施展演说才能,竭力向到会的大学生、小业主和军官们煽动对凡尔赛和约、“十一月罪人”及犹太人的仇恨。他的演说不咬文嚼字,开门见山,通俗易懂,大量使用民间语言和战壕中士兵们的行话,因此其听众、特别是大战中的士兵倍感亲切,从而也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狂热。

就这样,希特勒组织的群众集会不久便名闻遐迩,他演讲的内容、语言的才华、雄辩的论据很快吸引了大批追随者。

这可是个好消息,前期对他的赞助没有白费,果然被他抓到了机会开始展示自己,为进一步的在未来夺权打下了基础。

本来李秉衡还生怕希特勒这位搅局者或许会因为蝴蝶翅膀而消失在历史舞台,正如后世美国第29任总统从哈定变成了柯立芝提前出线一样。

目前希特勒在党内大权在握,着手进一步巩固其在党内的地位,他重新安排了党的日常管理工作。接着又和党的主席起草了新的二十五条党纲,基调是反犹主义、国家主义和“社会要求”,其内容,除了犹太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一点甜头。

希特勒又在来自南华的赞助者的支持下,买下了慕尼黑的《人民观察家报》,使党有了自己的机关报。

在此期间有一批为希特勒的学识、胆量和惊人的口才所折服的各方人士加入到了纳粹党的队伍中来,使纳粹党的能量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纳粹党,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已经像新星一样冉冉升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