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都市 > 商海情波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王翚真迹

第三百一十五章 王翚真迹

“王石谷!”一眼不眨,仔细鉴定了足有五分钟后,看的周围人都心生焦急的时候,顾运彤大叫了一声,“没错!这就是王石谷。”

“运彤!你看清楚了?这真的是王石谷的画?”关冲的声音也有点发抖地问。

没有回答关冲的问话,顾运彤依旧把眼睛放在画上。一边看一边点头,说:“我不会看错,这肯定是王石谷的真迹,‘秋山访友图’。这水墨、设色、浅降,大小青绿无一不精,唯有王石谷才能画出如此意境的画作。”

对王石谷这个人物,王直还真知道,而且有比较深得认识的。

王石谷,本名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为“清初四王”。

王翚出身绘画世家,幼承家学,初学画于张珂,后又得到王鉴、王时敏指点。擅山水,初摹黄公望,后广泛师法唐宋元明诸家,转益多师,加以发展变化,形成个人风貌。他的山水画强调摹古,重笔意有法度,遵循董其昌所谓的文人画一脉,但他的画别开生面,与同期的三王有很大的区隔,是“四王”中的另类,他打破了南北画派界限,山水画清韵恬澹,得元画的精髓。后来被尊为‘画圣’,是和唐代吴道子一样齐名的人物,可见其在绘画上的艺术成就有多高。

如果这幅画是王石谷的真迹,这么大的尺幅上拍卖会起拍价就要过千万,最后成交价怕不是要过亿!

想到这些,能不让王直激动嘛!

“画、书、印,包括纸张、装表全部都对,落款时间是丙戌年,是清康熙四十五年,也就一七零六年。这是王石谷七十三岁时画的一幅画,属于王石谷老年时期的作品。这个时期,他的作品虽然没有中年期的技法精巧、清丽工秀,但更为专心精意、不肯苟简。难得珍品呀!”顾运彤用手机推算了一下年款,对这幅画出自哪年有了定义。

顾运彤,有把眼睛落到了画上,边看边说:“老关、老张!你们知道,这王石谷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康熙南巡图’。受到了清初着名词人纳兰性德等人的极力推荐,一六九一年,王石谷与杨晋等人奉皇帝的召令画康熙皇帝南巡的场景。从一六九一年持续到一六九三年,耗时三年,绘就了十二卷,总长约两百多米的康熙第二次南巡全过程。如实的把南巡路上的风土建筑,人物景象、和山石树木等景色一一记录下来。可以说这幅画就是古代版的‘照片’或者是‘录像’。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听了顾运彤的介绍,确认这是王翚真迹后。王直激动的心情更难以控制,也不管有没有外人在,深情地注视着贺左戎戎。用眼神告诉自己的妻子,他现在有多么的高兴。

贺左戎戎虽然不懂这些,但从几位文物鉴定专家的言语,以及王直的眼神中,她也知道,这幅画一定是非常的珍贵。他此时对心情当然也和王直一样的高兴。

不光是王直和贺左戎戎高翔,顾运彤、关冲、张洪昌,包括关冲带来的三个学生,又有谁不高兴,不兴奋呢!能够亲眼欣赏,亲手触摸到一百余年前,出自“画圣”王翚之手的画作,这世界上能有几个人?这已经不能用幸运来形容了,简直是比买彩票中千万大奖来的更让人激动。

“王先生!这幅画是我从事书画鉴定几十年来,看到的最珍贵的一幅画。能够亲手让这件绘画艺术瑰宝重现人间,我真的是万分荣幸!”顾运彤说话间,眼中已经饱含泪水。

这些艺术鉴定专家,你要是请他吃饭,或送他块名表,不一定能让他陪你说句话。可如果你让他帮你看稀世珍宝,他能请你吃饭,有必要还能毫不犹豫把自己的名表脱下来送给你。更何况是一幅真品古画。

要知道,相比于地下室的那些瓷器、铜器,以及笔、墨、砚,书画作品更难保存。更何况这些画都是传承有序的珍品呢!

收起这幅王石谷的“秋山访友图”。顾运彤又把剩余的七幅画展开,有六幅水陆道场的画,包括供应罗汉像、南北方星宿像、守斋护戒祇神士农工商水陆画像、往古儒流贤士丹青撰文众像、九天后土圣母诸神众像、大梵天无色界上四天并诸天众像。

此外,在画中有一幅依旧没有落款的画,画面是一块太湖石,周围主图是一圈水仙。

“这又是‘群仙捧寿图’,看来前面我的判断有出入。”顾运彤微微摇头说,“两幅祝寿的画应该是一个体系,三十三张水陆道场的画是一个体系。而刚刚那张王石谷的‘秋山访友图’又是一个体系,也或者是这个宅院原主人,金家祖上的某位大人物寿诞之日,哪位下属,又或是阿谀奉承之人送来的寿礼。”

“那这两幅‘群仙捧寿’是出自一人之手吗?顾老师!”王直又来了刨根问底的劲儿了,他是难得有如此近距当面向专家请教的机会,再加上他对探索新知识领域有着超乎常人的热情。

“那倒不是,从用笔的方法,墨色的浓澹上看,肯定是出自两个人之手。”顾运彤直接否定了王直的说法,解释说:“在明清两朝,‘群仙捧寿’这个题材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就是前面那副‘十仙祝寿图’,也可以成为‘群仙捧寿’。再有就是这种花卉题材的。水仙,借‘仙’这个字;寿石,借‘寿’这个字。群水仙捧着中间的这块寿石,你看,中间这块寿石,画的‘寿、皱、漏、透’,从形状上看像不像个‘寿’字?这就叫叫‘群仙捧寿’。”

看着画关冲问:“运彤!水陆道场,画佛、道教画像不、落款,那这两幅画为什么也没有落款呢?”

微微一笑,顾运彤说:“这就说明,这两幅画是出自宫廷画师之手,而且很可能是明代宫廷画师。”

“这又是为什么呢?明朝的宫廷画怎么出现在清朝的官员府内呢?”张洪昌问。

“这个问题我能准确回答一半。就是明代的宫廷画是没有落款这是对的。因为画是皇上下旨画的。谁有皇上大?能落款吗?敢落款吗?但到了清朝,有了文字狱问题,书画内容都要经过审核,为了便于追朔作者,就要求落臣字款了。但那个款字写的非常小,差不多半公分大小。至于这两幅明朝宫廷画为什么出现在清朝大员宅院之内,我就不知道了。”顾运彤又不厌其烦地解释了一通。

随即展开那幅“十仙祝寿图”,把两幅画并排放到一起,顾运彤说:“从绘画水平看,这两幅画一定是出自宫廷画师之手,绝对是那个时代名家。用笔设色都非常的老辣,非常醇熟。上拍卖会也是大几百万的东西。再加上那一套‘道场画’,王先生!你这只箱子里出的这些画上拍,我保守估计应该一亿大几千万的水平。恭喜了!”

听到这个价值,在场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