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洪荒密码 > 第六章 寻找巨人国 二

第六章 寻找巨人国 二

以上二十多个姓氏所代表的氏族、部族、宗族和家族,构成了夏王朝以联盟形式的诞生。几乎所有显赫一时的姓氏都以女字部首为主,预示着上古氏族体系由母系社会传承,而世袭制的建立标志着父系氏族社会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真正开端。但以图腾转变为姓氏的历史渊源却无可代替。

值得一提的是,夏王朝作为中国首个封建王朝的历史,并非是华夏历史的全部,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开创华夏文明史的众多氏族和部族被夏王朝无情地排斥在外,女娲的后裔、共工的后裔、蚩尤的后裔,后土的后裔,三苗的后裔,甚至西王母厥丹的后裔等等皆作为异族被排斥在外。所有被排斥的异族日后对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以及后世的历代王朝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敌对的态势延续了数千年。因而华夏文明史,是一部被血泪浸透的历史。

遭到夏王朝排斥的异族,被后世的史学家划分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这种过于笼统的划分充满了矛盾,也使众多氏族的历史封闭在厚厚的尘埃之中。比如从东夷划分的九黎氏族、百越氏族的历史没人能够清晰地追根溯源。至于百僰氏族的历史,几乎灰飞烟灭。

夏王朝经历了16代帝。[注:不包括大禹治水征战四方的十九年在内,亦不包括开国君主皇覃伯益执政的六年在內] 准确的历史纪年是从公元前2197年-公元前1766年,共459年。

商王朝经历了28代帝。[注:含商前期和商后期,统称殷商] 准确的历史纪年从公元前1766年-公元前1122年,共645年。

周王朝经历了37代王[称为天子] ,包括西周的12代王和东周的25代王。准确的历史纪年从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256年,共867年。[注:其中含没有天子由大臣联合执政的14年共和时期,即公元前841年-公元前828年]

在夏商王朝统治时期,并没有黄帝作为显赫的中央大帝统治四方的传说。周王朝建立之后,把后稷作为始祖崇拜,并且把后稷视为黄帝的后裔,以显示姬姓氏族自古以来地位的显赫。然而历史上的姬姓明显是帝夋的后裔。也就是说上古时期根本没有权倾天下的黄帝这个集神与人为一体的帝王的存在。处于尴尬境地的周王朝贵族为篡改历史,又泡制出黄帝复姓公孙,并且把姜姓神农氏拼凑为炎帝,引为黄帝的亲兄弟。但这种杜撰并没有支撑多久。炎黄二帝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的谎言,却在混沌之中流传了数千年。这个谎言的可笑之处在于,如果作为所谓姬姓的黄帝功高盖世,权倾天下,那么其后世子孙应称为黄炎子孙。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把全体中国人视为所谓炎黄子孙,是中国历史的最大悲哀。这个称呼遮蔽了中国由来是一个多氏族和多民族组成的国度的事实,导致太多人盲目地认错了祖宗。

中国的社会发展史并不等于华夏的文明史。不认清这一点,华夏历史无从谈起。

客观地说,华夏文明是举世公认的东方文明的总和。世界上所有衰亡了的或仍在延续的宗教文明,皆岀自于华夏文明体系。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伯莱文明、波斯文明等,是其中的佼佼者。玛雅文明则是东方文明向西方文明延伸的典范。

回顾中国历史,倘以公元前841年为中国有准确纪年的开端,那么历史的发端从一开始便遭遇了无地自容的尴尬。因为被称之为共和元年的公元前841年,中国只有诸侯,没有作为封建王朝标榜的作为天下共主的天子。

那么天子去哪里了呢?答案是作为西周王朝第十代王的天子姬胡,被作为诸侯的臣子逐岀了王城镐京,惨遭流放。

大周王朝是以分封制为基石建立的统治政权。可是分封诸侯并不是大周王朝发明的体制。早在夏王朝时期,第九代帝姒泄为巩固政权,防止叛乱,抵御异族的侵扰,率先制订和施行了分封制。这个制度设立了世袭爵位,将其划分为六等,分别为一等公爵、二等侯爵、三等伯爵、四等子爵、五等男爵和六等附庸。这其中还另设封疆公侯为方伯。处于这个职位的公爵和侯爵,可以随时代替帝招集各诸候,讨伐背叛王朝的叛逆,抵御和打击异族进犯疆土。

但是历史在分封制下发生了逆转。夏王朝和商王朝不是亡于异族的入侵,却都葬送在统治一方,势力逐渐壮大的方伯手中。

养虎成患成为了分封制的最大弊端。

周王朝的创建者姬发依赖其父姬昌在世时组建的诸侯联盟,摧毁了殷商王朝。为了兑现对诸侯分封裂地的承诺,姬发在登上王位的仪式上还没来得及下车,便开始了分封。但是,以夏王朝和商王朝的分封制有所不同的是,周王朝在大肆分封的基础上,设立了种姓制,且为了保护王室疆土设立了殷八师、西六师和东八师。

种姓制的设立令太多姬姓贵族一夜之间跨入世袭诸侯的行列。与世糸显赫的异姓贵族,以及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卓越功勋的臣子,并列享有拥有爵位和封地的特权。而且姬姓诸侯的封地皆在王室周围,对维护周王朝的政权取到了相当的震慑作用。另外,周王室还建立了三公六卿五官制度。[注: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与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任用拥有封地的诸侯为卿士,辅政王室。这样,在封地上能够作为君主的诸侯,又同时拥有王室显赫大臣的身份。微妙的是,能在王室担任卿士的大臣,始终以姬姓诸侯居多。

为了笼络异姓诸侯,周王室除采用联姻的方式维系关系,赏赐是关键。但周王室对异姓诸侯从分封那天起就采取了监督和制约的手段,几乎所有异姓诸侯国都有天子亲自任命的臣子常驻监国。

客观地说,周王朝为了巩固政权,从方方面面设立了系统的统治制度。以天子、诸侯、大夫和士四个阶层层层分封,最终形成一个以亲亲尊尊贵贱为等级的庞大的贵族集团。

按照周王室的授爵封土规则,一块边长千里的疆土,如果将它的土地用来分封边长五百里的公爵国,可一分为四;如果用来分封边长四百里的侯爵国,则可一分为六;如果用来分封边长三百里的伯爵国,则可一分十一;如果用来分封边长二百里的子爵国,则可一分二十五;如果用来分封边长只有百里的男爵国,那么原来就能够划分为一百个小国。其间由周天子任用的臣子代表王室来管理四方诸侯,制定诸侯国君臣应行的职责,确定各诸侯国应缴纳的贡赋。如此种种,其真实用意就是长久巩固王权。

在等级分明的制度下,为维护特权,防止僭越,周王朝制订了周礼。规定了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它的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等等。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天子九鼎[包括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 诸侯七鼎[包括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五鼎[包括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包括乳猪、干鱼、干肉)。

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周王朝从建立那天起就不稳定。最大的胁迫依然来自被历代王朝排斥和不肯臣服的异族。所以抵御和抗击外来异族,成了周王朝承袭夏商王朝的重任。四方狼烟滚滚,周王室率领诸侯与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进行的征战持续了二百多年,极大地损耗了王室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四方异族仍然继续与周王朝为敌。

外来的侵害无法消除,诸侯国也逐渐开始了蔑视和背叛王室的行动。有的诸侯国借故不向王室纳贡,有的诸侯国为了扩张地盘欺天罔地,不顾王室规章相互讨伐,更有的诸侯国公然与王室分庭抗礼,自立为王。

由于先后讨伐纠结周边诸侯与周王朝对抗的徐国和楚国,王室付岀了惨重代价。不仅丧失了精锐之师,还阻止不了徐国和楚国相继称王,并且王室的威望一落千丈。

在诸侯纷纷对周王室有背离之心的境况下,第十代天子姬胡痛定思痛,决心推翻祖制,立志革新,重振周王朝雄风。他强制收回被诸侯在封地之外侵吞的山林湖泽,并欲取消诸侯制,将周王朝改变为一个疆土统一的大一统国度,然后积蓄国力,以雷霆之势对四方异族展开毁灭性的打击。致力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伟大国度。

可是,姬胡的理想很快破灭了。同姓诸侯和异姓诸侯既不会放弃世袭的爵禄,更不会割舍既得利益。于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天子被诸侯放逐的荒唐闹剧。

遭到流放的姬胡在亡命天涯的途中才真正明白,所谓诸侯,不过是依附在王室这棵大树上的一条条寄生虫。至亲外戚皆不例外。

害你和救你的人,都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而非公然与你抗衡的敌人。只不过你-旦显贵,注定坑害你的人多,真正会在危难中拯救你的人,少之又少。姬胡临终时躺在病榻上,瞅着门可罗雀的简陋门槛,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已经晚了。他不知道的是,几百年后,中国改朝换代后确实实现了大一统。以中央集权制取代分封制建立的秦王朝,以及以后几千年不断改朝换代建立的政权,都没有迎来幸福和安宁。扭曲的社会体制滋养的有身份的蛀虫和寄生虫,前仆后继地吞噬着国家财富,被压榨被欺凌的劳苦大众,无一例外地成了牺牲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