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修真 > 山河剑影 > 第二百二十九章 乾位朗朗青天正【4】

第二百二十九章 乾位朗朗青天正【4】

这来者便是秦舞阳的师父盖聂。

那盖聂一指气剑击下,逼退了毒血,低头看了看那沉睡在石桌上的女孩儿,再想想枯井中的徒儿,长叹道:“如果你们不动这无辜一家,我盖聂愿陪你回皇宫说明。”

毒血闻盖聂如此一说,心中一奇,他刚才因为与秦舞阳激战过度,竟没发现这座院子已被秦王派兵围得个水泄不通。

千万支弓箭迎着院子。

若毒血失利,必会万箭齐发,谁也逃不出去。

毒血心中长叹:“秦王就是秦王,做事永远要保证万无一失,关键时刻,或许连自己这个最为亲近的护卫都会抛弃吧?”

盖聂因从后而来,看见了院外那几千杀气腾腾的兵士,他如何忍心让无辜的人去受死?

他道:“秦王不是要找行刺他的人吗,我盖聂便是其中一个,更是那秦舞阳的师父,以我换他,够了吗?”

“够了。”毒血含喜而笑,细瞧着着月下的高大人影,只见此人身高体阔,仪表堂堂,眉宇之间隐藏着一股凛冽的霸气,毒血心中不禁暗叹:“真是好个男儿,不辱天下第一剑客之名。”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他怕盖聂再反悔,忙叫进兵士绑了盖聂,浩浩荡荡开回咸阳宫,而那枯井中的秦舞阳和石台上的小女孩,欢喜过头的毒血却没兴趣去理会他们。

他现在抓到了天下第一剑客,自然是最大的功劳,想必那被打进枯井中的秦舞阳,定已重伤身死,再掀不起任何风浪,此时他正满心喜滋滋,绑着刚刚抓到的盖聂,入宫领赏去了。

说那盖聂,时乃大名鼎鼎之人。

盖聂生在武术世家,从小接受父亲的熏陶,练就了一身出神入化的剑术。舞起剑来,那真是变化无常,只见剑影缠身,不见其尊。十八九岁时,便在赵、晋两国武术界名声显赫。多少江湖剑侠,来榆次县聂村比武,都桀骜而来,败兴而去。因此,榆次区、聂村,也随着盖聂而闻名远方了。盖聂收有很多徒弟,以教武术为生,那秦舞阳,正是其中一位。虽练的一手神剑,且从不参于江湖恩怨,因他安稳守已,济贫扶弱,在榆次具有很高的威望,就县府,也敬他三分。

常言说“好汉护三村”,因盖聂缘故,别说聂村,就连聂村周围的村子,都很少受到外户的侵袭骚扰,村民过的十分坦然安逸。

一月,盖聂正在院中教徒,家人前来报知:“有一位自称魏国的剑术大师荆轲,前来拜访。”

盖聂一听是荆轲,鄙夷地一笑,自言自语道:“什么剑术大师,哼!”盖聂一代剑术大师,怎能不知荆轲的底细。

荆轲,三十多岁,与盖聂不差上下,魏国人,且一直在燕国游荡。出身贫寒,自幼性情急躁,好打报不平,侠肝义胆之气,令江湖人折服。他爱读书,且很难知其解。练剑且超乎常人,随师学了几年,便身背一口宝剑,到处游历,结交江湖武林中人,由于一帮信仰他的人吹捧,名声渐渐地传的远,他走一处讲一处,自以剑为荣,讲到兴浓时,拔剑起舞以炫人。

他在燕国听武林中人说:“榆次县聂村,有一神剑大师,叫盖聂,剑术十分了得。”

荆轲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与不服,千里迢迢,慕名来到榆次县聂村,欲与盖聂一比。

盖聂出于礼节,把荆轲请到上房,荆轲一性急之人,茶未沾唇边,便振四壁地讲起剑道来,又把他的剑,捧到盖聂面前夸耀:“此剑天下真宝剑也。”说完,便迫不及待地邀盖聂院中一比。

荆轲说的唾沫四溅,盖聂始终未还他一句,只是用白眼斜视着他。

荆轲实感难看尴尬,动觉浑身刺痛心中一颤,抬眼细觑,盖聂满身傲气,并从小瞧自己的眼神中看出,盖聂决不是一般的剑客。

荆轲未动一剑,便败下阵来,很知趣地收起剑,双手一揖,低头而去。

荆轲走后,盖聂对他的几个徒弟说:“这个荆轲,不知天高地厚,他所论的剑术,只是一般的流识,不堪入耳。别说比武,我只用眼瞪他,他就走了,还算知趣。他真感羞愧的话,不敢再仃留于榆次。”

后来盖聂的徒弟,果然去荆轲住过的地方打听,当日就走了,而且离开了榆次。

盖聂的徒弟报给盖聂,盖聂十分惋惜地叹道:“荆轲这个人,性情直率倒可取,但惜他心高气傲不谦虚。我想用眼瞪他,是想让他规举些,要他拜我为师,苦练剑术以可成名。可是他自尊心太强。就他那点剑术,一般的事还可以。安邦救国的大事,志大而才疏,是他致命的弱点。”

众徒点头称是。

盖聂又沉吟片刻,最后把眼神留在了年龄最小的徒弟秦舞阳身上:“为师料想荆柯会干出一番傻事,舞阳徒儿你可携伤痕剑去,如果他真干什么傻事,可及时阻止。”

那秦舞阳才十三岁,乃一独臂少年,闻师父如此安排,虽是不解,但料想必有深意,便恭恭敬敬拜别师父师兄,出门追荆柯去了。

却说那荆轲与盖聂比武未成,败兴而去,之后去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在好友狗屠车宁的狗肉店中正在一边吃酒,一边兴致勃勃地,又在炫讲他的剑术时,遇到了从前的好友田光。

田光也是武侠之人,在燕太子丹身边为臣,他是受燕太子之托来请荆轲,燕太子丹恨透了到处杀掠的秦始皇,早有刺杀之心,他访遍燕国名剑侠,无一人能当此重任。听人说有一卫国剑术大师,曾在燕国游住多年,后又不知去向,有人举荐田光,是荆轲的好朋友,只有他能寻的见荆轲。

田光答应了太子丹,到处打听荆轲的下落,没想竟在赵国的都城邯郸城,一家狗肉店中找到了荆轲,田光说明来由,荆轲本是个侠义之人,没加任何思索,就豪爽的答应了田光。

秦国灭赵后,直逼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与田光密谋,派他入秦行刺。秦将樊於期因得罪秦王政,叛逃至燕。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荆轲便私见樊於期,将实情相告,樊於期立即自刎。

此时盖聂之徒弟秦舞阳也找到荆柯,向其说明了其师父反对荆柯刺秦的意图,劝其三思而后行。

怎奈那荆柯已是铁了心要行刺秦王,而且还逼迫秦舞阳与他一同进咸阳宫刺秦,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进献,秦王大喜,在咸阳宫隆重召见,献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这便是荆柯刺秦的故事。

荆柯一死,很多人就被他连累了,而那盖聂闻得此消息,担忧爱徒安危,便前来咸阳寻找秦舞阳,没想到刚进杞府就撞见舞阳与毒血大战一幕,而且还看见了包围小院的官兵,无奈之下,值得舍身救徒,束手就擒。

当夜,秦王与他的大将军王翦论剑,说:“六国之中,谁的剑法第一?”

王翦大将军本是个耿直之人,虽说秦王是一流的剑客,但并没有拍他的马屁,而很坦诚地说:“大王要问如今天下谁的剑法第一,别的不知道,就其目前来讲,尽管高手如云,但真正算的上剑术大师的要数赵国的盖聂,那剑法真是出神入化无人可比。”

他又道:“荆轲未刺陛下之前,去赵国寻盖聂比武。盖聂乃何许人焉,怎能于荆轲这等靠吹捧而得名的下等剑客比武,只用白眼觑视,荆轲便受不了盖聂眼中射出的无影神鞭,便败走它乡了。“

秦王一听大惊,心疑天下尽有如此内功高深的神人急忙问道:“盖聂现在何处?”

王翦说:“其实今日那阶下发颤的少年秦舞阳,正乃盖聂的爱徒,别看这少年年纪轻轻,他的剑法已甄化境,岂是那荆柯所能相比的?”

秦王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地说:“差点被那庸人荆轲毁了一代名剑。”

秦始皇虽暴戾恣睢,且特爱人才,又听王剪讲了一通,盖聂乌金山上斩妖魔的神奇学说,更激起了他一睹盖聂之意。

而此时正好毒血押着盖聂走上堂来,秦王一见盖聂果然一表非凡,雄风四射的身形惊异地从龙位上站了起来,只见盖聂身材适中,但上下精神,尽管一路的疲惫尘埃,还是掩饰不住那满身的豪侠英雄之气。

秦王即命左右给盖聂卸去枷锁,略寒暄几名,便急不可奈朗朗地盖聂论起剑道来。

盖聂本是行武出身,秦王虽暴戾,但早闻他的剑法,还是令他敬佩不已,高人见高人,都有一股难掩傲气与探究的兴致。

盖聂与秦王攀谈切搓由浅入深,竟忘了他是一个残暴的帝王,尽忘了自己是个阶下囚。在殿下走来走去,谈的津津有味。他对秦王的剑道非常吃惊,真是少有的世外高人。怪不得有如此的胸襟,敢于扫平六国。

秦王也一样,英雄所见略同,对如此精通剑道的盖聂,心存爱惜,如若身边有此大将,我岂不是如虎添翼?自己的剑道,决不在盖聂之上,但心中的不服,还是想与盖聂一比高低。

盖聂没有拒绝,同样与秦王有着一样的心里。一见高低,也许是艺人的同病吧!但比武之前,盖聂向秦王提出了一个条件:“如若败在君王之下,随意处治。如若胜时,请君王放过我徒儿秦舞阳。”

秦王毫无迟意爽快地答应了,其意尽快比武。秦王乃一代暴君,有何人敢向他提过任何条件?也就是盖聂这等高人。

秦王的所为令盖聂意外,他很快镇静,略做收拾一番,拿起侍卫递来的剑,便与秦王比了起来。

那场面,真是世间少有,高人相遇如龙争虎斗。

只见盖聂一柄长剑如一道银辉在空中闪耀。挥、劈、扫、戳起一团雪雾,横、点、指、斩气势如虹真如一条银龙紧缠秦王腰身,秦王眼花缭乱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令文武百官大开眼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