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穿越之大秦少年志 > 第27章 相谈

第27章 相谈

听得李鸣的抱怨,茅伟志微微一笑,这时前头来了一拨人,其中甚至还有失踪好一阵子的顾霆,茅伟志顿时愣住了。

他细细一打量,便看到了那个被随从众星捧月围在当中的少年。

那人身材颀长、五官端正,样貌虽然不是那么俊朗,但那一举手一投足却显露出了极好的家教和修养,只是那温文的笑中却流露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味。

这边茅伟志和李鸣看到那拨人的时候,那边顾霆也瞧见了这边的光景。

最初的一愣之后,他也顾不上是否能表达明白,连忙拼命朝那边打眼色。

可他这眼睛才眨了没一会儿,两边的胳膊就被人牢牢钳住,于是乎,无可奈何的他只得在心中暗自祈祷,脸色甭提多难看了。

大大咧咧的李鸣瞧见顾霆在那边,根本没顾得上看人家的脸色,立刻高声嚷嚷道:“顾兄,你这一跑连个踪迹都没有,这会儿居然窜出来了!”

这会儿顾霆正在别人的挟制之下,哪里敢出口说话,倒是那被人簇拥着的少年缓步踱上前来,略打量了两人一番,便问道:“今天太学休沐,你们是太学学生么?怎么这么有闲心这个时候还来太学逛?”

李鸣没瞧见这期间的古怪,茅伟志却隐隐约约察觉到了,可没等他开口,李鸣便接口道,“我和顾霆是同窗学生,茅伟志昨天才来得太学,他今年要参加科举应试,所以我们带他今天来这里看看环境的。”

那少年听了这话,仔细打量了下茅伟志,说道:“这位兄台看来如此年轻,下个月就可以参加进士考试吗?这么说,那就是已经考过举人呢?还真是年少有为了。”

茅伟志却微微笑拱手道:“不敢当,我这般年纪考过举人的,太学里也比比皆是。比如,张安和我年纪也相彷,也是早早就中了举人,而且他今年也是和我一样参加科举,我这实在不算什么,不值得一提。看世兄似乎也不像是太学的学生,可也是初到京师来逛太学的么?”

“初到京师?不错,我正是初到京师,也是来逛太学的。”那少年微微一愣,随即就满口认承了下来。

李鸣听到这话还不觉得什么,茅伟志却品味了一番这少年居高临下口吻,他心中断定这便是那位大人口中的机缘。

随着脑海中隐隐约约浮出某个念头,他那颗心顿时狠狠跳动了两下。

可是到底是三位中的哪一位?

李鸣个性直爽,竟是没怎么看出对方这些人的破绽,反而是笑呵呵地和那少年说起关于张安老爹要给他捐官被他拒绝了,现在在家请了大儒关门读书准备应试的话。

那少年却也听得仔细,然后笑道:“这位张兄台如此年轻就考起举人,不愿意家里为他捐官,骨气是有骨气,当然这也是他有足够有才才是。”

“这位兄台,你不知道张安他可狂傲了,把他老爹气得够呛。当时他爹说他要真有狂傲的资本才行,并非人人都是李太白那样的惊才绝艳人物。”这话虽说是李鸣转述的话,但是这些话何尝不是自己心底酸熘熘的想法了。

那少年却也听得仔细,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在边上的顾霆这时候听得脸色都白了,趁旁边的人顾不上他的当口,他连忙杀猪抹脖子似的朝两个友人做手势。

奈何李鸣正好侧对着他,压根没看见他的暗示,而茅伟志虽然看见了,却只是瞥了一眼就别转了头。一时间,他几乎憋出了满脑门冷汗。

“这样讲来,他父亲应该是知道他儿子的才能想考进士是不成的了,要不怎么会想着帮他捐官呢?”

茅伟志见李鸣开口欲答,连忙抢在了前头道。

“如果能走进士科举出身,为什么不来试一试呢?我也是今年来考进士的,虽然我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也还是来了。我想张兄和我的想法也是一样的,我们都这么年轻,未来有无限可能,为什么不能让我们能遵循自己的理想去搏一搏呢?”

然后他对那少年颔首微笑道:“就算我们这一次科举没有考上,也只是我们人生路上一次小小折磨。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就是了。可倘若试都不试一试,日后就算靠老爹做了官,也说不定会被同僚看不起,一味靠父母,靠不了一辈子,以后不管做不做得了官,只怕到头来兴许会跌得更重。说起来,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那少年听得不觉连连点头,待茅伟志说完不禁抚掌赞道:“说得好,说得好!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不下场搏一搏就依靠家里,就算做了官也会被别人诟病。!”

说到兴起,他便举步来到茅伟志跟前,上上下下端详了好一阵子,因笑道:“听你的口气,这科考试你应该也没什么把握?还是觉得自己真有大才,所以...”

茅伟志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后,面对的是以前从未想过的复杂家庭和复杂人际关系,他本就不多的棱角更是被磨平了好些,很多时候都是得过且过的。

不过内心深处他还是隐藏着一丝锐气——这番道理原是孙兴教导他的,他闲时没少敲打他,还送了他一句箴言。

“为官之道,温润如玉;为人之道,滴水不漏。”

此时见那少年对他好了奇,茅伟志他也不想隐瞒什么,索性说道:“说来要让世兄笑话了,我在江南时,跟随过两位老师学习,恃才傲物看不起人这种话我是不敢说的,可是毕竟是老师精心所教,太过谦虚就是虚伪,所以在外面不能轻易堕了老师的名头。可这有无才干也不是自己说自己有便有的,既然是来应试,就让科举检验一下,我也很想与众举子一样一展所长。现在只求朝廷取士能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才,这样就算落榜,也不枉我等读书人对朝廷的一番拳拳报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