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从重生开始谋划帝国 > 第133章 深远谋划

第133章 深远谋划

第一百三十三章深远谋划

看到这里就连董明也不得不佩服公羊木一的毅力,硬生生地参加了七次科举考试,绝对是个狠人。

同时也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七次科举考试一次没中,这运气会不会有点儿太差了?

二十五岁那年公羊木一终于放弃了参加继续参加科举考试,转而开始著书立说。

没错,就是这样一个连科举考试都没有通过的人就开始著书立说了。

道理来说这样的书籍应该是不会有市场才是。

但偏偏公羊木一凭借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不知道蛊惑了多少富商购买他的书籍,硬生生的依靠着著书立说成为了一方商贾。

他的书籍也被不少士子奉为经典,从而成为名噪一方的大学士。

看到这里董明渐渐有些懂得为什么建成叔父会说公羊木一远不止表面上看到的这么简单。

公羊木一的这些举动看起来毫无关联和逻辑,但实际上只要细细观察却依旧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所在。

首先是七次科举不中,难道真的有人会有如此毅力,连续参加了六次科举,每一次都不中,他还有信心参加第七次?

怀着这样的好奇,董明找到了当年公羊木一参加科举时的一些记录。

记录上有公羊木一当年科举的成绩以及主考官对于他的评价。

公羊木一第一次的成绩并不理想,因为书写的问题主考官只给了他少的可怜的分数。

从第二次到第7七次,他的成绩完全一模一样,就连主考官对他的评价都是差不多的。

一个惊人的推断赫然出现在董明心里,公羊木一并非是不能考中科举,而是他有意不中。

而且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他还努力控制自己的分数,就连主考官的心思都能够摸得一清二楚,让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趋于统一。

董明不仅想到了这么一句话,学霸不可怕,会控分的学霸才可怕。

公羊木一如果放到后世,绝对是妥妥的学霸呀。

既然他是故意不中科举,那么他后面的行为应该都是早有预谋。

一个甘愿用自己十多年光阴做赌注的人怎么可能简单。

看到这里董明已经决定要出手帮助公羊木一了,或许他有底牌,但董明更想看看这个回控分的“学霸”到底有什么企图。

书卷继续翻阅,有关于公羊木一后面的事情也逐渐映入董明脑海。

三十岁时,公羊木一依靠举荐成为了一方县令。

四十岁的时候,他凭借过人的政绩正式成为汴安郡的刺史。

没错,就是花费了十年时间,他由一方县令摇身一变就成为了一方刺史。

也就是至此之后,公羊木一就像是没了奋斗之心一样,每日的寻欢作乐风花雪月,对于政事什么的丝毫不过问,随手就交给自己的幸福去操办。

而汴安郡在他的治理之下也是维系着原来的样子,不温不火。

董明却注意到其他的东西

公羊木一对于商业的发展极其重视,可以说将重农抑商的政策完全改了过来,变成了重商抑农。

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举措,三公不止一次在朝堂上公开弹劾他,希望可以将公羊木一从汴安郡的刺史之位上赶下来。

很显然三公的每一次弹劾都没有成功,不然公羊木一也不会现在都还是汴安郡的刺史。

公羊木一发展的商业可不仅仅只是对内的商业,他将各种瓜果蔬菜做成贸易类的商品出口给南夏。

南夏虽然在气候和环境上比汴安郡更加的优越,但是因为国土面积狭小而人口众多,所以可供用来耕作的田地十分稀少,许多东西都需要依靠进口物来满足需求。

汴安郡能有今天的繁荣,和公羊木一大力发展商业脱不了干系。

而且也正是因为公羊木一和南夏建立了长期而友好的商业合作,再上一次南夏入侵之时并没有攻打冀荆州旁边的汴安郡。

董明多多少少也已经猜到了公羊木一的底牌,它他应该和南夏有一定的勾结,当然有没有成为卖国贼这个暂时还不能妄加定论。

但至少南夏那边也不想失去汴安郡这么一个合作需求的伙伴。

所以在关键时刻,南夏应该会考虑出兵帮助汴安郡度过此次危机。

合上书卷,董明提提开始写信。

信件是写给伸出冀荆州的铜甲团的负责人,让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救助公羊木一。

……

“都已经战斗了三天,告诉我为什么连第一道防线都没有突破,你觉得这样的战绩落到我三公面前,我会很有脸面是吗?”

“属下不敢,只是汴安郡的城墙异常坚固,而且使兵们英勇作战,我们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已经很难继续围攻。”

“这些问题不是我该考虑的,是你该考虑的,我再给你一周的时间,如果还不能突破防线,你就提头来见。”

“属下领命!”

房门啪的一声关上,急匆匆前来汇报的将领又急匆匆的离开,从头到尾连一口凉茶都没有喝。

“没想到我没想到,你这个老儒生赚了的钱全部都用来建设城墙了。

你到底是有多怕死?连龟壳都打造的这么坚固?”

推开窗,公孙长看着刺史府的方向喃喃自语,眼睛里满是藏不住的怒火。

汴安郡刺史府内,公羊木一一如既往的吃早餐,妻儿已经暂时安排到乡下去生活,再过不久刺史府就要变成一座生人勿近的地方了。

“我谋划了这么久的东西也不知道有没有有人看出来。”

吃过饭,闲来无事的公羊木一走到书房,看着书房里的地图喃喃自语。

地图上所勾勒出来的路线全部都是汴安郡的商路。

每一条行商路线的.asxs.都在刺史府,以刺史府为中心辐射整个汴安郡。

那些弯弯曲曲的线路勾勒出一个大字,一个大大的“郑”字。

郑字的一竖有些长了,横插穿过山脉进入南夏的领地,笔直得有些不像话,一直挺进南夏都城刺入更加广袤的天地。

“就看看谁能先看出我的目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