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次元 > 大汉帝国 > 第70章 幽幽永巷兮照我心

第70章 幽幽永巷兮照我心

日头西沉,月色笼罩长安,周勃乘轺车来至陈平的府中,周勃从车中下来,门前等候的家院忙迎上来道:“太尉,我家主人正在里面等候,请随我来。”

周勃微微点了点头,他向四周张望了一番,见天色已晚,街上已无行人,便迈步跟随家院走入府中。

家院领着周勃穿过回廊,走至后院,向一间低矮的小屋道:“太尉,我家主人在那里等你。”

“好。”周勃点了点头,向家院一摆手道:“这没你什么事了。”

家院答应一声,转身离开了后院,见他走了之后,周勃才迈步向那间小屋走去,他推门而入,果见陈平正坐在那里,望着桌案上的烛光默默地饮茶。

陈平听到推门声,他抬头看去,只见果然是周勃到了,忙站起来道:“请入座。”

“陈兄,这如今外戚当权,连这天下最至尊的皇位废立都在这吕后一语之中,当年高祖之托,萧相,曹相之托……,你我如今都是满鬓发白的老人了,咱们再一退再退,一忍再忍,诛灭外戚,匡扶汉室,这要是今生无法实现,百年之后来到地下岂有脸面面见高皇帝,面见诸位老友。”

一声长叹自陈平口中悠悠传出,他沉下头望着桌案上莹莹的烛光道:“大汉初建,如今正是内忧外患之时,吕后虽排除异己,独揽大权,但却仍奉高祖遗诏,无为而治,百姓收成这些年也渐有起色,日子也开始好过起来,如果真要此时拿出那份密诏,召集天下诸侯共同讨吕,那时朝堂大乱,就算到时将外戚一网打尽,我等也必然要废掉那个冒牌的刘弘,可废了他,谁来当这个皇帝?先帝年纪轻轻便猝然长逝,嫡系血脉至此而断。高祖庶出的儿子尚有五个,就连那个庶出的孙儿齐王刘襄都想着来争皇位,到时外戚系数被剿灭,内乱已定,皇位空虚,那些藩王们还不再为了争这个皇位而互相攻伐,大打出手?到时岂不是整个国家都要陷于战火之中?外戚之乱,乱的是朝堂,可一旦引发了这公室内乱,乱的就是国家啊。到了那时,藩王们相互割据,相互征伐,外敌匈奴再趁此机会大举进攻,我汉国岂不是要亡?”

周勃听罢,缓缓点了点头:“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只看到外戚之乱,却没想到陈兄的目光竟是这般长远。”

陈平低头叹道:“那年春天在上林苑内高皇帝亲手赐予我密诏一封,高皇帝何等圣明,他说让你来和我一起完成这中兴汉室的大业,这一晃竟是十年过去了......”

周勃想起昔日和刘邦一起在沛县中阳里喝酒打趣,后来又跟着他一路走至今日的种种情景,不由也是感慨万千,他看向陈平道:“那依你之言,还是等?”

“等。”陈平轻轻敲击了一下桌案说道:“为今之计,只有等,吕后已干预朝政十年之久,积威甚深,唯有等,等她百年之后,等到那时方才是最好的时机。周兄,任重而道远啊,你我目下最该做的,其一是明哲保身,其二就是养好身体啊。”

永巷内。

做为天子脚下的长安,处处繁华,除了曾经王美人所废弃的寝宫外,这条巷子是几处为数不多的破落之地。这条窄窄长长的小巷坐落在未央宫的最后面,本是给那些刚刚入宫,尚未登记入册,尚无住处的内侍宫女们住的,可自吕后执政以来,先后在这里关押了不少当年在刘邦面前和自己争宠的嫔妃,戚夫人便曾被关押于此。这条小巷,竟俨然变成了吕后的私家囚牢。小巷两侧皆是高墙,遮天蔽日,使得这里长年不见阳光,一旦步入巷中,幽冷凄凉之感顿时布满全身。

月色已上枝头,两名内侍拖着一张食盘悄悄向巷中走来,二人边走边互相窃窃私语道:

“你说这刘恭也够倒霉了,先是自己的生母被鸩死,竟生生被人指鹿为马说成是太后张嫣之子,你说太后之子就太后之子吧,他小小的年纪竟敢当庭和太皇太后对着干,如今倒好,再被那卫士令刘章出卖,自己从一朝天子最终落得这般下场。”说着看看手中的食盒,缓缓摇了摇头。

“小点声,这宫中的事,哪容得你我胡言乱语,快快完成了这趟差事,赶紧回去交差。”

“对对对,快走快走。

二人说着便穿过巷子,来到了一所低矮的宅院之内,两命羽林卫把守在此,二人连忙拿出手中的令牌,羽林卫士看过之后话也没说便开门放行,两人走进小院,不大的小院满地荒草,满目一片荒凉景象。这小小的庭院里竟有数队宫中的羽林卫队严密把守,把院中间的小屋围了个水泄不通,真可以叫里面被看守的人插翅难逃。

二人凭借手中的令牌一路无阻,刚进入到院中,便听见屋中有传来刘恭的喊叫声,那声音好似在哭又像是在笑:”朕是皇帝,朕是天子!你们这群大胆狂徒竟敢囚禁于我,高皇帝和先帝的在天之灵决不会放过尔等的!堂哥,章大哥你在哪里啊,不是约定好踢案为号,你便助我夺回这天子的大权,一举剿灭外戚的么?堂哥,莫非你忘了你我初见之时先帝便让咱们以兄弟相称吗?”

两名内侍手托食盘站在院中,听到屋内的刘恭又哭嚷起来道:“奶奶你在哪,母后你在哪啊,恭儿饿了,奶奶我以后一定听你的话,我以后再也不敢造次了,我再也不管什么王美人李美人的事了,让我回家吧,我要回家啊。”喊了一句又一句,声音却是越来越小,最后竟没有了声音,想必是又累又饿,沉沉睡去了。

两名内侍互相对视了一眼,便迈步上前推门而入,只见刘恭衣衫不整,蓬头垢面倒在屋子中,似乎已经沉沉睡去,只听他口中还在喃喃的说着:“吕后,你杀我母亲,夺我君权,我一定要杀了你。”

两名内侍将食盘放在屋中的桌子上,这一动作一下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刘恭,他霎时被惊醒,急忙翻身坐起:“你们俩是谁,是来接我回宫的吗?”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轻声互相说了几句话,便随即打开了手中的食盒,拿出来茶壶,饭食摆在刘恭面前,并无多余动作,这反而一下刺激了刘恭的神经,他不禁又想起了那日随刘章一起看的杀母夺子的那出戏。难道今日也吕后也要将自己鸩杀了么!

“大胆!朕是皇帝,是天子,你们怎敢......”

一名内侍忙看向刘恭一拱手说道:“大王,您已不是皇帝了,新君今日已经登基为帝,您现在是常山王了。”

“常山王?”刘恭大位震惊:“什么常山王?什么新君?先帝只有我这一个儿子,哪来的新君,新君是谁!”

内侍忙说道:“大王您真的是疯傻了,您的弟弟叫刘弘,现已登基为帝,君临天下了,莫非您连亲兄弟都记不得了?”

“刘弘?他是谁?什么弟弟?先帝只有朕这一个儿子,朕从来就没有兄弟!”刘恭大叫一声,真的像是疯了一般,他迈步便向屋外冲出去,门口的羽林卫士忙持铩将他挡住,刘恭嘶声高喊:“让朕出去!朕要见太后!朕要去见太后!”

羽林忙将刘恭推回屋中高声说道:“太皇太后有令,常山王什么时候清醒了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刘恭望着门前的羽林卫,愤怒的高喊:“什么常山王?朕是皇帝,是天子,是高皇帝的血脉!”他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这几句喊出以后,只觉眼前一黑,仰头便要倒下去,内侍忙上前扶住道:“大王,太皇太后知道大王已经几天没有进食了,请大王进食之后,好好休养,病疾痊愈之后便可出去。”说罢,他忙向另一个内侍使了个眼色。

另一名内侍忙会意从桌案前端起一盏茶来道:“请陛下先饮了此茶,润润嗓子,赶快进食吧。”

“这是鸩酒!是毒药!”刘恭快步上前拉住内侍的胳膊,眼神之中除了哀求还是哀求:“你们都是饱食我汉家俸禄的臣子,朕求你,你去告诉大臣们,朕根本没疯,根本没疯!”他鼻头一酸,眼泪顺着眼眶流下。

内侍无奈,只好向门前的羽林们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帮常山王进食?”

“诺!”两个强壮的羽林高喊一声诺后,迈步向刘恭走来,刘恭的脸上尽是恐惧之态,他忙要躲到柱子后面,却不想自己的胳膊已被羽林一把抓住。

就这样,两名羽林,一名抓住刘恭的双臂,一名按着刘恭的脑袋,并伸手扒开刘恭的嘴巴,内侍端起那盏所谓的清茶对着刘恭的嘴巴强行灌了下去,刘恭先前还是又闹又嚷,但随着那杯清茶落肚,他的嘴角立刻流出鲜血来,仰头直挺挺的倒在地上。

看着地上刘恭的尸体,内侍开口说道:“太皇太后有话带给常山王,你小小的年纪便不懂怎样做人,今生记住这次教训,下一辈定要切记,别再祸从口出了。”说罢,在场众人对着刘恭的尸体深深一拜。

公元前184年,吕后废刘恭帝位,并将其幽禁于永巷之中,一杯毒酒鸩死了这个只有六岁的孩子。

这位曾经励志做一位大有为君主的少年帝王就在这幽幽永巷之中与世长辞了。

长乐宫,椒房殿内。

吕雉坐在桌案前,低头喝着手中的茶。张嫣坐在一旁,怀中抱着今日刚刚登基的新君刘弘,暗暗地抽泣着。

吕雉放下茶杯,瞥了一眼一旁的张嫣道:“你别哭了,一直哭什么哭?”

张嫣忙伸手擦拭着自己脸上的泪水,但越是擦拭,眼泪反而越来越多。吕雉端起案前的茶盏道:“刘恭本就不是你的亲生孩子,你至于一直在这哭么?再说了......”吕雉看了一眼张嫣怀中抱着的男孩道:“老身这不是又给你找了个儿子么,以后这刘弘就是你的亲生儿子了。”

张嫣抽泣着低声说道:“刘恭虽非我亲生,但却是我亲养啊。”

吕雉正要开口,只见审食其吕禄一起向这边走来,二人进入殿中,吕雉忙开口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回太皇太后”吕禄上前一步“永巷那边传来消息刘恭已死,臣与左相方才已经验过尸体。”

审食其也躬身拱手道:“臣已派出数十剑客死士,一路尾随那王恺和侍女绵儿出城,一旦行至荒无人烟之地。”说着便以手比刀,做了个横划的手势,其含义不言而喻。

吕雉缓缓点了点头:“做得好。”

张嫣见惯了吕后的手段,可当她看到这些人在做这些事的时候竟是如此的从容平淡,不由感到无比的可怕。

自从那日离开长安城,为了安全,王恺绵儿父女二人尽量选择白天赶路,天还不黑就找客栈住下休息,赶路时也选择人多的地方,可尽管如此,二人还是感觉身后有人在跟踪,一路上提心吊胆,就连晚上睡觉也都是父女二人轮番守夜,生怕遭遇不测,神经几近崩溃。

这天父女二人走进大山,眼看常山县就在眼前,二人的神经更是始终紧绷,他们没想到吕后的权势竟已到了这么大,连天子的废立都在她一言之中,现在就连一向将外戚子弟视为草芥的刘章也不敢再收留他们,他们如今只想尽快远离这是非之地,尽快回到常山老家,哪怕今后是耕田织布,也再不愿卷入庙堂的纷争中了。

天色已晚,父女二人走在这十步三转的山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心中的不安越发强烈。

突然一众黑衣剑客闪出,足有四五十余众,将二人团团围住,也不强上,好似狸猫戏鼠一般静静的看着这二人。

“绵儿。”王恺看向一旁的绵儿道:“你我要葬身于此了。”嘴上如此说着,眼神却分明在告诉绵儿,让她一会趁乱快跑,绵儿会意点了点头。

“哈哈哈......”王恺仰天突然大笑起来,他看着面前的黑衣剑客们高声说道:“想我王恺虽不是大官,但也一生为国尽心尽力,却不想家中唯一的女儿惨遭毒手,如今的外孙也被强指为他人子嗣,啊——”一声大吼在此时显得异常凄厉,惊起了林中数只飞鸟。

王恺将身上的包裹扔在地上,快步向剑客们冲来,剑客只是一刀,顷刻之间,王恺便惨叫一声,仰头倒在血泊之中。

正在此时又是一剑突然刺来,一旁的绵儿根本来不及反应过来,便被一剑刺入心窝之中,只听绵儿喃喃自语道“王娘娘,奴婢今生无法为娘娘伸冤报仇,娘娘的恩情奴婢只能来世再报了......”

黑衣剑客们收回手中的宝剑,看着山路上血泊中倒着的王恺和绵儿,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其中一名剑客说道:“卫尉大人交代的事现已完成,回去领赏!”

正在此时,只见倒在血泊中的王恺强撑一口气,张着嘴巴似乎在喃喃说些什么,剑客离近才听清楚,他好像是在唱歌,唱的是:

深耕密种,留苗要疏。

不是同种,坚决拔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