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次元 > 周家村之田爱祥德篇 > 99-第九十九章

99-第九十九章

关于中书。

中书本姓罗,全名罗中书。名字是由父亲所取,寓意丰富,父亲虽然平常不多话,但是小时候但凡讲起他的名字来,就会突然变得口若悬河,说什么这名字能让孩子爱看书,多写字,有文化,做大官等等,中书自己也不是很明白。

中书打小的性格就较为内向,个子也长得矮小,在外一直被同龄的孩子欺负。有一次,他被几个孩子招惹的急了,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狠狠的朝其中一个孩子的脑门上砸去,那孩子当场被砸的头破血流,哭喊着回家了,其余孩子也吓得四散开去。到了晚上那孩子的父母寻到家里来讨要说法,中书的父亲很是生气,给人赔礼道歉,还搭上了别人不少银子。待人走后,父亲把中书叫到了跟前问道:"为何要用石头砸伤他人?"

中书委屈的回到:"是别人欺负我在先,他们几个一直打我,我受不了了这次才还手的。"

父亲:"打人就是你不对,别人打你,你可以回来和我说,我带着你去找别人理论。"

中书:"爹,可是他们还是会欺负我。"

父亲:"总之你打人就是不对。爹平时是怎么教育你的,要知书达理,做一个正人君子,别人欺负你,你可以和他们讲道理啊,怎么能打人呢?"

中书再也忍不住委屈,哇哇的大声哭了起来,母亲赶忙过来抱住他说道:"好了好了,我儿乖,听爹的话,以后不许打人了,我们以后不和那些野孩子玩了。"

很快,中书的确不再和那些野孩子玩了,因为他上了私塾。按说每日申时前就会放课,但中书回家还被要求继续学习,看书练字。没过多久,有天他就逃学找到了那些野孩子,又和他们混成一片到处玩耍,一直到放学,母亲去接他时才得知一整天都没来上学。

晚上回到家后,爹用竹条把他的屁股打得皮开肉绽,身上裤子上全是血,娘亲在一旁哭得比他还大声,一直拖着他爹的腿,打完后父亲让他跪在跟前说道:"你个混小子还不明白吗?读书才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如果我不好好管教放任你不读书,那才是害了你,等长大了你明白了就会感恩我,我这全都是为了你好啊。"之后母亲在床上为他擦拭敷药的时候也对他说:"你要听你爹的话,你还小不懂事,你爹都是为了你好,我们不会害你的,长大你就会明白爹娘的良苦用心了。"

至此之后中书再没有逃过学,每日做完功课后看书练字,原本内向的性格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就在这段字都能认得后的时间,他开始有了一个兴趣,爱上了看书,只不过不是课堂里的那些之乎者也,而是武侠小说。很多同学都在私底下传阅,大家凑钱去书摊买,然后回来轮流看。

中书和娘亲说别人午间皆是在学校附近买的吃食,他不要再带午饭,每日要些钱和同学们一起吃,母亲应允了。他便把每日的午饭钱省下来,情愿饿着肚子,乐此不疲的买着书摊里的每一本小说。在书的世界里,中书觉得自己化身成了各种大侠,行侠仗义,快活江湖。但由于长时间一直不吃午饭,中书闹了胃病,还留下了病根,母亲知道后生气又心疼,对他说以后的书钱可以额外给,但是中书必须保证每日按时吃饭。

时光荏苒,中书在武侠书的世界里度过了整个少年期间,如今长成了大人,从屋外进门,落得好一个少年郎,身高七尺,精瘦干练,浓眉高鼻,头发黑密,身穿灰色云纹外袍,下合褐色长裤,脚穿布鞋,意气风发。

县太爷:"这就是令郎?生的一表人才啊。"

父亲:"正是犬子,老爷您高夸了。"

县太爷:"哎,一看就是个饱读诗书的文化人,我相信你的教导。"

父亲惊慌的弯下腰连连拜谢,中书见状也一同弯下腰作揖。

县太爷:"师爷,看看有什么合适的文职空缺,为他安排一个。"

师爷在旁回应:"好的老爷,正好有一个,我明日就处置妥当。"

父亲听得大喜:"谢谢二位爷,今日我已在酒楼略备了酒菜,请二位一定要赏光啊。"

中书就这样进入了衙门工作,可实际情况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觉得衙门里有好人,比如师爷,有坏人,比如新来的武都头,有不好不坏的人,比如和他一样的衙役,更有即好又坏的人,比如县太爷。他谨遵父亲的教导,万事谨言慎行,小心为上,于是在他人眼里,他只是一个胆小又没存在感的人而已,微不足道。

在进了衙门后他跟着同僚新染上了一件习惯——抽烟。看书的时候,抽上一支烟,真是快乐似神仙的感受。这些烟草的香味能让平常处处都要小心的他放松神经,进入到令他如痴如醉的书中海洋,在那个世界他不再是一个胆小怕事,沉默寡言的小吏,而是一个热血澎湃,肆意恩仇的大侠。他,越来越离不开这些烟草,只有这些缭绕的香味,才能使他麻痹精神,获得无与伦比的快乐。

父亲对他进入衙门这件事非常得意,逢人便挂在嘴边,这也使得他爹对于选媳妇的标准高了起来,一些在外人看似门当户对的适龄女孩,都入不了法眼。中书对于讨老婆这件事处于一个没所谓的态度,由父亲去选,这一选,就选了七年多,直到他遇见了文柔,两人成婚生子,幸福美满。

新年的时候,屋外白雪皑皑,两个孩子又在打闹,向他告状,他抽着烟,沉浸在自己幻想的江湖世界里,家里的老仆前来役打断了他的思绪说道:"老爷,太太叫您进去。"

后人有诗评说:

谨言慎行一小吏,书中痴想寻侠义。

五礼育德高人格,舍身救世终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