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穿越之大秦少年志 > 第84章 北伐

第84章 北伐

魁星园是这城里最大的戏园子,装修豪华,规模极大,光是厢座儿就有七八十多个,若是客满的话,稍微挤一挤,三层楼少说也能容纳四百多人。

这魁星园还有一个地方与众不同,它不收取门票,完全依靠客人的打赏和茶水、点心钱。

虽然利润很薄,却胜在人多,稍微点两壶茶水再要几品果子、点心,赚头也就出来了。

因为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进来,注定这里会成为三教九流的嘈杂之地。

衣冠楚楚的豪富老爷们选择高级一点的厢座儿,那些个一身短打扮兜里却不揣几枚铜板的破落户儿则聚在大堂之中,点上一壶最便宜的茶水就能听一整天的白戏。

尤其是到了晚上时分,行船的船家,扛大包的力夫,还有其他一些辛苦了一整天的苦哈哈们,便来到这里消遣,大家济济一堂畅所欲言,愈发显得热闹嘈杂。

台子上唱的“合胜班儿”的拿手好戏《朱仙镇》,扮演岳爷爷的武生则是江南第一名角赵合胜赵老板,一手花枪耍的那叫一个好看……

大戏唱到精彩处,自然引得满堂喝彩,厢座儿上有钱的老爷们纷纷把铜钱和散碎的银子往戏台子上扔,兜儿里本就没几个钱的苦哈哈们则使劲的拍着巴掌大声叫好……

最精彩的大戏唱完之后,紧接着就是一个垫场的折子戏。一个青衣走将上来,伊伊呀呀的好像是在唱《王宝钏》的段子。

这样的段戏文本就不怎么精彩,大家更不喜欢那诉苦的文戏,心思也就从戏台子上转移过来了。

“你说咱们皇上今晚大婚,搂着的皇后娘娘不知道有没有这台上的王宝钏漂亮?”

“想什么呢?那可是皇后娘娘,自然是一等一的美人了。”

“那也不见得,听说皇后娘娘是杜大人的千金,是皇上潜龙时在山东的相好,模样最多清秀而已。”

“你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皇上今天娶老婆了,明天不知道是不是就要北伐复国了?”

“怎么可能?江南六州初定,我大军疲惫不堪,粮草不继,拿什么去北伐?”

“但是赵将军在前日里的一战告捷,以不足一万兵力,大破胡军两万兵马,今士气高涨,收复故土指日可待。”

“北伐没有十年之久,不可能再积蓄起实力的。朝廷若是贸然启战,只怕易激起民变。”

“可如果现在不北伐,耽于安稳,以江南富饶境况,时日一久,必将失去进取之心。”

“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不说北伐了,说说娶媳妇吧。”

“天家无小事,新皇刚登基,你知道他的脾气与否?还是莫自寻烦恼的好。”

混在人群中听戏的茅伟志此时端着茶杯轻轻呡了一口,是了,新皇一登基,北伐就是朝廷上下乃至每个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北伐看似简简单单二字,但其中关系民生、战争、权力格局与地域分配,这场战再打起来,必然会消耗大量的南方资源。

而能不能胜,还不是个定数。

可以说江南本地人,是没有一个希望皇上草率北伐的。

然而大量涌入的北人长期滞留南方,同样会耗费江南一地的资源。

花谁的钱养谁的兵,什么时候打回去,这些事情到了明天想必都要提上皇帝的议程里面了。

茅伟志知道原来的南宋朝廷也是和现在情况一样,南宋的皇上就是偏安一隅,算来,如果北伐之期以十年为限,一旦过了十年,大秦一朝,收复北方山河,终生将无望了。

翌日清早,茅伟志决定还是去一趟政事堂,无论如何见见孙兴一面,看看他有何吩咐。

然而大清早的,西街外便挤得水泄不通,江南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来了,外头摆上数十席位,茅伟志站在前头看,政事堂前面俨然已成了一个大擂台。

只见几位文人正在那擂台上大谈刚刚政事堂挂出的今日议事之题目——北方山河沦陷,中原大地受胡虏所侵,如今我大秦百姓困守江南,天子问诸位:何时北伐,如何北伐?

茅伟志见了不急着进去找孙兴,反而笑了起来,决定听听这有意思的话题,看看情况再说。

听了双方辩来论去,和他昨晚想的差不离,北来的士人想在江南这边征兵征粮早日打回去,可是江南民众却不愿意倾尽全境之力,集结大军,前往北方一战。

双方拉锯着,茅伟志看来,多半还是江南人多,占据了上风。

不过现在秦承泽的意思恐怕跟大多数南下的士人是一样的,北伐的心思一刻也没绝过。

“不能战!”一人高呼起来,其余人等纷纷应和。

“这几年里征粮抽税,集饷练兵。”又有人道,“年前抽调十万江南新兵北上,交给朝廷统帅,战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活着回了江南?结果呢?江东子弟没回来,尽数为国捐躯,中原更没守住……”

“是啊!如今生民疲乏,如果还要江南本地穷尽全力,集结军队,去打一场不知胜算的大战,怎么不知胡人明天不会打过来呢?”

茅伟志听到这里,便知道这江南一地的民意已经激愤了,不少人群情汹涌,反对立即北伐。

忽然他觉得有人在推自己,不小心之下,茅伟志几步趔趄中,居然跨入擂台之上。

“这位兄台,上来是否有何高见?”台上局面正是北人一片示弱之时,见有人上来以为是帮忙的,连忙招呼。

茅伟志回头望望自己身后所来之处,皆是陌生的脸孔,心想到底是哪个这么无聊,将自己弄到这众失之的的地方来了。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茅伟志不由地心思百转,想着如何让自己的说法不被人诟病。

台上居中席位上所坐的正是孙兴新收的弟子唐博,他的气度行止从容大方,确实有那么几分世家子弟的风采。

唐博虽然是茅伟志名义上的师弟,但是并不认识他,所以看见这上来的居然是个不及弱冠的少年人,心里便有些不屑,想着这又是哪里来的沽名钓誉的人,脸上不由便带出几分颜色来了。

旁边的人当然更加没有他修养好,更加是咄咄逼人了:“来者何人?为何不报上姓名?怎么还不说话?”

茅伟志想想自己现在万万不能示弱,否则不久后自己若进来为官,该如何相处?

他清清喉咙,将昨晚自己所想道出:“北伐之期以十年为限,一旦过了十年,我大秦一朝,收复北方山河,终生无望。”

一语出,所有人耸动。

唐博听着这话,料得对方这人必然是北人士子,何况自己确实在南人士人中没见过此人。

他脸上虽然带着几分笑意,可心里却是认为这是对方送上门来专门给自己折辱的,所谓心里志在必得,脸上便带出必要好好一挫对方气势的得意神色来。

唐博上前拱手道:“这位兄台此言谬矣!须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江南连年征抽,连本地人都养不活,北人不耕不种,白银虽大量流入本地,可光有银两,又能顶什么用?”

说话时唐博手中折扇一抖,意气风发,朝台下众人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

他问道:“去年六月,粮米一斤几钱?菜油一斤几钱?男丁几人?今年呢?白银大量涌入江南,米价飙升,供不应求,种地的反而吃不起米,养蚕的穿不起衣。”

“米价较之去年翻了不止一倍!年前江南集结十万兵马上京,活着回来的又有几个?这位兄台,你认为如果我们贸然北伐,穷尽全力,集结军队,这场打战又有几分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