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三国屠夫 > 第三十三章 进入太守府

第三十三章 进入太守府

太阳未升,月已坠落,天空处在一片昏暗之中。

太守府门前,两盏大红灯笼照亮四方,一个人影忽然出现在灯光下。

人影走进大门,伸手扣动门环,发出“当当当”的声音

听到动静,门房老王打开偏门,借着头顶明亮的灯光,打量着门外之人。

“去去,太守门前不许瞎闹,到别的地方玩儿去。”

来人身材矮小,面露童稚,老王还以为是谁家孩子调皮,转身就要关门睡觉。

“大叔,我不是瞎玩儿,是太守大人让我卯时前来的。”

敲门的正是何勇,他单手顶住房门,老王用力关了几下,愣是没关上。

“你没骗我?”

时间过去了一个月,老王早忘了何勇拜师的事,不过他见何勇语气诚恳,不像是在骗人,想了想还是多问几句比较好。

“我是小孩子,小孩子怎么会骗人呢。”

眨巴眨巴眼睛,嘴里的牙齿掉了大半,傻笑之术威力骤减,现在何勇正在修炼新的必杀技:大眼萌杀之术。

“那你等会儿,我去禀报太守大人。”

必杀技发动成功,老王关上门,前去禀报太守。

紧了紧身上的裘服,何勇双臂挥舞,身形翻动,趁着有时间打起猿戏。

五禽戏是从五种动物身上学得,又可以拆分为五套不同的动作。

五套动作中,何勇最喜欢的是虎戏和熊戏,但是最经常练习的却是猿戏和鸟戏。

前两者动作刚猛,幅度较大,练习时需要使用很大的力气,对力量和耐力的要求很高。

而后两者动作轻柔,迅捷,要求修炼者对身体要有很强的掌控力,这对提升敏捷有很大的帮助。

相对于四戏,鹿戏显得非常中庸,整套动作变化较少,不需要很强的力道和掌控力。

但正因为这样,它就像基石一样,为更好的完成其余四戏提供了能量。

何勇知道自己力量有余而敏锐不足,所以经常在完成其他四戏后,再多练几遍猿戏,以求早日让敏捷属性跟上队伍。

一套动作还没打完,老王带着一位三十岁左右,身穿简单服饰,体型消瘦,长相与刘宽有几分相似的男子来到大门处。

“你是何勇?”

刘松从小受父亲熏陶,每日早起读书。

今天刘松正在书房看书,忽然见老王匆匆而过,刘松好奇下叫住老王,从他那得知何勇到来的消息。

“正是,不知大叔是?”

乖巧的躬身回答,何勇眨眨眼睛,发动大眼萌杀之术。

“大叔?”

这个称呼让刘松直翻白眼,无视掉何勇秘术,他有些无语的说道:“吾名刘松,今年才二十有七,你可以叫我厚仁哥。”

“猴人?”

刚打完猿戏就招来了一位“猴人”哥,何勇看刘松的眼神有些微妙。

“是厚德载物的厚,仁义礼智的仁。”

似乎是猜出了何勇所想,也可能是被他看猴的眼神激怒,刘松屈指给何勇来了一记暴栗,小作惩戒。

“哦,猴人哥。”

“是厚,不是猴!”

“知道了猴人哥。”

“……”

经历了还算“友好”的见面,刘松让老王回门房休息,亲自带着何勇去寻他父亲。

“哇,好大啊。”

太守府占地数十亩,有花园,有假山,有长廊,有庭院,房间众多,雕梁画栋……没词了,反正很大很豪华。

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两人来到院子里一处小亭外。

亭上有匾,上书“学思”二字。

亭子里,刘宽正在默读书卷。

两人来到的方向正好在刘宽侧后方,刘松想要上前禀报,却被何勇拉住衣袖。

见其轻轻摇头,刘松知道何勇这是不愿打扰父亲看书,也就与他一起立于亭外,耐心等候。

一炷香过去了……

两炷香过去了……

三炷香过去了……

两人从天色昏暗等到阳光万丈,刘宽如同雕塑一般,仍然没有停下的迹象。

“腿好酸啊。”

站了足足半个时辰,刘松有些坚持不住了。

侧头看看何勇,刘松发现何勇依旧站的笔直,心中暗生佩服。

“一个孩子尚能坚持,刘厚仁啊刘厚仁,你难道还不如孩子有毅力吗?”

咬咬牙,刘松用力挺直身子,他可不能输给何勇。

如果此时刘松能够看到何勇的眼睛,就会发现何勇虽然站得笔直,但是双眼空洞,好像木头人一样。

“系统,你啥时候能给我个侦察术之类的,让我看看别人的属性。”

意识空间里,何勇翘着二郎腿躺在地板上,正因为闲着无聊而调戏系统。

“叮,不可能。”系统冷冰冰的回道。

“别这么抠门儿嘛。”

凑到银屏旁边,何勇努力使用大眼萌杀术。

“叮,本系统不具备此项功能。”

若是能翻白眼,系统肯定也会像刘松一样,送给何勇一个大大的白眼。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何勇已经是第十次提及侦察术的事情,无论它说过多少遍没有这个功能,何勇就跟没听到一样,依旧是乐此不疲的向它询问。

“那你可以升级吗?我看别人的金手指一言不合就升级。”

“叮,本系统同样不具备此项功能。”

“那现身呢?投影一个美女器灵,将来化身真人?”

“叮,不具备。”

“哎,文不能侦查,武不能暖床,本公子要你何用。”

“滚!”

眼前一晃,何勇回到现实世界,他眨眨眼,暗道系统学坏了,竟然主动踢人,真是不和谐啊,不和谐。

“嗯!”

许久没有动静的刘宽终于把书看完了,起身活动下僵硬的身体,眼睛的余光不经意间扫到二人。

“你们何时来的?”

看着刘松疲惫的神情,刘宽知道两人应是早就到了。

“回父亲,应该已有半个时辰。”

趁着回话的功夫活动下身子,刘松只觉得双腿发麻,他拉着何勇走入亭中,一屁股坐在刘宽身旁,“您这弟子孩儿服了,确实厉害。”

对于刘宽忽然决定收何勇为徒的事,刘松其实是有点想不通的,但经过刚才的等待,他承认何勇确实有过人之能,最起码比自己更能坚持。

“嘿嘿。”

和系统聊了会儿天,结果把刘松给征服了。有点不明所以的何勇只能傻笑,露出一排满是缺口的大白牙。

“勇儿确实毅力不凡,这一点厚仁要多多向他学习。”刘宽满意的对何勇点点头。

无论是一个月前还是现在,何勇的表现都足以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孩儿知道。”起身行礼,刘松态度诚恳。

谦虚的性格让刘松并不觉得向小孩子学习有什么丢人之处,他躬身转向何勇,微笑说道:“何家小弟,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还望厚仁哥多多照顾。”

躬身还礼,何勇这次没有捣蛋,很认真的与刘松相互见礼。

等两人起身,刘宽忽然向何勇问道:“勇儿,你在亭外多时,可知亭上所题之字是什么意思?”

这话多少有些考校意味,刘宽既然已经收下何勇为徒,就要全面了解何勇的知识水平,然后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若弟子所料不错,亭上所书‘学思’二字,取自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前文提到过,从汉武帝之后,儒家学说就一直是大汉王朝的正统学说。

即便是中途出现了王莽之乱,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依旧统治着汉朝人民的思想。

所以当何勇看到“学思”二字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论语。

“不错,正是选自论语。”

听完何勇的回答,刘宽再次满意的点点头,他本来还担心何勇出自寒门,学识会相对浅薄。

现在看来,似乎这个问题在何勇身上并不存在。

“为师希望你能谨记亭上二字,在日后的学习中做到学思并重,以求精进。”刘宽语轻言重,话语间充满了对何勇的期望。

“弟子谨记师父教导。”

躬身行礼,何勇完成了他在太守府的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