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少年杯酒意气长 > 第一零八章 急转直下(求订阅)

第一零八章 急转直下(求订阅)

扶苏的剑当然没能斩到章邯脑袋上。

再怎么说也是如同自己弟弟一般的人,怎么可能说杀就下得了手。

扶苏的那番作态虽然的确出自暴怒,却也是看到樗里偲从门外进来才发作的。

一心只在公子身上的章邯自然看不到身后的樗里偲,当扶苏拔剑之时,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恐惧。

跑是不敢跑的,反抗更是万万不敢,章邯在短短一瞬间脑中如走马灯一般将自己短暂一生的情节看了个遍。

直到最后看清了公子的剑只从自己身旁划过,章邯依然楞在原地,忘了动作。

樗里偲当然知道心意相通的公子打的是何主意,原本是乐得配合一下,然而他手中的紧急军情却容不得片刻等待了。

紧急军情刚从樗里偲嘴里说出,无论是持剑的扶苏也好,引颈受戮的章邯也好,都面面相觑。

只因此事的发生也太过巧合了。

——————

咸阳。

章台宫中的军议氛围并无想象中的沉重。

在列国合纵中接连取得大胜的昭国朝堂,早已养成了处变不惊的气质。

只要始皇的神色不变,朝堂的稳定就不会被区区胡人和匈奴打乱。

此时商议的,自然是如何援救义渠,至于救还是不救则根本无人提起。世人皆知,自宣太后杀义渠王又怀柔义渠人以来,义渠人就已经融入了昭国。

自先昭襄王以来五十余年,但有王命,义渠人从无推诿之事,从内而外,义渠已经完成了向昭国的靠拢。

如今在义渠人受王命攻赵时为外敌趁虚而入,昭人根本没有考虑过什么得失,义渠受侵,与昭国本土被攻破别无二致。

从头至尾,昭国朝堂上决议的,都是如何去救,准确来说是何人去救。

原本蒙恬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蒙恬早在十几年前就有联合义渠共讨匈奴的战绩,而且他对于草原上的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也与胡人各部落头人有良好的关系,由他去就可以统筹各部,昭国本身所派兵力并不需要太多。

以夷制夷,可不是后世才有的新鲜概念。

然而蒙恬此刻正在向晋阳进军,此时召回时间上是来不及的。

更何况相比于赵国在昭人心中的地位,区区化外蛮夷的匈奴人即便兵力再胜,也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昭国的真正敌手,从来都是在东边。

因此即便时间上来得及,昭国也不会放弃一举攻破赵国西线防御的机会,只为了击退匈奴而已。

不选择蒙恬的话,另一位大将的名字很快就进入了朝臣们的脑海中。

只是一来上将军刚刚才从战场上回来,还没歇息几天就要出征未免不近人情,二来区区匈奴而已,就要派出无论地位还是功绩都稳坐大昭第一位的大将,似乎有牛刀杀鸡的嫌疑。

如果上将军不去,其实还有一个人挺合适的,那就是杨端和。

在伐魏之战中作为副将的杨端和能力是足够的,仅阵斩赵奢一事便足以奠定他在大昭璀璨将星中的独特地位了。

而且其人极善轻军奔袭,这在西北草原之上是非常合适的能力。

在伐魏之后,杨端和的爵位也到了右庶长,勉强到了能够独领一军的地步,官位方面,加一个平东将军衔也说得过去。

人选定下,接下来就是兵力部署。

为了秋收,上将军带回来的兵员,能散的基本都散了,如今立刻能够出战的,就是尉缭子新进成立的新军。

新军全部由募兵而来,是按照扶苏所谏而成立的大昭第一支完全脱产的职业军队。

此前昭国虽然也有募兵,但并未完全成体系,大多是与征兵相混杂的。

这支新军的成立,扶苏只是提了一个框架,真正完成骨肉填充的,是尉缭。

首先是服役年限。

不是所有人的服役时间都从零开始的。

为了鼓励珍贵老兵的踊跃参军,此前在昭军中服役过的,都会添加到服役时间中,这就避免了他们需要与新兵一起完成二十年的全额服役。

然后就是征兵标准的大幅提高。

昭国的征兵标准相比于列国,由于民众的身体素质原因,原本已经高出了一个档次,如今更有了极大的提高。

身高方面,昭军的入伍标准达到了4尺5寸,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一米五三左右,这当然无法跟现代中国征兵标准中的1.6米相比,但在这个大多数人口还处在温饱线以下的战国时代,已经是相当匪夷所思的高度标准了。

另外,体重、耐力、负重等等,也都有详细到了让人咋舌的标准。

当然曾有人提过异议,如果按照这样的制度,符合标准的军团兵恐怕十分稀少。

但事实还是打了这些人的脸,即便对此有所心理准备的尉缭和扶苏,也为此吃惊不已。

事实就是,仅一个月的时间,关中各地符合募兵标准的报名兵员就已经超过了十万。

当然,因为不符合标准而被筛掉的兵员更多。

而不符合主力标准的人也不必担忧报国无门,他们完全可以去参加并无严苛要求的郡兵与边境守军。

始皇自然没有一上来就完全抛弃征兵制。

募兵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国家对于兵源的质量缺乏直接的把控手段。

如今昭军在战场上连战连捷,民众参军的意愿强烈,此刻当然能够征募到质量上乘且数量不少的兵员来。

但如果昭军开始吃败仗,甚至是大败仗了呢?

即便是有高额的赏赐与爵位激励,但与死亡相比,那些赏赐真的足够诱人吗?

放弃征兵制很容易,但想要在民众习惯了募兵之后再重拾起来,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对此,有一项已经施行了很久的规则又被翻了出来。

家中已有参与募兵的,不需要再出男丁参与征兵,而家中男丁不够资格参与募兵的,就要接受国家的强制征兵。

退役制度同样覆盖到了征兵头上,时限同样是二十年,但服役时与退役后的待遇,自然比照募兵会有一个明显的下滑。

另外,因为征兵服役期限并不总是连续,他们要完成服役期限所要花费的时间自然会远超二十年。

这些,和其他的详细规定,都是扶苏想不到,或者说是任何人不真的设身处地去做,就无法想到的。

这支新成立的军队,现在就交到了杨端和的手中。

在领军之后,杨端和需要先向西支援驻守长城的羌瘣,然后再北上,联合义渠与乌氏倮的部族,一同将匈奴再次赶出国境。

匈奴的大举入侵当然很紧迫,但是并不足以让扶苏与樗里偲等人大惊失色。

真正让他们紧张的,是此刻还未传到咸阳城的消息:魏无忌杀魏王圉于王宫后,领军西出轵关。

而轵关,就在白起军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