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 > 第二百七十一章 沙尘暴

第二百七十一章 沙尘暴

翌日,自治区的领导下来,展开了一通的沟通。

杨主任有些事也做不了主,只能打电话给江宁。

江宁在电话里跟那边的领导保证,投资金额只多不少,什么时候他们摆平了那些问题,他就开始搞葡萄园。

到时候,他本人也会亲自去一趟。

得到了江宁的保证后,上面的领导也痛快地发话,将大力支持,比如引水工程,为葡萄园专门修建一座发电厂等。

“只要搞好,这一块将成为一个塞上江南。移民工作,你们本县要做好,争取在今年内完成。”区里来的领导跟杨县长说道。

“明白,我们准备专门成立一个临时的部门,去处理这件事,给人民群众做思想工作等等。”

有些人是故土难移,尤其是上了年纪的。

明知道大山没有发展的前途,但他们还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意抛弃。这是中国人的故土情结。

要说服那些人,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嗯!你们明白就好。引水工程是重中之重,区里很重视,争取在明年之前,把第一期的工程搞定,给当地供水。”

通电也是个大问题,但中国最擅长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杨主任,接下来还要麻烦你们。感谢你们的到来,能让好多贫困村子脱贫。”那位领导转头跟双河村来的杨主任说道。

按理说,这种级别的谈话,他一个村主任是没有资格站在这里的,但谁叫人家来自双河村?代表双河村和江宁。

这哪是什么村主任,分明是财神爷呀!

“领导,您客气了。用我们小宁的话来说,扶贫也可以是一种合作关系。当地提供土地、人工等资源,我们提供资金、技术等,共同发展,共同致富。”杨主任说话还是很好听的。

起码,这话听起来,不像是来施舍的,让人听着心里舒服。

当然了,杨县长等人却不能这么想。

中国的地方多着呢!人家有资金、有技术,到哪里不能发展?

来到他们这,其实就是扶贫来的。不能因为人家这话,就真以为是完全的合作关系,态度得端正。

“还是你们江老板有大格局,总之,还是感谢啦!搞葡萄园,还能顺便治沙,改善生存环境。既解决了老百姓的就业问题,也发展了本地的经济,可谓是一举多得。”

见这位领导赞扬江宁,杨主任很高兴,甚至比自己得到赞扬都要开心。

“那是,我们村小宁的眼光,从来没有错过。以后,这里产的葡萄酒可能还要出口……”

此话一出,那位领导顿时眼睛放光。

“出口?”

这对各地官员,都是致命的诱*惑呀!谁不希望自己辖下的地区有出口创汇的产品?那是铁打的政绩。

“是的!要打造我们国内最好的葡萄酒品牌。”

“好,好,很好!”那位领导一边叫好,一边大力鼓掌。

其他人也只能跟着鼓掌,毕竟领导都鼓掌了,你们不鼓掌,是不是对领导有意见?

……

不久后,杨主任等人在当地的官员带领下,来到江宁圈下的那片戈壁滩考察。但他们运气不好,碰上了沙尘暴。

各种飞沙走石,杨主任当场就被刮破了脸。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全都是一身狼狈。

杨主任抖了抖头上的尘土,心有余季地问道:“这就是沙尘暴?会经常刮吗?”

那些带队的官员生怕财神爷退缩,连忙表示:“杨主任,这种级别的沙尘暴,一年也没几次的。

另外,我们这里也在努力治沙,在这不远,就有专门的治沙人,种植人工林等等。相信我们,这里会越来越好的。”

杨主任嘴角抽了抽,一年没几次?

也就是说,一年可能要发生几次?

他真担心,到时候老百姓来看,会连夜搬回去。这地方,是人生存的吗?太难了。

这回,他才领悟到江宁跟他说的那句话:相比西北地区,我们省已经是生存环境优越的了。

虽然山多,但不至于这么可怕呀!

“我回去沟通一下,尽快将搬迁补贴转过来。”杨主任想了想,开口道。

这种情况,恐怕也只有钱,才能吸引搬迁的老百姓。钱不到位,谁来看了都得跑。

那几位官员大喜,连连感谢。这么一来,他们移民的工作也就能轻松很多。

200元对当地的老百姓,是一笔巨款。很多家庭的存款可能就是几块钱,十几块,几十块,超过一百元的都少。

只要搬迁,就有一份赚钱的工作,还有一笔立即到手的巨款,考虑的人也就多。

此外,保证用水、用电,也是吸引力之一。

在他们这里,水是很珍贵的资源。谁家有一口水窖,娶老婆都会容易一些。能确保一年的收成,对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命一样。

另外,现在大部分山区,都是没有电网的。用电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奢侈的事情。

只要搬过来,就给通电,那无疑加分了不少。

至于这边恶劣的天气、环境等,只要吸引力足够,也不是不能接受。

杨主任捉了一把沙土,接着说道:“还好,这不完全是沙子,不然根本没法种植东西,葡萄园也就不用想了。”

实际上,他还是对这里的投资有点担心。

要不是信任江宁,看到这种情况,他掉头就走了。如此恶劣的环境,能种葡萄,他自己都不信呀!

……

不到两天的时间,移民办公室迅速成立,指派了不少人进去。

这一次,要把大山里的村民劝出来。

贺兰山上的一个村庄,有五十多户村民。他们在这里生存已经有很多代,交通十分不便,只有一条蜿蜒的小山路通往村庄,连自行车都走不了。

移民办的人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这个名为大泉村的村子。

虽然叫大泉村,但这里其实很缺水,山上的树木都是无精打采,一副缺营养的样子。

其中一名年轻的办事员开口:“这种村子,就应该整体搬出去。窝在这种地方,世世代代都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