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无冕宰相 > 第86章 辞受诰敕

第86章 辞受诰敕

一心想夺宠的张璁不肯罢休,如果皇帝和廷臣达到平衡,自己的升迁之路恐怕只能是遥遥无期了。其后唯恐天下不乱的张璁第二次上奏,这次他找了一个盟友,南京刑部主事桂萼,做着升官梦的两人联名写了一封奏章。张、桂两人的建议是,称孝宗为皇伯考,称兴献帝为皇考,并且给兴献帝立庙,意味着要把兴献帝列入明朝先皇的名列里,入祀太庙。

观政进士张璁、南京刑部主事桂萼联名奏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轩然**。

这样一来,朝政风波迭起,不断有附议的人,持赞成意见的人逐渐在增多。杨廷和一筹莫展,因为这一切本来就与古代礼法规定不符合,张璁、桂萼之言并非没有道理,且奏疏直截了当,直击要害,有理有节,自己与其他诸大臣还难以驳斥。

嘉靖皇帝趁着杨廷和措手无策之机,嘉靖皇帝下令内阁首辅杨廷和及诸大臣议定生父兴献帝的主祀及封号。诏谕礼部为其父兴献帝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内阁首辅杨廷和、太傅张鹤龄、太保张延龄及次辅梁储、吏部尚书曹元、光禄大夫兼太子少师刘忠、户部尚书蒋冕、礼部尚书毛澄、刑部尚书赵鉴等一干重臣无奈,只得顺从嘉靖皇帝之意,奉兴献皇帝神主位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众大臣共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谥号“睿宗”,位列正德皇帝之上。

嘉靖皇帝终于遂其心愿,明太宗一系的嫡传孝宗一脉,无论是从实质上,还是名义上都绝嗣了。

就此兴王一系的嘉靖皇帝终于以旁支入继正统,不必再叫伯父为皇考,生父为皇叔考了。而且从礼义上来说,自己是名正言顺地继承自己父亲恭穆献皇帝的皇帝位的。

嘉靖皇帝知道没有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折冲樽俎,此事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嘉靖皇帝特地召开了内阁首辅杨廷和及廖道南,赐茶慰问,嘉靖皇帝言词恳切道:“两位爱卿在此次大礼仪洗中,功莫大矣!朕悉记于心。尤其是杨老爱卿,素具威望,位高权重,朝堂之上一言九鼎,深孚众望,无杨老爱卿折冲樽俎,事难矣。朕岂不感激?”

“这?”内阁首辅杨廷和脸颊发烫,不禁汗颜。

嘉靖皇帝看到杨廷和的窘态,羊作不知,又转移开了话题,“朕昔为藩世子时,即已知卿之一家兴盛不衰,人才迭出,除卿为大明首辅外,余二兄弟皆也学识优长,一个弟弟在京中担任公卿,另一个弟弟在地方担任封缰大吏,才具操守,亦为一时之选。诚不可多得也。对否?”

“是!此仍皇恩浩荡也。”

“朕当时还知悉,更为不凡的是卿之子杨慎,令公子在正德六年,时值二十四岁时,殿试第一,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令公子杨慎记诵之博、着述之富,公推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为大明不可多得的一流人才啊。现在他亦与廖爱卿一道为朕之经延讲官。前途不可限量啊!”嘉靖皇帝啧啧称赞道。

内阁首辅杨廷和叹了一口气,眉头紧皱,不喜反忧。

“老爱卿,何为叹息?谁人不希望自己的兄弟子侄才堪大用,个个都是国家栋梁之材?”

“皇上有所不知,老臣想起了一个典故!心有戚戚矣!”

“老爱卿想起了什么典故?可否说来,让朕也一听?可否?”纳闷的嘉靖皇帝询问道。

“是!老臣想起了傀儡场的典故。”

“傀儡场?朕不明白!”

内阁首辅杨廷和道:“皇上,傀儡场是指演傀儡戏的场所。刚开始时全都出来,快结束时都是些傀儡,一个家族气数是有限的,如今都在老臣这一辈中泄尽了。”

“老臣想起了一句唐人怀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句话,概意是说:以前这些燕子是飞停在王孙贵族门,如今因为这些家族没落了,门庭冷落,这些燕子现在都飞到了寻常百姓家的屋檐下筑巢。”

“诗人看到旧时盛极一时的家族没落的门第,感觉到了苍凉,不由得生出感叹,世上没有永远长盛不衰名门望族,瞧瞧这些燕子都知道那些家族已经没落,而转飞入寻常百姓家,何况曾经住在这里的边的王孙公子呢。”

“人们都以为老臣家族一门荣幸,这正是老臣所担忧的,盛极而衰,自古皆然啊!随之而来将会是家道中衰,今日的荣耀只能在后辈子孙的回忆中了。”

“老爱卿,休得忧虑!只要今后汝与朕同心同德,戮力同心保大明,朕对天发誓,大明不亡,卿之一门可长享富贵,与国同戚!”

“皇上,老臣宦海沉浮已历四十多年,蒙孝宗、正德皇帝垂恩,屡加擢用,入值中枢,参与机要,成为文臣之首。臣身受世恩,无以为报,敢不竭股肱之力安社稷,保大明乎?”杨廷和涕泣流泪道。

“老爱卿,真社稷臣也!正德皇兄穆骏西驰,而天下晏然者,以卿任相得人也,中外倚以为安。”

“朕实施新政,卿出力甚大!卿受到被裁撤、阻断‘财路’的一些人的嫉恨,诸失职罢免之徒衔恨入骨。他们散布谣言,说卿:‘终日想,想出一张杀人榜’,有人甚至想趁卿入朝时刺杀卿,卿以天下为已任,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江山永固啊。”

“朕岂能亏待汝一家乎?岂能让柱石之臣后代陷于窘困乎?”

说完,嘉靖皇帝看了看廖道南说道,“廖爱卿,朕欲酬恩于汝之恩师,汝意如何?”

“臣深表赞同!”

“好!鉴于杨老爱卿辅立新君的功绩,朕明天发布敕令将杨老爱卿由大明少师、太子太师之位晋升为大明太傅。”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明制,三公为正一品大臣之兼官、加官及赠官。地位尊崇,仅次于太师。活着的正一品大臣罕见有授太师者,兼官、加官几乎都是到太傅为止。这是活着的大臣所能获得的最高加衔了。

“臣诚惶诚恐,臣德不配位,安能受此之上赏?”内阁首辅杨廷和推辞,再三谢绝。

嘉靖皇帝看到杨廷和固辞,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也罢!卿不受,朕不强求。”

说到这里嘉靖皇帝朱厚熜话锋一转,“朕封杨老爱卿与梁储、蒋冕、毛澄诸重臣为伯爵,年禄一千石,子子孙孙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戚。卿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子孙后代考虑吧,卿其勿辞!”

杨廷和坚决谢绝,“爵位授功臣!他们疆场浴血奋战,攻城掠地,功在国家,当受此赏。老臣战场上无尺寸功,安能受爵?心何能安?子孙更无战场功,何能袭爵?”

杨廷和的话嘉靖皇帝无从反驳,他只得又退一步,“卿之言,不无道理。爵位授功臣,朕亦认同此论。”

说到这里,嘉靖皇帝话一转,“朕颁发诰敕,改为荫封老爱卿家四品京官、世袭锦衣卫指挥使,这总可以了吧?这不是封爵,不违背大明祖制吧?”

杨廷和又推辞不受,“皇上,此虽然不违背大明祖制,但是老臣认为,子孙的功名要靠他们自己去赚取。而不是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吃喝,祖先的余泽不能保他们一世。”

“这?这!人谁不图封妻荫子?这个杨廷和怎么啦?”在固执己见的内阁首辅杨廷和面前,嘉靖皇帝没辙了,一脸尴尬。

现场一时陷入了沉寂中。

过了良久,杨廷和才道,“皇上还有什么吩咐吗?如果没有,老臣就此告退。”

“卿且暂缓!朕还有一件事,非卿等不能办成!”嘉靖皇帝一看杨廷和要告退,急忙出言阻止道。

“皇上尚有何事?”

“朕!朕还有......”嘉靖皇帝期期艾艾。

杨廷和瞧见嘉靖皇帝这副模样,心里咯噔一下,“若非皇上要......”

廖道南也是心里一个激灵,“皇上这么快就按捺不住了,真是一波未平,就另起一波了?”

果然不出杨廷和、廖道南两人所料,嘉靖皇帝在犹豫中说出了他的本意,欲加封其母为大明太后。

“朕之父兴献皇帝,众大臣已共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谥号‘睿宗’,位列正德皇帝之上。生母为睿宗皇后,岂能再称‘兴国太后’乎?岂非不伦不类?于朕亦有亏孝道矣!父为大明帝,子亦为大明帝,岂有母反而为藩国太后乎?”

杨廷和、廖道南两人心中皆是一惊,“果然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了!”

顷刻,内阁首辅杨廷和问道,“皇上圣意欲如何?”

“朕的意思很简单,也很直接明了,加封朕之生母为大明太后!这样的话才与国体相符,不失天下之望!否则朕有亏孝道,朕心将永远不安宁。”

“陛下如何上尊号?”廖道南硬着头皮问道。

“朕之意是加封母后为大明圣母章圣皇太后。”嘉靖皇帝一字一顿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