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修真 > 诸玄演 > 第1章 十年

第1章 十年

“小哥,醒来!小哥,醒来!”

老农因为耕锄弄得太晚,将近黄昏了才得回家,却在山边的树丛中看到两个人脚。起先吓得不轻,待那两只脚慵懒的摆了个边儿,这才松了口气。

上前一看,是个衣衫褴褛的后生,躺在树丛下贪睡,便好心上前唤他。

“啊!”那后生惊醒过来,先是胡乱挥了几下手臂,才看清楚唤自己的是个老农,赶紧就爬了起来。

“老伯。”后生揉了揉眼角。

“唉,你这小哥儿,天色都介么晚了,还赖这里躺,赶紧家去吧,啊?”

“哎,知道了,老伯。这什么地界呀?”后生睡眼惺忪的问道。

“你说啥?”老农没听明白。

“哦,我是说,这里是哪儿呀?”后生笑了起来。

老伯不高兴了,斥道:“你是哪家的哥儿,这么不懂事么?野外贪睡,还不知道自己在哪。”然后又上下仔细打量起来,发现这后生年纪摸约十三四岁上下,一身打扮像个道士。

小道士怕老农觉得自己来路不正,赶忙说道:“老伯,我赶远路的呢,不知这离洛阳还有多远呐?”

老伯这才恍然,说道:“哦,去洛阳的呀,翻过这山,就能望见了。今天你怕是赶不及了哟,不嫌弃的话,去俺家将就一晚吧。”

小道士撑了个懒腰,干脆的说道:“谢谢老伯!不用了,我赶路呢!”

老农刚想再劝,小道士已经三步并作两步,一阵风般往山上跑了。速度挺快,把老农惊了一跳,这小道士莫不是兔子成精吧?

“师傅,我回来啦!”小道士心中喊道,他虽然满身疲惫,却跑得十分欢畅。

可惜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小道士行得尽够快了,但月上中天时,离过山还有近半的路程,只能在山中过夜了。

小道士倒没有恐惧之心,只是实在累了,刚好到了块空地,就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了下来,想稍稍歇个气,却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洼水潭。

“太好了!”小道士又起身过去,跪在潭边,捞了一口水喝了,倍感甘甜。

小道士喝饱了水,擦了擦嘴,看着潭水发呆,半晌摸出一个布袋来。

打开布袋看去,里头仅储着一张纸符,就叹了口气:“只得最后一张了。”犹豫了片刻,“不怕,明天必能赶回观中,还是先跟师傅报个平安的好。”

于是小道士盘腿坐了下来,将纸符夹在双指之间,单手竖起,闭目凝神,轻声诵道:“三神关心起银镜,双景空桥作真形,疾!”

说罢,手在空中一转,对着潭中一掷。

那本来略显褶皱的纸符瞬间脱手,在空中一停,啪的一声竟变作笔直,焕出淡淡清光来,就射入了平静的水中!

只见潭水被激得生出一道道来回荡漾的波纹,随后浮现出几个朱红的古篆来。那几个古篆灵光一炙,好像突然在水中燃烧起来一般,散发出了红光,汇聚在水潭上空,转眼化作了一面巨镜!

巨镜明暗一阵后,显出了景象来,却是一个苍老的乾道,皱眉向镜中看来。

盘坐在潭边的小道士见了,忍不住激动的喊起来:“师傅!师傅!我快到了,明天就能赶回观中了!”声音里满是欢欣!

巨镜的那面似乎也能看清这边了,老道看到是小道士,脸上先是一阵欢喜,可随后又换上了严肃的神情,说道:“争儿,你,你已经快到洛阳了吗?”

小道士连连点头,咧嘴笑道:“是,师傅,螭龙吞灵术的法决,您记到了吗?没事,明天我回观中给您再默出来,您终于能够成就真人境界啦!”

随后又换了副忐忑的语气:“可是师傅,从法会上逃出来之后,我好像又碰上了妖邪。还、还看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弄得我现在都有些头晕眼花。师傅,你得帮我好好看看啊,师傅,我还有好多事要告诉你!”

小道士罗哩罗嗦,老道士也不及答话,突然转头去看了什么一眼,再回头这边时已是满脸焦急之色,厉声喝到:“嘟!住口!争儿,我令你即刻回转山门,切莫再往洛阳来了!不行,你先回山门左近藏匿一阵,探听下风声之后再出来,不论如何,现在万万不能到洛阳来!”

小道士一头雾水,茫然问道:“师傅,是出了什么事吗?到底怎么了?”

老道士颇有些气恼的说道:“争儿!洛阳情势有变,阐教三宗正在大索城内!我命你即刻回转山门,潜心修行,不到真人境界,就不得再问世事!你身为紫真门弟子还不速速听令?!”

小道士一下有些发蒙,这是从何说起?

为了看清释门法会上现世的法宝真形,将其上显现的道法带回门中,与自己同往的师叔师兄们现在都生死不知,他好容易才一人逃了回来,可现在临到头来,却怎么要他别回去了?

小道士还在发懵,巨镜中老道士的身后突然显出一些火光来,还夹杂着一两声惊慌的高呼,小道士急忙问道:“师傅,到底怎么了,你告诉我啊!”老道士却发起火来,怒道:“已经无暇与你说了,你一定要照师傅说的去做!听到没有?”

小道士还来不及回答,巨镜就猛的震荡起来,这正是法术失效的先兆。镜中的老道士脸上露出慈爱之色来,柔声说道:“徒弟,你要好自为之啊。”

小道士惊慌的立起身来,“不!师傅!”竟忘了这是灵符显像,便要伸手去抓,却是一空,半身都扑到水中,灵符景象顿时消散!

小道士不顾酸痛满身,几下爬起来,疯一样就往路上赶。

脑中纷纷而过的,尽是曾经的日日夜夜。

最初,懵懵懂懂的自己,跪在老道士面前,听他庄重的说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而遁去一,譬如我辈,只争这一线之机,今日为师就赐你‘争’字为名,你以后就叫‘魏争’吧!”

“师傅,师傅!”小道士口中喃呢,气喘吁吁,终于赶到了一处隘口,急忙向洛阳眺望。

那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洛阳啊,一夜尽是红光!

弹指之间,十年时光飞逝而过。

这一日,九仙山桃源洞天金顶之上,残月将没,早风轻疾。

青云观童子手持扫帚,呆立着打了个冷颤。

只因他诧异的看到,自己负责洒扫数年的大坪正中,那向来一尘不染,无人靠近的七宝瑞云石座上,盘坐着一名样貌祥和方正、目若朗星的青年羽士。

他头戴紫金冠,脚穿一双皂色布履,身上是不知何等材料制成的纯白刺青法衣,双手随意的抚在膝上,露出一点箭袖来,衣摆时而在早风中轻扬,意态甚是潇洒脱尘。

童子自分本该斥责那青年道士,胆敢冒犯祖师台座。却不知为何开不了口,想细看那人模样,又觉得他面目有些模糊。

憋了半天,童子终于决定先问问他到底是谁。

正待开口,却觉得身旁突然淳风轻动,一只宽厚的手掌已经温和的按在自己胸膛之上,熟悉的声音说道:“清风,你先退下吧。”童子急忙转头,认出了来人,赶忙躬身回答:“是,掌教师尊。”

却是一个老道,同样带着一顶紫金冠,脚踏皂色布履,身穿一件石青色纹章绫织法衣,精心束起的头发已经花白,眉眼细长,口鼻粗广,面色肌肤红润一如婴孩。

正是青云观的掌教真人。

虽然满腹疑惑,清风还是拿着扫帚,蹬蹬蹬的沿着石梯下去了。

挥退道童之后,青云观掌教疾行到离石座一侧约五步的地方,恭敬的跪下参拜道:“不知祖师驾临,真衍子有失迎迓!”

盘坐石台的道人并不回首,只是望着东升的旭日,半晌才说:“真衍子,姬周天子已经多久没有礼敬门中了?”

真衍子动了一下,起身答道:“回禀祖师,已近四百年矣。”

“嗯,”祖师沉默了片刻,“四百年前,姬周天子请我三宗派遣修真,帮忙抵御蛮夷,平治造反的诸侯。当时,阳明观掌教恶语回绝,三宗尽皆冷视。自此姬周王室与我阐教三宗,数百年来貌合神离。”

真衍子垂目握手道:“是,祖师,易玄子掌教当年可是做错了吗?”

祖师冷冷答道:“没错。”

顿了顿又接道:“太急!”

见祖师语气颇为冷淡,真衍子额头见汗,硬着头皮说道:“那祖师下降,可是为了天下气数变化么?”听到这话,‘年轻’的祖师缓缓转头,看向这位自己嫡脉的掌教弟子,口气淡淡的说道:“你们等不及了。”

真衍子一个激灵,伏身说道:“弟子不敢!”

一念之间,本来盘坐着的祖师就闪现到了真衍子一旁,与他错身站着。

祖师低声说道:“所以那年,释门拿出遁龙柱作饵,你等就明知是计,也毫不犹豫地大动干戈,甚至将妖魔都引了出来。你等既是为了灵宝,也是要逼周天子决断,更是要迫天下旁门入彀!”

说着说着,原本气定神闲的祖师,身周渐渐现出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威势,一时间晨风逆转,万物息声!

真衍子只觉威压满身,越来越重,把头伏得更低了:“请祖师垂怜!”

这话虽是求恳,其中却不见丝毫悔意,祖师听了疲惫的闭上眼睛。

真衍子不得回应不敢抬头,几乎能感到一滴滴汗水渐渐爬满了背脊。半晌,真衍子觉得好似突然有嘶的一声轻响,那逼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威压瞬间一空。

只有祖师冷漠的声音传来:“是啊,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若是不争,有谁垂怜?真是天意啊!”

真衍子只觉心血来潮,就抬头去看,却是空旷的大坪上,祖师的身影早已不见,只剩耳边传来隐隐的一声,“好自为之。”

青云观掌教缓缓地站起身来,对着石台定定的看了许久,手掌握了又松,最后终于抓紧了拳头,还是转身下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