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次元 > 谜小说系列-大冒险家 > 第二章曹操之墓(1)

第二章曹操之墓(1)

我一愣,还以为王老会说明白到底发现了什么,哪知却是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结论。

王老见我面色有异,说道:“确实如此,因为先祖只是一个低级的发丘中郎将,没有什么地位。当时参与坟墓的挖掘工作的都是曹操的亲信,先祖只是被远远地遣到一边,所以什么也不知道。曹操得了坟墓里面的东西之后,就得意地笑道:莫非天意果真如此?他一定得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先祖好奇之极,想尽办法打听这个事情。不久之后终于攀上了曹操的一个亲信,先祖用计灌醉他,套出话来。据那人说,其实曹操发掘的乃是十二金人之一。先祖读书不多,但好歹也知道十二金人的事情。当年董卓进洛阳的时候,由于缺钱,还熔化过两个金人铸钱。先祖不解的是,那金人非常庞大,怎么在这个规模并不巨大的坟墓里,也藏有金人呢?这时那亲信又吐出一句话来,道出了金人的秘密:金人不是金,金人不是人!只是这句话非常古怪,先祖怎么也想不通。但是他断定,这个金人一定非常重要,不然曹操不会千方百计地让此事保密,如今自己得知了这个秘密,必然会被曹操灭口?先祖越想越怕,于是连夜出逃,一直跑到千里之外的南方番禹,才定居下来。其后一直行事谨慎,小心翼翼地生活,直到司马家结束三国一统天下,才又回到了洛阳。

“也不知道是先祖天生有长寿基因,还是他在温暖的南方悉心保养得好,从东汉末年曹操崛起,一直到天下一统归西晋,这整整过去了八十年,他居然还活着。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超过一百岁了,按理说,他应该选择安详地度过晚年才是,但是八十年前十二金人的秘密,仍旧令他念念不忘,于是他重返洛阳,开始寻找金人的下落。只是过去了八十年,曹魏时期的风流早已逝去,留下的线索实在太少,先祖寻找了五年什么也没找到,郁郁而终,弥留之际,嘱咐后人一定要仔细寻找金人的下落。唉……”

王老接着说的却是王家的历史,之后王家后人均以盗墓为业,通过长时间财富的积累,终于成为了巨富。同时王家在政治上又小心翼翼,一见风吹草动,就赶紧逃到安全的地方。如此一来,在盗墓历史上显赫的“开山派”,才得以流传了上千年。不过直到现在,王老还是对十二金人的秘密好奇不已,这也就是王老回国的主要原因。

然后王老告诉我:“建军已经对我讲过你的事情了,说你聪明机警,而且在考古上独树一帜,是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向我推荐你,希望你能协助我们寻找十二金人的下落。朱教授,你可有什么想法?”

我抬起头,瞧见胡建军向我微微颔首,我苦笑一声,低头沉思片刻,说道:“我不知道你们在这近两千年里到底是怎么寻找金人下落的,不过既然当年得到金人的是曹操,不妨先去他的陵寝里面瞧瞧。”

王老大笑道:“朱教授果然聪慧,一语中的。不错,一开始先祖也是这样设想的,不过,你也知道,曹操这个家伙实在是太狡猾了。”

的确,无论是当今的考古界还是盗墓贼,只要一提起曹操墓,大都摇头不止,因为这个坟墓已经成为一个谜团,一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谜团。

曹操为人多疑,奸诈狡猾,而且本身也算是盗墓贼起家,唯恐自己死后如同自己曾挖过的坟一样不得安宁。所以他总是对外宣扬自己喜好简朴,即使死了坟墓里面也不会埋入任何珍宝殉葬,目的是断绝盗墓贼的贪心;另外,他还于陵墓所在之处,布下了各种疑阵。

民间传言,曹操有七十二疑冢,其实多半出自盗墓贼的杜撰。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曹操病死于洛阳,他的灵柩被运至邺城,在夏侯尚、司马懿的陪奉下,于同年二月丁卯埋葬在他亲自选定的邺城西南的山冈上。这个山冈当时称作“高陵”,后世又以其地处邺城西面,大多称之为“西陵”,与西门豹祠近在咫尺。据说陵墓内除了曹操本人预先准备的四箱送终衣服,以及质朴无华的陶制皿器外,的确没有金玉珠宝铜铁之类的陪葬品,甚至未曾建造纪念性的建筑物。在曹操下葬后不久,就有盗墓贼对其墓下手。但他们发掘完西门豹祠附近的所有山头之后,并没有找到曹操坟墓里陪葬的物品,甚至连尸体也不曾看到,最终一无所获,于是在沮丧之余,编造了这一传说,聊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