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龙城飞将 > 第74章:孤军深入

第74章:孤军深入

元朔五年(前124年),李蔡任轻骑将军,跟随卫青一同出兵朔方,击败匈奴右贤王。

右贤王乘夜暮遁逃,汉军捉得几十个匈奴士兵,俘获了民众一万五千余人。

李蔡在这次战役中立下了显赫战功,被汉武帝封为乐安侯(今山东博兴北),从此弃武从政。不久升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银印青绶。

李广在右北平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李家终于有人封侯了,虽然李蔡没有亲自写信告诉他这些事,他仍然替堂弟感到骄傲。

他请来恭业等人一起喝酒,隔着几千里路,替李蔡庆祝。

灌强有些郁闷,对李广说:“天子什么时候才会让我们出击啊,我们在这整整待了四年,匈奴人知道是我们镇守右北平,根本就不敢来进攻,我们也就没了杀敌立功的机会了。”

李广安慰道:“我们在此保一方平安,不也挺好的吗?你这属于那种挖开蛇洞找蛇打的人!”

灌强在酒桌上,从头至尾都没露出笑颜。恭业和灌强相反,他已经厌倦了汉匈之间的战争,已为人父的他,只想天下早日太平,他可以亲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

灌强的这些话,好像长了腿一样,第二年,郎中令(宫殿禁卫军长官,九卿之一)石建死了,天子召见李广,让他接替石建担任郎中令。

不久,天子下诏,任李广为后将军,跟随大将军(战时最高指挥)卫青,从定襄(今山西忻州)出兵,征讨匈奴。

当时,天子以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降将)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领六路大军,共计十万骑兵,统归大将军卫青指挥。

大军浩浩荡荡,从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获匈奴军一万多人。

此战,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天子的妻外甥),独自领八百骑出击,俘虏了伊稚斜的叔父和骨都侯,斩杀了两千人,被天子封为冠军侯。天子只赏给卫青千金,因为他已经是万户侯了,不能再往上封了。

这一次,很多人都立了大功,被天子封了候,张骞以校尉的身份出征,战后因功升为卫尉。唯独李广担任后将军,跟在大军的后方,既没有受到损失,也没有斩杀敌人。

事后,恭业笑着对灌强说:“大漠两月游,风景如何?”

灌强知道恭业是在自我嘲讽,他于是跟着调侃:“难得深入大漠数百里,风景另有一番趣味,只是山重水复,都是光秃秃的一片,看多了让人厌倦。”

李广听他们说的如此轻巧,本想劝阻,但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用来排遣心中的郁闷:明明可以轻松分一杯羹,偏偏没赶上。

一生转战三千里,战后李广又回到了长安,过上了平静的宫中生活,这不就是李广和恭业想要的生活吗?

时光荏苒,两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李敢也慢慢地老练了,他被天子任命为虎贲中郎将(秩比两千石),作为李广的下属官员。

这一年夏天,伊稚斜召集左贤王乌维(长子)、右贤王於单(军臣幼子)。

伊稚斜从本部挑选两万人马,乌维和於单分别集齐帐下四万人马,共计十万骑兵,由伊稚斜统一指挥。

伊稚斜趁雁门关守军防备松弛,闪电一般入侵了雁门郡,掠夺无数财富,还掳走了两千民众。

天子问讯后大怒,得知此时伊稚斜已撤至右北平以北的饶乐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暂时修整。

天子于是派遣郎中令李广,率四千骑兵先行从右北平出塞追击,博望侯张骞率领一万骑兵从上谷出兵,与李广军在塞外汇合。

李广收到指令,随即叫上李敢、恭业、灌强等人一起率兵赶往右北平。

一路上,灌强不断地提醒李广:“这次伊稚斜集齐了左、右贤王,人数预计在三万以上,光我们四千骑兵,无异于以卵击石,也不知天子是怎么想的。”

李广说:“不还有张骞的一万骑兵作为后援吗?”

甘夫赶上李广说:“张大人虽然到过西域各国,其实他并不懂行军。”

李广听甘夫这么一说,心里有点没底了,不过大军刚出发,必须封锁这个不利的消息,只希望张骞能够因势利导,尽快跟上来。

李广到达右北平后,让甘夫带着苍利,率两百骑兵先行侦查。

甘夫出塞,沿着饶乐水的支流往北走了五百里,直到饶乐水主流附近,并未发现匈奴人的踪迹。

甘夫觉得此事蹊跷,便立即返程,将情况向李广报告。

李广收到情报后,与众将商议:“天子得到消息,说匈奴盘踞在饶乐水一带,甘将军前去侦查却未发现踪迹,莫非匈奴已知晓我军动向,刻意隐藏起来了?”

李敢分析道:“极有可能,我们每次出兵,匈奴几乎都知道我们的动向,除非是我们像卫青和霍去病那样,奇袭匈奴。”

恭业觉得这样过于冒险,理由是:“我们才四千骑兵,即便是知道匈奴大军的位置,奇袭他们的话,我们也捞不到好处。”

灌强则认为:“汉军装备精良,不说每次都能以一敌五,起码面对两倍的敌人,不会落下风。”

李广综合分析了大家的意见,觉得奇袭是一个较好的战术,前提是匈奴人马确实在三万左右。

李广于是令甘夫继续领兵前往饶乐水南岸侦查,自己率主力出塞往北进发。

李广刚出塞,甘夫回来汇报:“匈奴人终于出现了,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他们只有一万多人在饶乐水附近出没。”

这真是个好消息,李广于是让王安带着书信和地图,前往上谷寻找张骞的位置,跟他约定三天后在饶乐水源头汇合。

李广赶到又往北走了两百里,在离饶乐水南岸不到二十里的地方停下,让甘夫再带人查探。

甘夫回来报告:“匈奴似乎察觉我们的到来,此时饶乐水北岸又多出了将近一万的人马。”

李广此时心里有些犯愁了:

在张骞的一万骑兵赶来之前,现有的四千汉军,可以通过分批袭扰的办法,将这近两万的匈奴骑兵拖累,等张骞的人马赶到,便可将其一举歼灭。

问题是,匈奴究竟还会不会再增加人马?张骞能不能如期赶到?

灌强是个急性子,他催促道:“此次汉军总兵力不到两万人,匈奴人马还是个未知数,上一次出征,错过进攻时机,这次要是再等下去,只怕匈奴所有人都休整完撤离了。”

李广思前顾后,迟迟不能下定决心,他担心还会出现其他匈奴部队。

这时达柯摩过来找李广,他向李广提议:“将军,我素知匈奴人的秉性,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一万多匈奴人,一定是左、右贤王的部众,伊稚斜的主力肯定走远了,这是最后一批。”

达柯摩这么一说,李广有些动心了,于是他下定决心,准备午后发起进攻。

李广让士兵们宽衣解鞍,让人和马吃饱喝足,都睡个踏实的午觉。李广和几位将领就眯了一会儿,因为大战在即,多少有点睡不着。

李广于是叫上睡不着的将领,一起到附近查看地形。

李广在饶乐水南边巡视了一遍,发现匈奴聚集的地方有个特点,树木密集,地势起伏不定。饶乐水的源头是一个山沟,两侧高出河面数丈,山顶反而很平坦,如同被鬼斧神工将山尖削平。

等到太阳偏西,李广让甘夫再领兵迂回绕到饶乐水下游,涉水去北岸探查匈奴援军情况。

李广点齐四千人马,让灌强和恭业领两千人马先打头阵。

灌强和恭业带着两千人马赶到南岸,趁着匈奴人马午后困乏,突然发动袭击。

匈奴人大多还在休息,汉军突袭过来时,他们还来不及拿起兵器反击。

恭业带着一千骑兵从匈奴人群中间穿过,沿途逢人便杀,灌强带着一千人马围着匈奴人绕圈。

匈奴人逐渐反应过来,不少人已经拿起武器、骑上战马,此时恭业和灌强的人马也逐渐疲惫,于是他们暂时撤离。

匈奴人马看到汉军不过两千骑兵,哪咽的下这口气,对恭业和灌强穷追不舍。

恭业和灌强按照李广先前的指示,必须迅速赶到岸边,争取在渡河的时候,跟匈奴骑兵保持一定距离,免得渡到一半的时候被匈奴人在岸上射击。

汉军渡河后,在南岸一字排开,只等匈奴骑兵渡河来追。匈奴仗着人多势众,一窝蜂抢渡饶乐水。

汉军朝着水中射击,直到匈奴骑兵逐渐登上南岸。汉军再次撤退,匈奴骑兵还是紧跟在后面。

汉军沿着南岸,往饶乐水源头赶,匈奴骑兵跟到大树林当中。到了树林里,匈奴惯用的弯刀便显现出劣势,有时眼看着汉军就在前面,一刀砍过去,不是被树干拦住就是被树枝遮挡。

汉军此刻的长枪却展示出极大的优势,暗地里一枪刺过来,匈奴骑兵遮拦不住,纷纷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