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古代 > 重生之农家女 > 第82章 顺利(5)

第82章 顺利(5)

而带麻布巾的妇女意识到自个好像说错话了,本来想解释的,可是还没等她解释,那些从外乡嫁进来的妇人便带着抱怨离开了。

随后其他妇女也都渐渐解散了,只留下戴头巾的妇女站在原地,心中抱怨道:"哎呦,我怎么这么倒霉呀,尽说错话,真是...现在不但得罪了王氏,还把那些人也得罪了。哎呦..."

妇女没想到自个的行为会带来那么多的麻烦,此时的她后悔的不得了。

王氏回到家后,心情甚是不好,虽说自个的脾气很不好,但是她们也不应该背着自个嚼舌根。于是把手中的盆子放到厨房里后,就坐在大厅的木椅上,思考着各种问题。

兰心两姐妹卖鱼丸卖的还是很顺利,挣了一些钱,但是不要小看这些钱哦,有了这一百多文钱垫底,一家人心里格外的踏实,蚊子再小,那也是肉不是?刘氏收起来五十文,把剩下的交给兰心支配,这在贫瘠的状态下是多么郑重的信任啊!兰心没有推辞,很珍惜的收在包袱里,计算着购买多少佐料、增添什么用具。

第二天,各司其职,钓鱼的、下田的各自去忙,兰心在家打扫卫生,把房子角角落落的擦擦抹抹,把实在破旧不堪用的东西拾在一起堆到院子角,不过话说这具小身体还真是缺乏锻炼啊,这会功夫都累得直不起腰来了。看看还剩灶屋灰头土脸的,兰心咬咬牙继续。你说家里穷就穷点吧,干净整洁还是挺重要的。

兰心收拾完屋子,兴冲冲地跑到小河边,看到兰梅和兰俊此刻正扬着脖子专心致志地看着鱼浮,忍俊不禁地笑了。

兰俊发现兰心来了,顿时开心地迈着小短腿跑过来,忙拉着兰心的手到装着鱼的竹篮边急于展示成果"姐姐,你看我们抓到好多鱼哦!"

"嗯,我们家兰俊最厉害啦。"兰心笑着捏捏他因高兴而红彤彤的小脸蛋夸到。

"姐姐才最厉害呢!"没想到小家伙特严肃地摇着头坚定地说。好吧,经历过这些天的事,小家伙已经对兰心崇拜得五体投地了。真拿他没辙。

"等咱有钱了,送你和姐都去念书,识文断字了,那才真厉害呢!"

"兰心说得对,等攒够钱,以后送兰俊去学堂,姐就不花那份钱了,等兰俊学会了回来教我们就行。"身旁的兰梅仿佛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很坚定的说。

一上午,八条大鱼,收获可谓丰厚,取了最小的一条,清炖了,一家人身体累得不行,心里却美滋滋的乐。

下午还是一家人齐上阵,七条大鱼的鱼丸可有得做了,光是搅拌鱼茸这活就让兰梅兰心的手上起了泡,刘氏的胳膊也酸了又酸,终于,大锅、小锅、盆里、碗里都满满当当的,一个个白亮亮、圆滚滚的鱼丸煞是可爱。

刘氏嘱咐兰梅:"去送些给秀才娘子吧,谢谢人家告诉了咱这法子。"刘氏还惦记着上次兰心告诉他们多亏秀才娘子的事。

"我去吧,我还想跟秀才娘子学点儿新东西呢。"兰心忙抢着说。上次是随便编排的借口,这要是穿帮了就不好了。

装了满满一大碗鱼丸,撒了些胡椒粉、盐花,兰心兴冲冲的去了秀才家,这个时间,学堂里早下学了,秀才和娘子都在家,兰心恭恭敬敬的端上鱼丸说:"我娘让我送来的鱼丸,很好吃的,先生、大娘你们尝尝。"

"你娘真是客气,我整天也挺闷的,让你娘多带你来玩吧,你这孩子特别招人喜欢。"秀才娘子拉着兰心的手,还替她理理零落的留海,看得出她是真心喜欢自己,秀才的脸色也很愉悦,兰心打蛇随棍上,笑呵呵的接口:"那我以后常来,我娘说先生家是文曲星住的地方,能让人变聪明懂事理哩。"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秀才夫妇都更开心了,看向兰心的目光满是慈爱。说起来,秀才夫妇也确实寂寞,娘子体弱,只生育了一个儿子,天资聪慧,同兰心差不多大,被夫妻俩送到省城的书院去读书了,半年才回来一回,两人又都是安静的性子,家里欢声笑语就很少了。现在有个伪萝莉在眼前,又活泼又懂事能引人开心,当然受秀才夫妇待见。

又到了去镇上卖鱼丸的时间了,姐妹俩来到馒头铺前,与蒋大娘打过招呼,开始摆设摊子。这次上官瑾倒没有跟着来,实在是他娘最近担心上官瑾疏于学业,紧盯着他读书做功课。上官瑾没法,只好乖乖待在家里学习。

"姐,今儿个怎么这么干净?"兰心疑惑道。

"呵呵,是小三子刚才扫的,一会儿他就给你们送热水来。"蒋大娘笑着接口。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小三子步履蹒跚的提着两个大铁皮水壶来了,兰梅兰心急忙都迎上去,他只交给兰梅一只壶,自己坚持送到摊子上,一边笑嘻嘻的说着:"兰心这么小,提不动,我是男子汉,干点活,没问题。"小三子这份随和劲儿可有点儿接近现代人了,兰心不由暗暗评价。

"三子哥,你平常都做啥?"

"我啊,在家帮娘烧水摆摊收摊呗!"

"那你怎么不去学堂读书呢?"

"我坐不住,在学堂里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不是背就是写,背不出写不完就打,我可受不了。"小三子很随意的答着。

"你家里能供你读书,你却不乐意读?真可惜了!"兰心轻叹。

"不读书,难道一辈子做睁眼瞎?难道一辈子摆馄饨摊子?然后让你的孩子也接班摆摊?"

"读书有什么用?我又不想做官,摆馄饨摊子也挺好的啊!"小三子不明白兰心为什么这么激愤。

兰心莫地想起前世有这样一个故事,被一些人写来写去,写了几年了。

说是一个学者,到西部某村去搞调查,看到山坡上一个放羊的男孩子,就问那男孩,为什么不上学。男孩说,"要放羊"。

"放羊做什么呢?"

"卖钱。"

"卖钱干什么呢?"

"娶媳妇。"

"娶媳妇干什么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