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古代 > 穿越之后娘难为 > 第二十七章 节前准备

第二十七章 节前准备

五月初三开始,整个五柳村的氛围就有些不同了。

天刚蒙蒙亮,村里便喧闹起来。鸡鸣狗吠,孩童嬉笑,与平日的安静截然不同。

因为外面实在太吵,窦包儿比平时早起了半个小时。

她洗漱完,和陆庭竹简单吃了点东西,外面就响起了敲门声。

两人对视一眼,窦包儿笑问:“庭竹,你猜是不是李婶?”

“是李婶,”陆庭竹点头,“除了春柏哥,也只有她会过来。”

他说完起身去开门。

整理一下衣服发型,窦包儿也跟了上去。

大门打开,门外的果然是李婶。

两人招呼一声,将人热情地迎进来。

李婶在院中打量一圈,笑道:“家里有个女人到底是不一样了,真好!”

窦包儿听着这话有些奇怪,但又不好反驳,只得客气道:“婶子,进屋坐!”

“不坐了,我就在院里看看。陆少爷,现在这样多好啊!”李婶赞道。

陆庭竹笑笑:“多亏了小娘。”

李婶点点头,视线落到院中的花圃上,欲言又止。

陆庭竹蹙眉:“李婶,出什么事了?是不是春桃又说了什么?”

“不是,跟那丫头没关系,”李婶忙摇头,“后天就是端午了,婶子想问问你们打算怎么过?”

“哦,这事啊,”陆庭竹神情放松下来,说,“我以前都是不过的,现在就按小娘的喜好来吧。”

李婶再次点点头:“这样也好。

“往年张家妹子总说陆少爷是南方的大少爷,要是按着西北的一套来过节,陆家知道了定要怪罪。但要按南方那一套来过,她又没钱没物件。就干脆不过了。”

“现在她回了老家,你们倒还自在些。

“想咋过就咋过吧!”

说完最后一句,李婶的脸上重新带上笑,显然是真心替陆庭竹高兴的。

窦包儿终于明白陆庭竹说的“我也不曾过端午”是什么意思了。她怜惜地看一眼陆庭竹,对李婶道:“婶子放心,以后所有的节日我们都会好好过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李婶笑道,“按哪种习俗过都不打紧,紧要的是和在意的人一起过。”

窦包儿点点头:“婶子说得有理。”

“嘿,婶子瞎说的,”李婶摆摆手,“可有需要婶子帮你们准备的?”

“李婶,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是不用了,小娘很厉害的,她都搞得定!”陆庭竹笑道。

李婶一愣:“陆少爷,你跟以前不一样了。”

陆庭竹疑惑地眨眨眼:“嗯?”

“现在爱笑了,以前很少见你笑。”李婶叹道,“婶子猜这也是窦小娘子的功劳吧?”

陆庭竹看一眼窦包儿,微微勾了下唇角。

窦包儿很有成就感,笑着附和:“庭竹这孩子是该多笑笑,他笑起来挺好看的。”

陆庭竹敛了笑,微微眯了下眼睛。

李婶愣了会儿神,随即跟着笑起来,看向陆庭竹的眼中带着揶揄。

陆庭竹不动声色地转开视线,李婶这幸灾乐祸的神情也太明显了些。但又有什么关系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是!

李婶离开,窦包儿催着陆庭竹去看书,她自己则回到厨房准备发些面。

幸好这个时代有酵母,小小一个面团放在阴凉通风处,等要用的时候加点温水化开就可以了。否则,她还真不知以后该怎么做早餐。总不能天天吃煎饼吧!

窦包儿先将化开的酵母加入面粉中,再用温水和成偏软的面团,最后将面团盖住等着发酵就好。

如今正值夏天,这面很快就能发好。

吃过午饭,面已经发好了。

窦包儿决定立刻烙饼,这时代大多数的调味品都有,但就是没有小苏打。若是发酵的太过,那真是酸得吃不成了。

陆庭竹自是不愿独自去午睡,不声不响地蹲在灶前生火。

窦包儿拗不过,只得先去处理面团。

她先在面团里打入两个鸡蛋、加入几勺豆油揉均匀。再擀成一个个圆形的薄饼。接着用菜刀、剪刀、洗干净的梳子等工具压制出花纹。最后放入锅中烙上三五分钟。一块香喷喷、金黄酥脆的花馍就好了。

明明才吃过饭,但闻着热腾腾的麦香味,陆庭竹还是不由自主地咽了下口水。

窦包儿好笑地看他一眼,切了一小块递给他。

陆庭竹摆摆手:“这不是端午节才吃的吗?”

“咱没那么多讲究,趁热尝点儿。你要是喜欢吃,等赚了钱,我天天做给你吃都行。”窦包儿说着又向前递了递。

陆庭竹接过,小口地吃了。

“怎么样?”窦包儿将第二块薄饼放入锅中,回头笑问。

陆庭竹点点头:“很好吃!竟然不酸!”

“还是有点酸味吧,”窦包儿拿起另一块闻了闻,“要是有小苏打就好了!”

“小娘,你需要什么?”陆庭竹抬头问。

窦包儿摇摇头:“没什么,那东西应该是不存在的。”

陆庭竹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

烙好花馍,窦包儿趁着热锅又熬了半锅凉粉。

如此,端午节该准备的算是都准备好了。

看着窦包儿额上密密实实的汗珠,陆庭竹忍了几忍,终是忍着没有伸手去擦。他不去看窦包儿的脸,闷声道:“小娘辛苦了,快去休息吧!”

窦包儿将最后一盆凉粉端到阴凉处,随手擦把汗:“嗯,庭竹也辛苦了。好好休息!”

之后,窦包儿回到卧房倒头就睡,直到傍晚才醒。醒来时,陆庭竹已经煮好了稀饭。

两人简单吃了点又各自睡了。

第二天,窦包儿睁开眼时外面还灰蒙蒙一片。

她裹着被子在床上滚了滚,在这个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和电脑的时代,一到晚上只能早早地睡觉。自然而然地,早晨也就早早地醒了。

陆庭竹同样起得很早。

今日到了镇上不仅要取鏊子,窦包儿还要进行煎饼现场教学,跟何老板谈生意,肯定得耽搁不少时间。

明天就是端午,回来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们必须早去早回。

梳洗过后,两人各自吃了块烙饼就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