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玄幻 > 智能工厂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后方工业

第三百七十九章 后方工业

“诸君听我说,大家冷静一些,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而是决定帝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阶段。”山本权兵卫连忙制止双方的争吵,作为首相,他也不能太偏袒海军,更不能站到陆军一边。

山本权兵卫接着说起:“当前,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保住陆军在山东的优势,增援山东方面,虽然支那空军可以轰炸沿诲军舰,但他们夜晚的轰炸能力应该不强,我们在夜晚向山东输送兵员。”

陆军的情绪马上稳定了下来,山县有朋说道:“只要海军能保护兵员和物资顺利登陆山东,一切不是问题。”

“陆军有此信心,我们便可放心了。”

“哈依,我们陆军定不负重望。”

在徐州战场,**党军队的顽强作战,让世界为之惊叹。而华军装甲集团军的强势登场,更是在世界军事史上挥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如今,,华联空军轰炸了日本第三舰队,将日本第三舰队主力军舰全歼,这个消息再次震惊了整个世界

继坦克的规模化应用之后,华联的这次作战行动让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了轰炸机的重要性。

消息传到各省,各省知识分子纷纷沸腾了,华联治下数省之地更是一片欢庆,通过两次酣畅淋漓的军事胜利,华联让体系内的人民产生了强烈的信心与凝聚力,华夏联邦必然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钟泱安然的坐于广州城内,同样是得到了这个消息,华军数战皆胜,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虽然在军事素养上,华军与日军主力还有差距,但这些都是可以依靠装备、训练、新式战术进行弥补的。

甚至在综合实力上,华军的实际战力已经完全凌驾于日本之上,只要肯付出足够的代价,胜利是必然之事。

“泱,连番大败,日本或许会考虑退兵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趁势进取?”陈泽的脸上,已经没有乐开战以前的担忧和焦虑,前线的军事行动异常顺利,也让他心中有了不可动摇的信心与底气。

“有这个可能,但几率很小。”陈泽的意思钟泱怎会不知?市井流言都已经传将开来,言及日本侵华只是少数激进派军人的主意,大部分日本民众还是抵制战争云云。

“这是为何?”陈泽大惑不解。

对于这种中国只要表现足够的抵抗决心,日本就会撤兵的鸵鸟理论,钟泱是完全不屑一顾的。冷冽的寒芒在他的双眸中流淌,墨色晶莹的瞳仁微微收拢,钟泱话语声中透露着让人惊颤的力量:“有些路,一旦走了,就无法回头。”

周华也在一旁解释着说道:“二二六兵变之后,整个日本已经被狂热的激进派思想所鼓动。失败只会让他们变得疯狂,而不是畏惧。况且站在少壮派军官的立场,此时更不能退缩。一旦退缩,就证明他们原本所做的一切,都是错”

“周华所言不虚,日本军部已经用最为暴力的手段夺取了国家的政权,但同样也造成了杀戮和仇恨。此时退让,难道就不怕被政友会清算,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钟泱说到这里,陈泽也算是明白,战争只会继续下去,而不是草草结束。燃烧国运作出的决死一击,整个日本都已经没有了退路,哪怕前面就是不测的深渊,他们这群野兽也只能向前冲

就在这样暗流汹涌的局势下,华联政府和**党政府都在积极备对日作战,这事涉及未来的国运,不能心存侥幸。

二个新编师,加之前战场的四个师,闽省的二线战场已经集结了华军的四二个预备师。这四二个师当中,装甲师三个,炮兵师为五个,步兵师三五炮兵师当中。其中四个是榴弹炮师,一个是速射炮师。

随即便是赶赴前线,接替第五军团的防御位置,将大量的一线兵力重新投入进攻之中。

绵延的堑壕已经将日军彻底包围在了划定的作战区域内,堑壕里的华东军数量不是太多。大多都在后面进行训练。…,

战车已经开到了前线,不过在戒严区内,日军根本无法靠近戒严区。因为华军已经用堑壕把日军包围起来了,日军首先就无法从前线渗透,如果是从后方进入戒严区,同样也是行不通的。

华联在二月宣布,凡是有出现日军出现的省份,都已经被划归进入戒严状态,为配合戒严工作。各省各县城行政人员将换成华联政府派驻人员,对内政实行严格的管制和处理,以避免在自己的后方爆发大规模的混乱。

这是变相的吞并原本**党统治的地区,但当前华联政府在和日本对峙,所以这个要求有正当且充分的理由。华联将行政人员派遣到沿途省市县乡,那就基本是相当于永久占据了。

不过华中地区因为已经是战场,所以在华军的控制区域内,出行管理非常严格。一般居民出行都必须得去申请通行证才能出远门。这个通行证也就和古代的路引是一样,路人若无身份证和路引,在各处哨卡则无法通行。

这种战时体制的严格管理是主要还是一种为了防止日本特务搞破坏的手段,不过这样的手段并不能做到完全遏制。内部存在的漏洞还是很多的,但起码能将大部分的日本特务限制在外。

真正的反特务利器还是华联的商务情报科,一群利用高科技电子工具来进行反谍作战的成员。在这个时代,特务一般会把侦查到的情报用电报机传回去,而电子作战组所拥有的设备,可以将发电报的地点大致的确定下来,然后一个无线电通讯,拨到部队。

接下来的行动,由武装警察出面进行围捕就足够了。

这些日本特务能潜入中国,还未必能够潜入戒严区,戒烟区周围布置了很多军犬、暗哨。陌生人员一靠近马就会被发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特务在中国根本无法自由走动。仅仅是一个多月就被抓了六批潜伏下来的日本特务,更有很多还是潜伏在华许多年的日本特务这些受过严格训练的日本情报工作者与中国人在外表上完全没有任何区别。

他们大多一口浓重的本地口音,从外表上更是完全看不出是个日本人。

只是在到处戒严的背景下,这些身体健壮,而且四处乱跑的人,明显就很引人注目。更何况华军在属地内安置的武装警察大多都有专属的军犬,日本特务完全是寸步难行。

之所以实行如此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主要还是因为在新占领区内招收和训练新兵。一些在东莞、广州、汕头、桂林、南宁、柳州等主要城市的技术兵种,也都因为时间紧迫的原因,拉到了福建或者江西受训。

就近战场,一旦完成训练,随时可以赶赴前线作战。正因为如此,华军建立了不少的军事戒严区,属于军事管制区的等级。能够进入这些区域的人,必须要有特别的通行证,哪怕是在外围游荡,也很可能会被情报部门带走盘问。

华军在军事戒严区里的训练主要就是装甲师这种绝密部队,同时机械化步兵师也会时常进入戒严区与装甲师进行配合训练,也训练彼此作战的协调能力。

在战术的选择上反倒非常简单,科技越是先进,战术的选择性反倒变得更加简单。因为在火力的输出能力上,能比别人超出更多。

主要的模式是炮兵先进行炮击,然后进行炮火延伸,战车部队随后跟进。而空军的战术轰炸机则飞在最前面,选择有价值目标先轰炸掉,火炮在逐渐延伸,把战车部队前进的道路犁一遍,装甲师最后从突破口插入。

装甲部队的这种纵深穿插,一般都是从薄弱处或者侧翼,将敌军的防线切开,步兵师则紧随其后,把堑壕里的敌军清理干净,并负责将被切开的敌人包围起来歼灭。

和过去的骑兵对步兵作战一样,现在的装甲集团军,也不应该正面冲击拥有坚固防御工事。坦克已经出现了二十年,步兵也早已开发出了许多的反坦克作战战术和专用装备。…,

坦克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其机动能力,而不是在固定区域内与步兵比拼消耗,一旦陷入僵局,就算防御能力再强,也会被活活耗死。

华军的装甲集团军战术的前提是坦克数量必须足够多,才能达到闪电战所需要的效果。同时还涉及到空、炮、步、装甲的全面协同,没有雄厚的物资基础,根本无法使用。

很多时候,新战术必须以新装备作为支撑,更必须要有深厚的工业物资基础。

由于这次扩军新兵较多,因此所装备的全自动武器也多了不少,其中装备最多的是军工厂最新生产的突击步枪和各种新式步枪种类。还有一种以前就开发出来的简易式冲锋枪,凭着优秀的性价比,在战场上取得了不少战绩。

这一种冲锋枪看上去去很租糙,是冲压和焊接而成的东西,成本低到只需有五华元,而且生产快速,运输便捷。在激烈的战争中,这样的武器虽然性能未必有多高,但在数量上,完全可以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种冲锋枪就是二战时期英国使用的司登冲锋枪,司登冲锋枪结构非常简单。乍一看似乎是由大不等的管子组战的。圆形光华的枪管,外在的套筒也是圆的,枪托也设计成圆形,枪机拉柄是圆管。

之所以将零部件全部设计成圆形,冲压焊接才会变得更加容易,省下大量的工时和成本,以便于能够空余出更多的军工产能,去生产更多有需要的武器装备。

司登冲锋枪制造起来省工省科,成本非常低,一支枪费用不到五华元。而钟泱帮刘浩然和陈泽建立的自动化兵工厂制造出的更是只需要华元,价格低廉得让人难以相信。

二战时有人嘲讽这种冲锋枪是玩具枪,就在于它简陋的外表,以及无人能比的低价。

司登冲锋枪制造简单、造价低廉、经济性好、工作可靠、射击准确。在战场的威力不亚于造价昂贵的美国汤姆森冲锋柃,因此华军中的原本制式冲锋枪都不再装备,暂时改为列装这种廉价武器。

反正拥有精良的突击步枪,在速射武器的需求上,华军的步兵不怎么需要依赖冲锋枪。

新编的步兵师之中,一个班的冲锋枪数量增加到了两支,同时还有一支洪流iii型班用轻机枪,同时还有一把8式霰弹枪。排级装备一挺轻机枪,一门60迫击炮,火力绝对是空前的强大。

冲锋枪使用简单,新兵不需要怎么瞄准,遇到敌人迎面就是一梭子打过去。加之司登冲锋枪成本低廉,自然是大量装备,作为前线步兵的辅助性武器。

在子弹方面与汤姆森冲锋枪是通用的,都是用手枪弹,中止能力极强。被这种子弹打中基本就是当场毙命,一般不会出现敌军被打倒了还能打黑枪的现象。唯一的问题是射击距离问题,超过50米就不太靠谱了。

不过也无所谓,五十米以外是突击步枪的作战领域。

但现在与日军主要还是进行堑壕争夺战,所以冲锋枪多一些也正好合适,射程并非问题。华军并不缺乏打击远距离目标的单兵火力,各种口径的火炮配属阵容豪华。火力压制有突击步枪、轻机枪。

精难打击有狙击步枪,不管是近的还是远的,日军部讨不到好处。

新型的飞机也很快装备到了空军部队每天能有架蛟式轰炸机出厂,空军对这种新式轰炸机分满意,甚至可以说是激动万分。

新式轰炸机的性能实在是太优秀了,每时六百多公里的时速,绝对是当前世界最快的轰炸机,而且载弹量达到两千公斤,航程更是高达三千公里

新式轰炸机超越了此前老式轰炸机的载弹量,同样超越了英国同类型轰炸机的航程。还有一些新式轰炸机被改成了鱼类机,用来投射鱼雷。

听还有后续的改装版本,还将改装成战斗机,空军开始大量装备这种新式轰炸机。这种新式轰炸机不仅可以当成战术轰炸机来用,还可以当成战略轰炸机来用。…,

不仅可以用来轰炸日本本土,还可以用来远距离增援海军。每天架的出产速度,一年之后可以积累出三千六百多架,不过具体要不要装备那么多,得根据情况而定。

不过空军的军费比较充足,装备个两千六百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空军造这么多新式轰炸机自然是在为了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就算是装备三千多架新式轰炸机,但这种轰炸机速度奇快,生存能力强,完全可以用个把年,这笔投资是很划算的。

华联飞机制造厂在二月中旬试飞了一种新型俯冲鱼类机:海鸥ii型。

海鸥ii俯冲鱼雷机的体形比i型大一些,裁弹量从500kg提升到了760kg,最大航速增加到了460公里每小时,最大航程为610公里。

760kg的裁弹量可以到400mm口径鱼雷,并且性能也还算不错,特别是日本的军舰在防鱼雷方面和英国海军一样烂,400mm口径完全够用。

为了检验华联的军事工业能力,钟泱更是亲自到飞机制造厂观了这种俯冲鱼雷机的试飞鱼雷在北部湾的实验海域投下了一枚鱼雷。

海鸥ii从天空俯冲而下,在靶舰的一百米外投下了400mm的鱼雷。鱼雷的发动机在水中急速旋转很快便浮了水面,快速的蹿向靶舰,尾部的螺旋桨使用的是特殊加工工艺,能够压低水花,使得不会太过明显,增加了隐匿属性。

只是短短一会儿,鱼雷就飞速冲到了靶舰下方,这是一枚磁性鱼雷,在接触的一瞬间马上会黏到了靶舰的船体。

“轰!”

只听到一声巨响,随后不久,鱼雷在靶舰的船舷后侧爆炸,形成了一个烈焰与浓烟交织与一起的蘑菇云,浓烟滚滚,冲天而起。

靶舰被命中之后,船舷后侧的水线被炸出了一个大窟-,接着迅速的向后倾斜,不到三分钟便沉入了水下。

这个靶靓,正是一艘从武装商船改造而成的靶舰,在经过随便的修补之后,沦为了华联海军的靶子。那架海鸥ll轰炸机投弹完牛后,一矗旋,飞回了空军指挥部大营。

“要的就是这个”刘浩然激动的站起身,转头问道:“是谁设计的。”

“报告会长,是冯?诺依曼先生设计的。”兴华社的外籍技师安克尼莱特用一口有些生涩的汉语对刘浩然道,刘浩然听是德国技师冯?诺依曼设计的鱼雷机,他也并不惊讶。

只是他没想到已经改为负责机械制造厂的德国人冯?诺依曼依旧没有放弃飞机设计,他起身四顾,很快找到了冯的身影。这个德国人原本就是飞机制造业的专家,不过似乎并不打算返回德国,而是留在了刘浩然的兴华社工作,因为技术而受到重用。

刘浩然连忙走过去,握着冯的手道:“诺依曼先生果然不愧是顶级飞行器设计专家,又为我们华联养育出了一只雄鹰,我期待着海鸥展翅腾飞之日”

“会长过奖了,闲暇之时设计出的而巳。”冯?诺依曼性格木讷,听到赞赏,也是谦虚的回答着,不过满面的红光还是展露了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显然是非常高兴。

“诺依曼先生过谦了。”刘浩然笑着说了几句,然后才继续聊回正题:“既然鱼雷机试飞成功,那么我们去庆祝一番吧!”

在场之人都是欢声雷动,华联的后方工业,已经全速运转,无论是产能还是新武器开发,都已经完全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体系,有力地支持着前线的战争消耗。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