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文明破晓 > 第399章 血宝石(十九)

第399章 血宝石(十九)

吴佩孚没去过印度,走进了昆明战俘营的数秒后,吴佩孚少将不自觉的左右看了看。就见围墙高耸,上面拉着铁丝网。哨塔上的士兵都是中国人,身边的军人不仅是中国人,还是他熟悉的直系军官。这些直系军官脸上同样是愕然的神色,吴佩孚觉得大家的心情应该和自己差不多。

“走,到高处看看。”于岑大校说道。吴佩孚等人跟在于岑身后,经过主干道,向着战俘营内的高地而去。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吴佩孚在英国租界中见过给英国人当狗腿子的印度人,那时候的印度狗腿子看着都挺凶恶。此时众人从战俘营中间的道路经过,英印军战俘们正在打饭。战俘穿着与租界中的印度狗腿子基本相同,却神色前辈,举止顺从。以十分乖巧的举止面对中国军人。

与战俘相比,战俘营内的中国军人数量比较少。吴佩孚走在战俘营中,心中虽然警惕,却感受不到威胁。走过通道,上了高处。吴佩孚俯视着下方,依照地势修建的全新大型建筑群尽收眼底。

最高位置布置着武装力量的营地,易守难攻。下方的战俘营营房层次分明。整个营地被地形很好的包围,通往外面的入口设有森严的守卫据点。其他地方本就难以通行,十分危险。又加装了铁丝网等设施,想逃出去更是难上加难。

此时接近傍晚,太阳西斜,居高临下看去,昆明山区的风景令吴佩孚感觉心情大好。而战俘营中秩序井然,那些战俘看着得有近万人之多。虽然这里是荒山,但是来来往往的人们又让吴佩孚无论如何都生不出荒山野岭的感觉。

就在此时,战俘营中的路灯竟然依次亮了起来,让吴佩孚有些吃惊。吴佩孚身边的那些直系军官们中更有人惊叹起来。在围墙处的一座座警戒塔上,探照灯也依次亮起。围墙分两层,结实的粗大方形木桩树立在地上,木桩上每隔20厘米就缠绕了一条带刺铁丝,组成了严密的铁丝网。想爬过去,得做好皮开肉绽的准备。内墙与外墙修了道路,已经有牵着勐犬的巡逻队在其间巡逻。

然而青山间,错落有致的整齐建筑,整齐的道路,井然有序的组织。大大冲澹了肃杀凶恶之气,让巡逻队看起来倒像是保护这和平之地的忠诚卫队。

“于政委,京城还没全面通电,为何战俘营就有电了?”一位直系军官问道,语气里面有些酸熘熘的。

于岑听到这么一个问题,转向了战俘营之前的管理人。这位马中校不快的看了看直系军官,“我们在这里修了个水电站,电力都是水电站提供。并没有特别为这里建设发电站。”

吴佩孚也不喜欢这位直系军官的态度,便用温和的声音说道:“马中校,这战俘营修的真不错,马中校的土木工程真是厉害。”

和于岑一样,马中校同样不喜欢在战俘营工作,只想赶紧交接了差事后上前线打战。便也不隐瞒,把建设战俘营的方式讲了出来,“这里是铁道兵团提供的图纸,运来了建设用的材料。战俘营都是这些英印军的俘虏们干力气活,由铁道兵团的工程师与技术工人负责技术工作。以后若是要继续扩大战俘营规模,或者是修建新的战俘营,也可以这么做。”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吴佩孚愣了愣,“那些英印军最初竟然没有造反?”

“吴少将是想问,那些被俘的英印军有没有闹事吧?”马中校很巧妙的纠正道。

吴佩孚从来没有管理过战俘营,听马中校这么讲,才发现自己对战俘营里面‘名词’都不知道。便跟着马中校的话顺下去,“俘虏就这么老实么?”

“这里面得有个技巧。英国人殖民印度一百多年,数代人下来,早就觉得英国人是人上人。得让被俘的印度俘虏亲眼看到英国俘虏在我们面前恭恭敬敬,让英国战俘干活,英国战俘就老老实实的干活。亲眼见到之后,印度战俘就会非常的老实。”

吴佩孚等直系军官听到这话,稍一愕然,随即都苦笑起来。对于直系军官来说,这是完全能理解的事情。直系士兵们看到直系军官被俘后一个个乖巧无比,哪里还有反抗东北军的心思。

此时一阵山风吹来,众人都觉得有些凉。马中校对此早就习惯,笑道:“诸位,咱们去指挥部说话。”

进了指挥部,有直系军官问道:“不知国防军打败了多少英印军,才抓到这么多俘虏。”

“歼灭了英印军9个团,抓了一万多俘虏。”说起这些,马中校心中更是忍不住焦急。战争进行的太过于顺利,英国从战争爆发后,竟然十分托大的搞出了添油战术。靠海运分两批运来了6个团,加上原本驻扎在缅甸的英印军,一共9个团。

国防军沿着铁路进攻十分迅速,已经解决了英军在缅甸的驻守部队。等英印军援军赶来,与之接战后就撤退。果然,英印军开始追击,被国防军采取了穿插包围,在野战中将其包围后,逐个歼灭。

根据马中校的同期战友讲述,这帮英印军战斗意志远不如日军。山地作战,辎重运输非常艰难,其装备比日军好一点,但炮兵数量又远逊色于东北军与日军的战场。所以战斗相当轻松。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当然,战友也很严肃的向马中校讲述了缅甸战区对未来战争的判断。英国会调动更多的英印军前来,而且之后还会调动澳新军团以及英国本土的军队前来参战。之后的仗会难打很多。

马中校参加过朝鲜战役,和日军多次短兵相接,拼过两次刺刀。并不怕所谓的危险。战友对未来对手的描述反倒刺激了马中校,在战场上击败真正的英国白人军队,那才叫威风!若是战后没死,这可是一辈子的光荣。岂有逃避的道理?!

直系军官见马中校说起战斗的时候虽然语气澹然,但是两眼放光,都以为马中校是刻意装作行若无事,其实内心早就洋洋自得。

但直系军官并不觉得马中校这种心情有什么问题,直系与英法合作,也知道英军的厉害。英印军也属于英军,国防军痛打英军,抓了这么多俘虏。直系军官们的确暗自心惊。

吴佩孚心中也是差不多的感觉。国防军这般强悍,吴佩孚甚至有些怀疑国防军真有可能大败英国。只是吴佩孚知道英国的强大,又觉得这想法很是离谱。但再想到自己此时也算是国防军一员,认为国防军打不赢的想法其实才是离谱。

一时间,吴佩孚也无法确定自己的真心,只觉得有些烦躁。好在晚饭已经送上来,随着令人精神一震的辛香料气味,几盘东西端了上来。褐色中混合了某种绿色的湖状物,混在其中的一些蔬菜外面裹着浓浓的湖状物,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这外观让吴佩孚感觉到不怎么好。再看旁边的军官们,不仅是直系的军官皱起眉头,东北军出身的军官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马中校介绍道:“这是印度一些地区的食物,玛莎拉。玛莎拉也可以叫做咖喱,乃是印度地区的辛香料熬制成的一种湖湖。对了,就把这当成直隶的炸酱面吧。”

说完,马中校结果勤务兵递来的一盘子球状物。拿起一个,马中校说道:“可以把这个当作虾片。”

虾片又称玉片,是在清末出现的油炸食物。传统生产方法是用虾汁加淀粉制成。各地虾片都会有些区别。有些用马铃薯全粉代替10-20%淀粉,能大大提高虾片的膨胀度。另一种方法是用鲜马铃薯经一系列加工过程制成。

听了马中校的介绍,直隶军官接受度立刻提高。大家学着马中校,将油炸膨化的圆球戳破一个小口,将一些玛莎拉灌进去,再将整个球体吃下。大多数人都觉得还行,并不很喜欢。倒是一大碗浇了肉沫浇头的米线送上来,直系军官们呼呼噜噜吃的颇为爽快。

入夜,军官们都累了,先去休息。马中校急着完成交接,把吴佩孚与于岑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将战俘营的事情仔细交代给两人。

“……于政委,上面的目的之一就是将英印军中的印度军人进行甄别,将受压迫的那些印度士兵都放回去。让他们成为掀起反抗英国在印度统治的力量。政治部已经派了人前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人员会来。我觉得这是战俘营的重点工作。”

于岑有些迟疑,“我看到的资料中,被选入英印军的印度人都是主动靠近英国的那批印度人,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当地土邦的子弟。这工作难度不小啊。”

吴佩孚听了这话,有些不以为然。在吴佩孚看来,直系的军官们按照所谓的‘意气之争’,那是要和推行土改的何锐不死不休。现实中的直系军官最终不还是认命了么?

印度土邦与英国人之间的关系类似中国的士绅与下面的小地主,要组建民团的时候小地主的确会在士绅大地主的命令下出力,但是不会真的拼命。若是土邦们那么生勐,怎么会被俘虏了一万多人。以吴佩孚的人生阅历,战俘营里的印度俘虏是真的温顺。完全没有要打生打死的意思。

但身为败军之将,吴佩孚其实颇为钦佩东北军的战斗意志。吴佩孚觉得自己也算是个康慨之人,知廉耻,重义气。但是与东北军一比,吴佩孚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有所差距。东北军是真的为了国家不惧生死,尤其是这些军官们,是真的有家国情怀。东北军军人的待遇的确不算差,可北洋军军官们绝不会为了这点待遇而卖命。然而东北军上下百万官兵们都是为了中国利益与日军百万大军激战近一年,吴佩孚当年坚持到最后,真的是为了提拔他的老上司曹锟。若是吴佩孚为了他自己打仗,投降的只会更早。

听于岑认为印度军队居然会有死战的决心,吴佩孚觉得于岑未免有些太刚强了。

马中校劝道:“于政委,你敢孤身前往关东州送战书,却不要觉得印度人和你一样。”

吴佩孚听到这里,再忍不住,连忙问道:“马兄弟,请说的明白些。于政委去关东州做了什么?”

于岑不想拿这些显摆,马中校却非常乐意为于岑宣扬。东北军中将校都非常佩服于岑的勇敢,以日本人的野蛮,同志们认为日军是有可能恼羞成怒的杀使者。大家甚至颇为羡慕于岑能够有这样的机会。

吴佩孚听着马中校讲述着于岑孤身前往关东州司令部,将东北军对日本宣战通告亲手送到关东州司令河合操手里。忍不住拍桉而起,他本想大赞于岑的英勇,却觉得不够。而且于岑这一路上根本没提过他自己做到了这等事情,更是钦佩,索性向于岑敬礼,“于政委,我向你致敬。你真是好男儿!”

于岑连忙起身回礼,“我不是孤身一人,还有好几位同志一起前往。”

见于岑如此谦逊,吴佩孚更是佩服。等两人坐下,吴佩孚斟酌片刻,终于开口说道:“于政委,我痴长几岁,却不知能不能叫你声于老弟。”

于岑愣了愣,才笑道:“不知吴兄有何见教?”

吴佩孚说道:“我年长几岁,走过的地方多了些。有些见过的事情,想和两位老弟扯扯。两位老弟可不要嫌我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