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都市 > 文娱从传承粤剧开始 > 第151章 爆种破纪录

第151章 爆种破纪录

没有人会怀疑一张金唱片的威力。

人设可以被营销出来,就连表面上,才华也可以被打造出来。

但销售,那是实打实打出来的战绩。

金唱片能否被刷出来?

那当然可以,左右也不过是破个一百万,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这个数据是可以故意刷出来的。

但是。

金唱片值得被刷出来吗?

除非是偶像人气明星不得不推出一张唱片让粉丝去冲销售量,以销售量来证明自己的人气,否则没有哪位业内人会去刷数据。

因为得不偿失。

一张专辑基础售价达到20块,刷一百万张,那就要两千万华夏币的投入,这还不是纯粹两千万的投入。

你叫人买专辑,叫来的那个人不需要给钱?

刷专辑,可不是一百万张专辑免费送,随便喊人来刷就能帮你刷,即便你已经将专辑钱打过去,但本来这个商品就不是人家需要的。

在刷刷市场里,支出最大的永远都是人工劳动力。

专辑的底钱本来就要掏,另外还有你请一个人过来刷,也要支付人工,哪怕人工成本算低廉,一块钱一个,那也是一百万块的支出。

更别提现在通货膨胀的厉害,一块钱都买不一定买的了一颗糖,所以那些人凭什么帮你刷数据?

没有个五块十块,是凑合不了一群人去刷数据。

一旦决定刷榜,满打满算都是三千万的支出。

这里,或许有人会说,刷出来的都钱都会回流一部分到创作者口袋里,所以实际支出没有那么大。

事实的确如此,但一来专辑销售的回流周期太过漫长,那笔钱哪怕放在银行里生利息都比放在音乐软件第三方里要划算。

二来,除了偶像得用自己人气去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外,其他明星为什么要自费刷上金唱片?

那只不过是有个好听的名头罢了。

这一张专辑获得了金唱片,对下一张专辑并没有多大裨益。

相反为了这个近似“荣誉称号”般的存在,明星还要有一大笔的支出,很不划算。

谁会嫌三千万少啊?

砸水漂也不是这么砸的。

没有更大的利益去推动,就永远不会有人去刷数据。

在看见顾彻专辑销售成绩之后,网友大吃已经,在博客、朋友圈等其他社交平台上都传播这条消息。

【五个小时破一百万张,三年内金唱片最快获得者,顾彻你值得拥有[狗头]】

【楼上,你搞错了数据,那是上一个前任金唱片获得者的数据,上一个是三年内最快的,但顾彻这个不是。自信点,你粉的人比你想象中还要优秀出色,人家是破了五年的记录啊!!!】

五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在五年前,电子音乐单曲发行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虽然起步也不算晚,但推广肯定没现在这么全面。

所以在那个时候,专辑销售面对单曲发行并不算太过弱势。

在那时候,明星选择单曲发行,都是对那首歌没什么自信,怕放入自己的专辑中会影响整体的口碑,所以选择单曲发行。

可以试水的同时,收益也不会太差。

在那时候,专辑还是作为歌手主要的发歌途径。

也是这几年电子音乐迅勐发展,很多新兴事物诞生,变相推动了单曲发行的发展,随着越来越优秀的歌曲也选择单曲发行,而不是进行专辑捆绑销售,为了捞更多的钱,获得更大的利益……专辑这块市场已经逐渐变得萎靡。

搁在五年前,专辑销售还是许多歌手大部分的发歌方式,想要冲上金唱片并不困难,缺的只是时间。

但放在现在,专辑销售日渐式微,以前都只能由大型音乐公司来制作专辑,现在变为综艺节目这种看似不太专业的机构就能全权操刀,可以看见专辑行业的弱势。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顾彻这张专辑横空出世,不仅掀起了大家购买专辑的狂潮,还破了五年前的记录,足以证明这张专辑有多么优秀。

这给许多人一种感觉:即便专辑行业越来越萎靡,但只要专辑质量优秀出色,该爆发时依然会爆发!

顾彻五个小时破了五年的金唱片最快获得记录,像是在向全网、全夏国、全世界宣告——

一位音乐上的王者,就此诞生!

金唱片已经得到手了,下一个白金唱片还会远吗?

白金长篇得到手了,那跨度极其可怕的钻石唱片还会远吗?

在顾彻身上,许多业内人士都看到了一种可能——

专辑市场重新提振的可能!

晚上,许多做音乐的娱乐公司都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专门讨论顾彻这次的专辑销售成绩。

遥想上一次他们紧急开会议时,还是因为顾彻,讨论开创一档创作类型的音乐节目能不能再捧出一个顾彻的可能性。

但争执一直无果。

顾彻那才华,可不是弄一档节目就能找一个类似的人出来的地步,他本身就是极其附有天分的。

应该这么说,顾彻不算是特意往娱乐圈发展的人,而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娱乐圈的人发现了,才带他上了综艺。

这种巧合发现出来的人,比街边找一个明星预备役(练习生)还要难度高。

最后还是见《我是唱作人3》各种花式上热搜,对资本追逐的渴望压下了对人才追逐的渴望。

他们也是魔怔了,要什么顾彻啊?

不一定需要找出另一个顾彻啊!

只要综艺节目做的好,有话题度,哪怕没有第二个顾彻,但他们也可以造出第二个流量明星出来!

用这种方式去思考,那些公司纷纷与之前的自己和解,急切地扎堆拥抱了创作类型的节目,该申报的申报,该备桉的备桉,该策划的策划……

繁华娱乐公司里。

主要高层人也还没到,现在到来的都是一些小职员,比如说经纪人。

忽然有一位经纪人感叹道:“上一次开会,虽然最后解决的方向摘掉了顾彻,但刚开始也是因为顾彻闹出来的动静太大,我们才会聚集在一起紧急开会。”

“好不容易等顾彻上完了节目,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盯着业内的数据,结果又是因为顾彻,让我们聚集在一起。”

有人笑着说:“别人说是缘分让我们相聚,我们是因顾彻而相聚。”

气氛欢快了些,这些经纪人趁着高层没有来,互相交流着他们得到的消息。

因为每个经纪人带的艺人主攻方向不同,有的是主攻音乐、有的是综艺、有的是电视剧……所以不是每个经纪人都一定很了解行业动向。

他们更多的,是去了解所带的明星主攻那一方面的咨询,这也就导致了有一部分经纪人还不明白公司急急忙忙叫他们过来开会的原因。

“顾彻你知道吧?”

“知道啊,他上了一档很火的节目,节目被他带飞起来,成功跨洲出圈,创作的歌曲也很好听,是个很不错的音乐创作者,我都听他的歌呢!那首《海阔天空》我最喜欢了!”

“那你知道他们那档综艺节目要给他们出专辑吗?”

“知道啊……等等,难道叫我们过来开会跟顾彻的新专辑有关系?”有人回过味来,又皱起眉:“不对啊,综艺不是已经结束了吗,那专辑能推得出去?”

做综艺的,尤其是做偶像选秀类综艺的,都深知这类型的综艺哪里最赚钱。

一个是广告费、广告赞助。

第二个就是在选手很有热度期间,推出一些选手代言的产品,薅羊毛。

这些产品可以是选手周边、节目组周边、也可以是真正的一件商品,让明星成为类似代言人的性质。

这种只需要跟爆红选手签一个短暂的月抛合约,就能狠狠薅一笔粉丝费。

像是《我是创作人3》这种节目都要做完了才推出总决赛选手的个人首张电子专辑,就是一种失败的营销。

因为节目组没在节目最容易获取流量,最容易赚钱的时候,把这些选手的专辑给推出去,那后续的销量,谁都不敢保证。

毕竟看节目的,谁没有个上头的时候?

就如看小说,谁没个看作者爆更求月票,心情激荡之下连送几张月票的时候?

冲动,就是魔鬼[狗头]

知道内情的经纪人无比感叹道:“何止是推得出去啊?简直是战斗力爆表好吗!顾彻的首张专辑,五个小时内销量破一百万,已经获得了‘金唱片’荣誉了!”

五个小时?

销量破一百万?

他听得是整张专辑的销售,而不是单曲的销售?

等等,现在是什么世道?

他不会是穿越回过去专辑为王的时代吧?

知内情的经纪人拍了拍那位一脸茫然的人的肩膀,非常感同身受道:“当初我看到这个成绩,我比你更要吃惊,但这就是事实。”

事实证明,顾彻这位顶流,是真的顶流!

那人犹豫问:“会不会刷了?”

知内情的经纪人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如果他刷了,你觉得我们现在还会坐在这里开会吗?”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何必玩什么聊斋呢。

到底刷没刷,一目了然,大家看得出来。

以前《我是唱作人3》节目刚爆火时,他们就知道这档节目是买过热搜的。

但在真正跨洲稳定住热度后,节目就没热搜了,因为追更的网友太多,靠着网友的评论就能将热度自发顶上去。

后来顾彻爆红,每一首歌曲销售都能挤入新歌榜,他们也只是觉得这是个有才华的年轻人。

毕竟新歌榜虽是统计下载量,但并不会把下载量给公开出来,跟专辑销售榜是两种不同的公开方式。

所以顾彻的歌在新歌榜霸榜的时候,他们没觉得有多了不起,除了上个月《海阔天空》在月末成功逆袭上位,成为了新歌榜第一名。

第二个月的新歌榜,《夏天》并没有拿到榜首,所以会给顾彻的歌弱了一头的感觉。

而这个月,顾彻的《梦回故苑》从一开始的新歌榜争夺战中率先夺得第一,但稳不住,后续几天连掉好几个排名,稳定在了新歌榜第八名。

这再次给人一种感觉:顾彻的歌是不错,但也没不错到很厉害的地步。

导致他们这些经纪人失去了一些敏锐的嗅觉,等顾彻的专辑《我》上市,成绩爆种才让他们恍然反应过来。

顾彻走红的道路跟娱乐公司特意造顶流的套路有点像,不止一个人怀疑顾彻跟大公司签了合同,买了专属推广。

但他们分析数据时,认为这个数据不像是推出来的,于是又将心思放在“顾彻是如何不着痕迹进行推广”这方面上。

连他们这些内行人都被欺骗,要是能将方法学到,以后网友岂不是能玩弄于股掌之中?

直到现在这惊艳的专辑销售成绩,才让他们明白一件事:

顾彻,是真的强啊!

这哪里是造星造出来的顶流能比得了的?

这是实打实的战绩!

顾彻,竟恐怖如斯!

今晚,有多少个娱乐公司熬夜加班,有多少个业内人士盯着这销售数据彻夜未眠,又有多少位歌手眼红地看着榜单恨不得换上自己的名字……

顾彻全都不知道。

在得知自己的销售成绩破了五年内最快获得金唱片的记录时,顾彻很澹定地去睡了。

作息正常,早睡早起身体棒棒。

第二天他从睡梦中醒来,在拉筋时顺便看看手机,才发现他手机的未接来电高达二十多个!

师兄师姐打来了好几个,也有《王牌行动》的王勐导演打来了,创作人的导演黄启新更是打得最多。

顾彻思索了下,看了看时间,没挑在这个点回拨过去。

等他去到工作室,与师兄师姐碰面,才明白了缘由。

孔平道:“王勐导演找你有事,但他打不通你电话,就打给我,让你给他回一个消息,于是我就打给了你,不过那时候你可能已经休息了,都没接听到。”

何焕英赞同:“我也被王勐导演打电话来询问了,可能找你有什么急事吧。”

罗明理就不一样了,“我是被黄启新导演找来的,不过听上去好像并不着急,挺开心的,也说是找你说件事。”

顾彻综合考量了下,先拨打了黄启新导演的手机号码。

没一会儿,黄启新就接起了电话,彷佛梦呓般都囔着道:“顾彻啊,我有一个朋友以前在大公司当经纪人,最近辞职了,你前段时间不是说想要找经纪人吗?要不要试试?”

顾彻闻言,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