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次元 > 大汉帝国 > 第98章 合兵琅琊

第98章 合兵琅琊

公孙狐的谏言引起了刘襄的深思,自己所坐拥天下最富饶的齐国,可却势单力薄,尽管有天子宣诏在这里,可自己年纪轻轻,天下诸侯到底会不会响应自己?天下诸侯万一皆采取观望的态度,自己一支军队出师勤王,胜负难料是一方面,岂不是会引得天下的耻笑?再有就是自己的这个老邻居刘泽,他若是趁自己率师勤王之际,与外戚们来个里应外合,一举占了齐国,自己岂不是连回旋的余地都没了?事关重大,牵扯到方方面面,自己今日朝堂之上真的不该如此意气用事,可如今后悔又有何用?心中这样想着,刘襄沉下头来,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公孙狐沉吟片刻开口接着说道:“大王今日于朝堂之上已亮出了诏书,起兵勤王之事便已是板上钉钉,决不能再更改了。老臣心中倒有一策,既可避免到时各路诸侯不派兵马相助,齐国一国作战的尴尬局面,也可一举扑灭刘泽这个后院的火苗,以保大王可以全心作战,不用担心后方。”

闻听公孙狐此言,刘襄忙抬起头道:“竟有此良策?相国快快请讲。”

“只是......此策着实为下策,虽可解决眼前之急,但却难保会留下祸种,殃及日后啊。”

刘襄闻言忙看向公孙狐说道:“先解燃眉之急,日后的事日后再说,老相国快请讲吧。”

见齐王如此说,公孙狐只好叹了口气说道:“刘泽虽非高帝血脉,但却是高祖的远房堂弟,大王可即刻修书至琅琊国,就对那刘泽说自己本是晚辈,资历尚浅,况且从未经过战阵厮杀,而大王在高帝之时便已是久经战阵的将军了,况且辈分资历皆高,故而这联军盟主之位自然该当是大王的,请大王速来齐国,统辖齐军,发兵平定关中之乱。那刘泽虽生性胆小,但却异常贪婪,此番事成,联军盟主自然便是今后的皇帝了,那刘泽贪恋权位,必然火速前来,待他到齐之后,大王可使计将其软禁,而后反手将琅琊国的军队收入麾下。这其一,诸侯见已有藩国响应,兴许也会派遣军队来助。其二,大王将刘泽暂且软禁于齐国,早晚使人监视,便无须担心后院起火,待这件大事做成之后,再放了他便是。可如此的话......”公孙狐沉下头道:“大王和琅琊王的梁子也就此结下了,后患无穷啊。”

刘襄沉吟着说道:“就算将刘泽软禁在临淄,又如何夺得琅琊国的军权呢?”

公孙狐开口说道:“此事不难,郎中令祝午和琅琊国的郎中令是至交,我即刻便去知会祝午,让其潜入琅琊,说以利害,里应外合,夺取琅琊的军权便不是难事。”

“好。”刘襄一拍桌案说道:“后患的事日后再说,先解决燃眉之急,就按相国的意思办!”

琅琊国,临沂王城。

王城的后室书房内,琅琊王刘泽背着双手在房中来回踱步,他今年已六十六岁了,满头白发,脸上尽是皱纹,花白的胡子垂至前胸,但毕竟其年轻之时经历过战阵的厮杀,虽然如今已年过六旬,但精神气依旧还在,果真如一员久经战阵的老将一样。

书房内还站着琅琊国的相国,中尉,郎中令三人,刘泽背着双手一边在房中来回踱步一边说道:“刘襄前日修书予我,言说意欲联合天下诸侯共同起兵入京,勤王杀贼,还极力推寡人为联军统帅,言说自己辈分小,资历小,愿将齐国之军尽数交于寡人,不知他是真心如此,还是别有用意啊。”

相国拱手开口说道:“放眼天下郡国之中,唯大王与高皇帝同辈,资历最大,臣想刘襄定是怕自己起兵之后,无人响应,故而推让大王为盟主,想借大王的声势以使各藩王们领军响应。”

中尉开口说道:“琅琊国与齐国是近邻,大王的王后又是临光侯吕嬃的女儿,刘襄必然是怕自己倾国而出之后,大王和外戚们联手来一个后院起火,故而以盟主之位来拉拢大王。”

刘泽停下脚步,微微点了点头后看向郎中令道:“郎中令对此事和解?为何一言不发?”

郎中令抬头看向刘泽拱手道:“臣只想问大王一句话,大王是愿助吕氏还是愿助刘氏呢?”

刘泽闻听此言,略作沉吟开口说道:“汉国是我高祖皇帝奋战而来,如今外戚干权,寡人也常常深感痛心,焉能倒向吕氏?”

“既然如此。”郎中令拱手说道:“臣以为,无论刘襄是想借大王声势也好,还是担心后院起火也罢,大王都该前往齐国,一来,凭借大王的资历,联军盟主的位置本就该是大王的,天下诸侯必然群起而应,到时大王率军攻破函谷,剿除国贼,这旷世奇功自然便是大王的。二来,琅琊国弱,而齐国势强,此番既然刘襄肯将军权相让,大王若是还推辞不受,岂非坐失良机?到时大王手握琅琊齐国两国军力,剿除国贼之后,上可代天子,下可代刘襄。”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沉静,尽管大家都明白,谁是这次联军的统帅,谁便极有可能是剿灭外戚之后的新皇帝,可这样的话怎么能随便说出口呢?刘泽忙看向郎中令开口说道:“寡人忠心为国,岂敢有觊觎皇位的心思?郎中令说话欠妥啊。”

“是是。”郎中令忙低头拱手说道:“微臣知罪。”

“既然三位都这样说。”刘泽抚了抚垂到胸前的花白胡须笑道:“寡人决意,明日便前往齐国临淄。”刘泽转脸看向中尉道:“中尉将军,你即刻开始调集全国军马,准备筹措起兵事宜。”

“诺!”

刘泽看向相国道:“相国大人,立刻清查国库存粮,此番寡人既然是盟主,这军粮自然也要留出一些,给那些藩国们分一点嘛。”

“臣领命。”

刘泽又看向郎中令道:“郎中令将军,你即刻带上千余兵马,随寡人一同前往临淄。”

“臣领命。”郎中令拱手应命之后,沉下头道:“大王,微臣还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刘泽笑了笑道:“郎中令今日说话怎么变得如此小心谨慎了?有什么话但讲无妨。”

“王后她......”郎中令抬头看向刘泽道:“大王若已决意与外戚兵戎相见,就该提防些王后,她若将大王与齐王联合的事情告知其母吕嬃,后果不堪设想啊。”

闻听郎中令此言,刘泽缓缓点了点头,他叹了口气说道:“当年寡人是迫于形势才娶的她,此一时彼一时了嘛。”

闻听刘泽此言,相国,中尉,郎中令三人立刻领会了他的用意,忙一同拱手说道:“诺!”

三日之后,齐国琅琊国交界处。

琅琊王刘泽的车驾共一千余人向齐与琅琊的北部交界开来,齐王刘襄早已率领众人于交界处搭建临时行辕,恭迎琅琊王。

刘泽迈步从车中下来,刘襄忙迎上前来拱手笑道:“琅琊王年过六旬,虎威仍在,齐王刘襄恭迎大王入齐!”

刘泽抬头望着齐国搭建的临时行辕,不由点头笑道:“齐王果然有心了,剿除外戚,扶我汉室,义不容辞。”

刘襄忙笑着说道:“此番联合天下诸侯入京勤王,该当大王当这个盟主啊。”

刘泽忙连连摆手说道:“不敢不敢,寡人年迈,怎能担此重任?”

“琅琊王谦虚了。”刘襄一边笑着,一边指了指自己手旁站着的齐国中尉魏豹道:“大王啊,这是中尉魏豹将军,是此番齐军的统帅。”刘襄转头看向魏豹道:“魏豹将军,自今日起,齐军三万兵马全数交于琅琊王指挥,你不可抗命。”

魏豹忙向刘泽拱手说道:“末将与麾下三万将士全数听命于大王。”

刘泽忙要开口回应,刘襄上前拉住刘泽的手道:“大王,你我到中军行辕一叙,此番出兵,干系重大,晚辈初次领军,还有好多事情要向大王讨教呢。”

“齐王少年英雄,老夫岂敢言教,岂敢言教......”刘泽一边推脱着,一边跟随刘襄向中军行辕而去。魏豹与琅琊国的郎中令交换了一下眼神后,也忙转身提剑紧紧跟了上去。郎中令则转身看向琅琊国的那千余护从道:“众军听令,扎营修整!”

中军行辕内,刘襄和刘泽二人携手步入之后,刘襄忙推让刘泽坐了正上方的主位,自己则坐于下方,魏豹坐于刘襄对面。刘泽率先开口问道:“齐王在书信中有天子血诏在,可否让寡人一观?”

“这是自然。”刘襄忙站起身从怀中取出血诏双手交于刘泽,刘泽忙展开血诏,看罢之后,一拍桌案,连连叹道:“外戚弄权,汉室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此番寡人定当全力以赴,诛杀国贼!”刘泽看向刘襄继续说道:“不知齐王打算何时起兵,何时发布檄文,何时联络各路诸侯呢?”

“襄尚是未经战阵的晚辈,此次诛杀国贼,说心里话,心中一直无底啊。”刘襄抬头看向刘泽笑道:“今大王到此,襄心中的这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若是大王肯为盟主,那就立刻知会各路诸侯,即刻起兵。”

“既然齐王苦苦想让,那老夫就勉为其难了。”刘泽看向刘襄笑道:“到时各路诸侯兵马到时,老夫自当让贤。”

刘襄一拱手再次笑道:“大王果然长者风范!不知大王此番欲出兵多少?何时能到?”

刘泽扶着花白的胡须道:“老夫身为汉室宗亲,饱食汉禄,当此国难之时,愿出全国兵马五万,现已调度完毕,两三天之内便可到达。”

刘襄微微点了点头,看向对面坐着的魏豹,魏豹也微微点头相示意,而最上方居坐的刘泽仍沉浸于盟主的美梦之中,尚未有丝毫的察觉。

刘襄抬头看向刘泽笑道:“大王今年贵庚了?”

刘泽摸着胡须说道:“老夫六十有六了。”

刘襄笑着说道:“大王身体可还好?腿脚可还便利?”

刘泽忽然觉察到刘襄的笑容中似乎另包含着别的东西,他心中一紧,看向刘襄说道:“齐王何意?”

“大王年迈了,要不我看......”刘襄看向刘泽继续笑着说道:“此番大王不如就留在齐国,齐国滨临东海,山河秀丽,战阵厮杀的事情还是交给晚辈们吧。”

此言一出,刘泽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他忙站起身要出帐,刘襄向魏豹使了个眼色,魏豹站起身一挥手臂道:“甲士进帐!”

话音方落,一队甲士挎剑而入,刘泽大惊失色,忙看向刘襄道:“刘襄,你想干什么?”

“大王不必如此紧张。”刘襄笑着站起身说道:“晚辈决无歹心,这些甲士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负责这段时间保护大王的。”

“刘襄。”刘泽伸手一指刘襄喝道:“你......你小子敢软禁我?”

刘襄笑着说道:“不是软禁,不是软禁,晚辈是真心请大王在齐国多住些时日,游览游览山水,岂不是更好么?大王放心,大王只管寄情于山水,这征讨国贼的事一定会记上大王这一头功的。”

刘泽眉头紧锁,他忙仰头朝帐外高声喊道:“郎中令!来人!来人!”

魏豹笑着说道:“大人吼破喉咙也不会有人进来的。”说着,魏豹向刘泽一拱手道:“大王安心在齐国好好住一段时间吧。”说罢,魏豹转头看向帐中的甲士们道:“带琅琊王回临淄。”甲士们高声应诺之后,迈步上前将刘泽拖出帐去。

琅琊国郎中令迈步入帐,刘襄忙拱手说道:“此番有劳将军了。”

“不敢不敢。”郎中令忙说道:“再有两日,琅琊国的五万兵马便要开到,统军的将军是在下的好友,在下早已知会过他,五万兵马开到,尽归齐王麾下。”

“好!”刘襄转头看向魏豹说道:“立刻祝午率军前来与琅琊国合师,再发信于相国公孙狐令他负责转运大军粮草,并将讨贼檄文遍告全国,邀请各路诸侯会师讨贼!”

计议已定,刘襄迈步走出中军行辕,只见日头已渐渐西沉,血红的晚霞布满了天空,观望着如此壮丽的景观,他在心中默默说道:“剿除国贼,匡扶汉室,定要成功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