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科幻 > 龙神异界维和记 > 第二百一十二章 贬正排贤

第二百一十二章 贬正排贤

“停停停……”就在这个时候六耳猕猴终于喊停了…“我有一些地方需要去想一下,现在就讲到这里,待会再讲,你先想想。”

“擦了个擦,你是大爷你说了算,”墨剑在心里使劲的鄙视了一下六耳猕猴一顿之后,转向了豌豆,“豆子,那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说一下你的感受么?”

“不好意思我忘了嘻嘻……”豌豆有点尴尬的笑着说,但是此时他又接着说:“其实是这样的,我就是感觉有个新的组合方式!”

“呵呵呵呵我想明白了,想明白了,你继续讲继续讲,”六耳猕猴就是一个喜怒形于色的家伙,当豌豆刚说一点的时候又被猴子打断了,弄的他们超级郁闷。他们集体在心里画个圈圈诅咒六耳猕猴。同时他们有惊讶于六耳猕猴的聪明6魔剑很是无奈的又开始了那口干舌燥的活动。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汉朝的大将李广,武功高强善于射箭,匈奴人对李广非常的畏惧,李广因而就被称做飞将军。唐朝的大诗人王昌龄,写了一首出塞的诗,称赞李广的英勇说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然而李广的官运却不好,他的战功虽然彪炳,但是始终都不能够封侯;李广曾经对相士王朔说:‘我李广自少年从军以来,每次和匈奴作战时,没有不抢先在前,拼命的杀敌立功;汉兵追击匈奴的时候,我也每次都参与;然而比我晚从军的后辈,都已经封侯了;而惟独我却不能封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啊! 王朔说:‘将军请您仔细的想想,在您的一生中,有没有做过使您感到遗恨的事情呢? 李广回答说:‘我曾经杀死已经投降的胡人八百人,事后我也感到非常的后悔遗恨啊! 王朔说:‘灾祸莫大于杀死已经投降的敌人,这就是您所以不能够封侯的原因啊! 后来李广出征匈奴,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李广因此而自杀身亡;他的孙子李陵也做了将军,在一次战役中,被匈奴俘虏而投降了匈奴;李陵的家族,因此就被汉朝的天子下诏满门抄斩。

太上感应经上讲:贬正排贤。

他的意思是:贬谪正直的官吏,到边远的地方;排挤贤良的同僚,使他失去官位。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正人君子,贤良之士,都是国家的栋梁,所以应当要重用他们,这样朝廷中才能人才济济,国内国外也都会知道而有所畏惧警惕;若是因为妒忌他们的才能节*,和自己不同道,就想尽办法排挤他们,放逐贬谪他们到边远的地区;这种妨害贤良毒害国家的罪孽,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啊!

明朝颜茂猷先生说:‘凡是排挤贬谪贤良的人,和包容贤良的人,原来相差并不远,只是因为被‘我见 所影响。例如有听到贤人的名声,对他非常的仰慕;等他到了面前,对他便有一两件事情忍耐不过,积久之后,便成了仇恨。故包容关系较远的贤人比较容易,包容身边的贤人则比较困难;包容的时间短比较容易,包容的时间长则比较困难,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彼此的气,互相的抵冲,而彼此的才能,也互相的抵触了。彼此的名声,在互相的排挤下,造成彼此的影响互相的打击的缘故啊!而且这些贤人,也未必都能够做到了平等心、无我相的地步;所以在彼此交往久了之后,就看见对方的短处了;以往仰慕对方的德行,现在则认为是错敬了对方;今天嫉妒贤人,反而觉得自己的心中是没有偏差的,其实这就是自己的心量不能够容下贤人君子啊!所以有君子相遇,而最后却弄得反目成仇,毛病就是出在这里。必须平日就要有克己忍辱的功夫,不为名、不著相,实实在在的为国为民;对于一切的毁谤赞叹,丝毫都不放在心上,这样才能为子孙和百姓造福啊! 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唐朝的卢杞,很讨厌颜真卿,一直想把颜真卿赶出朝廷;当时刚巧李希烈叛变,卢杞就向皇上奏道:‘臣想只要得到一位儒雅的重臣,为李希烈分析叛变的福祸,就可以不用劳动军队,而使得李希烈臣服朝廷;颜真卿乃是三朝的旧臣,忠心正直,刚烈果决,而且名重海内,大家都佩服他;所以臣想他是最恰当的人选了! 皇上因此同意卢杞的建议,下诏派遣颜真卿,代表朝廷去安抚李希烈;后来李希烈想要留下颜真卿当他的宰相,颜真卿抵死不从,因而为国殉难;所以这件事,实在是卢杞所造成的。后来李怀光向皇上奏报:‘卢杞残害忠良,奸臣误国。 卢杞因此就被贬官流放到新州,而且就死在新州。

太上感应经上讲:凌孤*寡。

他的意思是:欺凌孤儿,*迫寡妇。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凌孤*寡这句话的大意,在前面的‘矜孤恤寡 的注解中,已经提到了;太上既然劝诫‘矜恤孤儿寡妇 于前,又再劝诫‘凌*孤儿寡妇 于后,反覆的叮咛,十分的恳切;因为孤儿寡妇是人生的不幸,所以为天地所重视;怎么可以乘他们无依无靠的机会欺骗他们,残害他们呢?甚至侵占夺取他们的财产,或是使用诡诈的手段,派遣他们劳役差事,或是依仗著权势,迫使孤儿寡妇流离失所,冤屈无处控诉啊!我们暂且不论鬼神的明察,和报应的不爽;只要想到孤儿,他们也是人家的儿子;寡妇,她们也是人家的妻子,请将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妻子,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想想,也就不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凌孤*寡的事情了。

太上感应经上讲:弃法受赂。

他的意思是:做官的竟然敢抛弃法律,接受人家的贿赂。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从‘弃法受赂 ,一直到‘见杀加怒 ,都是就官员审问刑案上面来说的。凡是衙役或是书办,也包括在内,并非专指法官而已。太上说‘曲直轻重 ,首先就说到‘弃法受赂 ;因为‘曲直轻重 自然会有它一定依循的法则;而其惟一的目的,就是想要得钱;所以才会任意的接受,贿赂之人所请求的条件,而颠倒了法律规定;若是法官、衙役或是书办,枉顾了法律的规定,竟敢抛弃法律,仅凭自己的好恶,来判定人犯的死生,那么人民将不知道如何是好,而且会不知所措;难道他们没想到,这样做的话,一定会弄得天怒人怨,而且自己也必定会遭到奇祸啊!

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侯鉴在担任江夏令的时候,与一位僧人颇有交情,只要他遇有空闲,就一定会去拜访这位僧人。而且在他每次拜访的时候,僧人都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欢迎招待他的菜饭;可是有一次侯鉴去拜访僧人,僧人此次的招待,却和以往相差的非常悬殊;侯鉴因此就问僧人,僧人回答说:‘侯大人,您每次来访的时候,土地公一定会事先通知我,所以我才能够预先做好准备啊!可是您这次来访,土地公却事先没有通知,所以我才来不及准备,以至于招待不周啊! 侯鉴听了非常的震惊,就拜托僧人请问土地公,这次不通知的理由?当天晚上,僧人就梦到土地公对他说:‘侯鉴的官本来可以做到宰相,可是近来因为他接受了一位姓胡的,贿赂他六十两的银子,因此而冤枉的断下了一件案子;天帝已经销去他宰相的职位,他的官只能做到监司的职位,和我已经没有统辖的关系了,所以我才没有通报啊! 太上感应经上讲:以直为曲,以曲为直。

他的意思是:把理直的变成理曲,把理曲的反认为是理直。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两边的当事人,各自都向官府提出了诉状,互相的控告对方;这时候双方道理的曲直,尚未查明清楚,他们的生死与夺、有罪没罪,全都在法官的一句话啊!所以法官怎么可以轻忽随便的就宣判呢?现在却有把当事人理直的判成了理曲,而把理曲的判成为理直的法官啊!如此曲直颠倒的法官,若不是因为他接受了贿赂,就是他偏心循私啊!否则轻率卤莽到了这种地步的人,怎么会当得上法官呢?

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赵时在担任无为州教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梦到一个囚犯对他说:‘我不幸被祖翔害死了啊! 赵时就说:‘祖翔这个人精通法律,*守又廉洁,为人处事非常的谨慎,他怎么可能会冤枉你呢? 囚犯说:‘我的死,虽然不是祖翔的意思;但是因为他心里面一直都怀疑我有罪,所以他就曲直不分,竟然把我判了死刑!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不是祖翔害死我,那又是谁呢?我已经把我的冤情,告到冥王那里,所以祖翔也活不久了! 果然一个多月以后,祖翔就死了。

太上感应经上讲:入轻为重。

他的意思是:把应该判轻刑的,却把他判了重刑。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书经说:‘法官在判刑的时候,若是心中感到怀疑,就应该判得轻些。 又说:‘判罪宁可判得轻些,也不要判得比他应该判的罪刑重啊! 但是居然有法官,故意把应该判轻的判成了重刑,实在是严重违背了圣人体恤怜悯罪犯的用心啊!而且人命关天,关系生死,责任更是重大,负责审案的官员,最应该加以留意,小心的搜查证据,不可以有丝毫的疏忽;否则容易被诬赖之徒乘机利用,而误导了案情啊!

太上感应经上讲:见杀加怒。

他的意思是:看见有人被判死刑执行死刑的时候,不替他哀怜,反而加以嗔怒,这种人实在是太残忍了!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曾子说:‘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这是说有罪的人,当他接受刑罚的时候,仍然应当要体谅他犯罪时候的动机,不可以轻率任意的加重他的罪刑;况且死者不可能再复生,虽然是他自作自受,罪由自取;然而现场看到他受刑被杀,心中应该是感伤不已,正要为他掩面哭泣流泪都来不及了,怎么可以加以嗔恨忿怒呢?这种人的心,实在是太残忍了。至于家禽兽畜鱼类,被人宰杀的时候,更是应当要怜悯它们的无罪无辜;若是见到它们被杀而加以嗔恨愤怒的话,这种人一定是残暴酷虐嗜好杀生的恶人啊!

太上感应经上讲:知过不改。

他的意思是:明明知道自己的过失,却是不肯悔改。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文殊菩萨向佛陀请教说:‘少年的时候造孽,到老的时候才修行,这样能够成佛吗? 佛陀回答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圆悟禅师说:‘那一个人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能够改,就是善莫大焉啊! 所以唯有君子能够改过迁善,那么他的道德也就日新又新;而小人则是掩蔽隐藏,甚至文饰他的过失,所以他所造的恶业,也就愈来愈显著了。

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宋朝的大文学家曾子固(曾巩)与王安石的交情颇佳,神宗皇帝就问曾巩说:‘你觉得安石的为人怎么样呢? 曾巩回答说:‘安石的文章行谊,并不比汉朝的扬雄差,但是因为他吝啬,所以比不上扬雄啊! 皇上说:‘安石的为人并不重视富贵钱财,你怎么说他吝啬呢? 曾巩说:‘臣所谓的吝啬,是指安石虽然勇于任事,有所作为;但是他却是吝于改正自己的过失啊! 神宗听了曾巩的话,就点头表示同意他的看法。

太上感应经上讲:见善不为。

他的意思是:明明看见善事就在眼前,却是不肯勇敢的去做。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古人说:‘取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成亿。 所以做善事,贵在要日积月累的储积。知道是善事,就马上要去做;而且还要很认真努力的去做。老子说:‘九层高的楼台,最初也是开始从累土渐渐累高的啊!千里之远的行程,最初也是开始从脚下一步一步的走啊! 人若是能够每天改掉一个过失,则可以消除一项的罪业;若是能够日行一善,则可以增加一个福报的基础。

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周朝末期的时候,齐桓公有一次经过郭氏的废墟,就问住在附近的老人说:‘郭氏家族是怎样衰败灭亡的啊? 老人回答说:‘因为郭氏家族喜欢善事而厌恶恶事的缘故啊! 齐桓公就说:‘喜欢善事,讨厌恶事,怎么会衰败灭亡呢? 老人说道:‘因为郭氏家族喜欢善事,而不能够去做善事;讨厌恶事,而又不能禁止自己不去做恶事,所以才会衰败灭亡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