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古代 > 纵宠之千金凰后 > 第211章 思恋相见(1)

第211章 思恋相见(1)

孙燕闻言赶紧拍拍东方无佚的胸口:"皇上消消气,千万不要气伤了身子!"

"朕还怕伤身子?再给他这么下去,朕一定得给他气死!"

"皇上!你再说这么不吉利的话,臣妾可要生气了!"孙燕佯怒道,而东方无佚却因为她的话心情好了点:"好了燕儿,朕说气话,你不要当真!"

"皇上是我朝天子,怎么可以说这么不吉利的话,皇叔再横,他永远也只是一个王爷,你才是真正的皇帝,你怕他做什么?"孙燕双臂环上东方无佚的脖子不解道。

闻言,东方无佚眉间闪过一丝无奈:"燕儿不知,这是皇室的秘密,当年父皇死的时候,本来是要将皇位传给当时年少有为的皇叔,皇叔能文能武,德才兼备,我们那么多皇子之中,没有一个人比得上皇叔,其实那个时候朕对皇叔也是很敬佩的,也认为这皇位只有皇叔能坐;但是没想到当圣旨宣布的时候,却是让朕当皇帝,当时所有人都震惊了,皇叔虽然没有太大的情绪,但是朕当时站在他身后,清楚的看见他的手指陷进了掌心!"

"更震惊的是,皇叔后来对天下宣布,他这一生只做王爷,永远不再觊觎这最高的位置,开始朕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登位之后就发现皇叔似乎变了一个人,以前他开朗、豪迈,后来就变得内敛深沉,开始处处算计,在朝中拉帮结派,势头超过了朕!"

"直到母后死的时候,朕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当年父皇的遗旨被母后调换,而在宣布遗旨的那一天,母后将皇叔深爱的女子掳走,以此威胁皇叔对着天下人发下那样的誓言,而后来母后将那个女子放回去,可是那女子认为自己愧对皇叔,当着皇叔的面自刎谢罪,这才导致了皇叔的性子大变,虽然朕无意,但是最终还是我们亏欠了皇叔,所以朕一直忍让,没想到最后变成了今天这样的结局!"

"原来这中间还有这样的曲折!"孙燕惊讶无比,她怎么都没想到原来皇上这位置是这么得来的,不过想起父亲每次提到皇上和恒王之间的事情都是叹气,想来父亲也是知道的。

"是啊,就是朕觉得内心有愧,所以演变成了今日的局面,朕虽然没有皇叔雄才大略,但是也知道这南封的江山不能葬送在朕的手中,朕与皇叔相争,势必会让南封大乱,再让其他国家有可乘之机,所以朕虽然气,可是却依旧不愿与皇叔撕破脸皮!"

"皇上,你可曾想过这一切其实都是你纵容的,皇上你才是南封唯一的皇帝,凭什么要对一个王爷处处忍让?就算是你觉得对不起他,可是君是君,臣是臣,难道你就准备这么容忍下去?"孙燕激动道:"皇上你可知道外面的人怎么说我们南封?又是怎么说你的?君不君臣不臣,皇上是挂名皇帝,实权都在王爷手里,皇上..."

"够了!"东方无佚一拍桌面,怒斥:"皇后你说够了没有?"

孙燕的眼中闪过一抹暗光,随即哭了起来,两行清泪落下,好不可怜:"皇上你就算杀了臣妾,臣妾也要说,你是皇上,你是真龙天子,可是却是个名不符实的皇帝;臣妾不是想要顶撞你,臣妾是替你不值,你包容忍让了这么久,可是皇叔却得寸进尺,如今越来越嚣张,只有你还顾念你们的亲情,可是皇叔可曾有顾念你是他的侄子?"

"皇上如果要杀臣妾,臣妾绝无怨言,但是请皇上醒醒吧..."孙燕说着缓缓跪了下去,一张脸上梨花带雨,双眼倔强,配合脸上决然的表情,想必没有男人狠得下心来。

"皇后你..."东方无佚看到孙燕的样子,心中震撼的,那决绝的眼眸,深深的刺伤了他的眼睛,为何明明皇后都看得清楚的事情,他却那么糊涂。

孙燕知道东方无佚已经动摇,现在就差这最后的一把火了,听到外面急促的脚步声,孙燕的眼中闪过一抹晦暗的光芒。

"皇上!罗大人、王大人、胡大人求见!"总管太监德公公走进来禀报道。

"让他们在正厅等候!"话落,东方无佚将孙燕扶起来:"皇后冒死进谏,朕一定会三思,你先回去休息吧,不要哭伤了身子!"

"皇上..."孙燕泪眼蒙蒙,欲言又止,最后浅浅的俯身:"臣妾告退!"那样子顿时惹得东方无佚一阵痛惜和爱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看见东方无佚出来,三个大臣立刻跪拜。

东方无佚一挥手,转身坐上高位的椅子:"起来吧!"

"谢皇上!"三人起身,中间的一个拿着一个本子走上前:"启禀皇上,这是臣等今日得到的账簿,上面记载了户部尚书这些年贪墨的所有来玩银钱,据臣查证,这些钱似乎都与恒王府有联系!"

"呈上来!"东方无佚面色有些难看。

"是!"德公公下去将账簿拿来递到东方无佚的手中;东方无佚翻开开了几下,当看到那些巨额的款项时,面色已经变得铁青:"你说这是户部尚书贪墨的账簿?"

"是的!皇上如果不信微臣,可以派人将户部尚书抓来,微臣敢与他当面对质!"罗大人面不改色的说道。

旁边的胡大人也将一个本子举过头顶:"皇上,这是臣搜寻了三个月得来的消息,恒王在封底大肆开采矿产铸造兵器,甚至招兵买马,其心可见!"

见此,王大人也上前一步:"皇上,前段时间恒王带着明月公主去参加紫霞城的美人令,当时恒王与轩辕绝看了来就极为交好,臣怀疑他有可能与西夏勾结,所以皇上想要出兵的时候他才极力反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