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三国名匠 > 第二十七章 受毒计萧一出征,搜黄巾四将中计

第二十七章 受毒计萧一出征,搜黄巾四将中计

曹操等人回到许昌时已是深夜,曹操把萧一安排在自己早就为他准备的宅院休息。并嘱咐他第二天来隔壁的曹操府议事,萧一车马劳顿也懒得跟他啰嗦,把他赶走后倒头就睡。\n\n第二天,曹操召集帐下文武议事。这次他刻意把能叫来的都叫来了,好让萧一都互相认识一下。可谁知,萧一没来。一群人枯坐了一个时辰后,曹操有点忍不住了。“恶来呀,你去看看逸山可曾起身?”\n\n典韦领命前去,过了一会儿,又孤身一人回来了。曹操问他缘由,“义弟身子弱,车马劳顿下精神不振,无力议事。所以向主公告假一天。”\n\n“哦,身子要紧,来日方长。”\n\n在场武将多是曹操族亲,见萧一如此怠慢,心中不忿,夏侯惇冷笑开言,“是身体不好,还是没真才实学怕议事时丢了面子呀?”\n\n见有人正在诋毁自己义弟,典韦正要发怒。门外传来一个声音,“身体劳累是真,怕丢面子也是真,这位将军好眼光。哪天有空可愿和一喝一杯。”\n\n萧一迈着悠闲的步子来到屋中,“在下萧一,字逸山,见过诸位。日后还请多指教。”\n\n武将中除了典韦韩浩都没有搭理他,而文官中却走出一人一把搂住他的肩,“在下戏志才,指教之事不急,逸山刚才所说喝酒之事能否预我一份呀?”边说边带萧一往他身边的座位坐下,萧一刚刚坐下,另一边的一个文官凑过来,“俗话说听者有份,莫要忘了我郭嘉郭奉孝呀。”\n\n曹操感激的看看郭嘉和戏志才,“咳,现在开始今日的议事,据线报青州黄巾余党徐和纠集三十万于青兖交界似有不轨,诸位以为吾等该如何?”\n\n夏侯惇出列道,“给我八万兵马,我必消灭这伙逆贼。”\n\n又有一将,夏侯渊出列“我只要五万足矣。”\n\n曹仁也急忙起身“末将只要三万,愿立军令状。”\n\n“哈欠。”一声极不和谐的哈欠声出现,三将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又是那人。夏侯惇面无表情的问,“不知这位新来的大人有何高见?”\n\n“我?没有没有。”萧一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我只是没睡好而已,你们继续。”\n\n曹操看着萧一那样子可谓哭笑不得,“逸山莫要如此,有什么良策快快说来。”\n\n我才刚来能有什么凉策热策的,不过既然叫到自己了怎么也得出来说两句,“孟德要如何处置青州黄巾?”\n\n“这个,还请逸山教我。”\n\n萧一从位置上起身,对曹操深施一礼,“黄巾亦是百姓,一请孟德善待百姓。”\n\n曹操急忙起身去扶萧一,“逸山放心,只要他们归降某必待他们与许昌之民无异。”曹操欲扶起萧一,可是萧一还保持着那个姿势。曹操疑惑不解。\n\n“主公,看来逸山话还没说完。”郭嘉开口道,“奉孝说的没错,一还有话讲。请孟德在你的治地行十税一,开荒免税三年之政。”\n\n“这,”曹操不曾想萧一上来就给自己丢了个重磅炸弹,普天下的诸侯都是十税五,死就算四门三公的袁绍都是十税三。税收关系到军备力量,可谓国之大事。如果真的照萧一所说去办自己又如何去养活手下十万大军?\n\n“妙呀,此计甚妙。”一直沉默不语的荀彧拍案而起,“主公呀,不要迟疑,只管照逸山之策行事,彧保证三年之后主公的赋税比其现时只多不少,而主公还可得一爱民如子的贤名。”\n\n“文若快快说说到底怎么回事?”曹操见荀彧都叫好的计策想来不差。可是自己又不知道好在哪里,不由心中着急。\n\n荀彧笑笑,“此计既然是逸山所出,我又怎好夺人之功,还是要逸山说于主公听吧。”\n\n“逸山莫再拜了,快快与操说说此计妙处。”\n\n“如此,一献丑了,诸侯争雄,兵强未必胜,地广不见赢。唯有民多粮足才可不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一所说十税一之法较之其他诸侯可谓优待至极。百姓必来投奔,再以免税开荒鼓励农耕。孟德可试想,偌有十人从其他诸侯治地迁往兖州,兖州就多得十份税赋。而三年免税期过,可征税之田地又有增加。如此反复,百姓欢喜,孟德也可得到更多好处。”\n\n曹操听着萧一的解释,慢慢的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萧一的话没说明,但曹操明白,其他诸侯治下之民迁往兖州,自己不单多得一份税赋,同时也意味着那个诸侯就要少了数倍于自己的税收。而萧一所说的“更多好处”曹操也隐隐感觉一定不是收得善名如此简单,“好,果然妙计,从明日起我曹操治下皆按此实行。”\n\n“如此,一替孟德治下百姓先行谢过了,如孟德不弃,一愿意替孟德召青州黄巾入兖州,以填兖州之地。”\n\n“逸山愿往自是甚好。”其实曹操看上的就是萧一的军事才能。毕竟过去萧一并没有施行过内政。不过看萧一的十税一之法,看来内政之能不在军略之下。“不知逸山要多少兵马?”\n\n“刚才三位将军,有说八万,有说五万和三万的,我就折个中。五万兵马足矣。”\n\n“逸山莫要赌气。须知那青州黄巾可有三十万之众。”\n\n“孟德放心,我可舍不得家中爱妻。”萧一的不当回事惹恼了对面的武将,夏侯惇怒起,“姓萧的,你偌有胆前去,某愿为先锋。”曹操虽然不喜夏侯惇的态度,不过他说的也是个办法,“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典韦听令。令你们随逸山出征,一定要保护好逸山的安危。”\n\n“主公,既然送了出征之礼给逸山,戏某身无长物,唯有献一计祝逸山旗开得胜,”\n\n“志才何计?”\n\n“放火烧山。”\n\n萧一看看戏志才一脸笑嘻嘻的看着自己,心领神会,“好计!谢志才妙计。”\n\n“志才送了礼,嘉也不甘人后,贡献一计。两军对战驱黄巾家小为前阵。”\n\n“谢奉孝妙计。”\n\n这三人谈的开心,可曹操听的迷糊,刚才逸山还叫我善待黄巾,怎么一转眼又要用如此计谋?曹操问戏志才,结果戏志才笑而不语。\n\n第二天,夏侯惇四将点起五万大军,护送着萧一的马车往青州出发。\n\n“兄长你看到了吗,某还从没见过带着家眷打战的?”这倒是夏侯渊冤枉萧一了,他也不想带着秀儿和蔡妍出来。可是,秀儿担心他的安危,说是要保护他。蔡妍倒是没说话,可是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萧一,萧一都不敢看了。于是萧一找了辆马车随军。\n\n夏侯惇看看后面慢吞吞的马车,“且不说这个,姓萧的难道不知道兵贵神速吗?如此岂不是给贼军准备时间。”\n\n夏侯惇的话没有说错,此时青州黄巾渠帅徐和已经得到了萧一出兵的消息,他急忙召集部下商议。\n\n“徐帅放心,我们藏于深山中谅他们想找到我们也不是易事。”徐和部下马闯自信道,“若他们敢搜山,那我们正好叫他们有来无回。”\n\n“是呀,我听说这次挂帅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且此人出征居然还带着家眷,使得大军一日只得行进五十里。如此荒唐之人有何用处?”\n\n“何将军莫要轻敌,”徐和提醒何幕道,“那人双十年华就被曹操委以重任率兵出征。必有他过人之处,诸位莫要忘了,当年管帅(管亥)就是一夜之间败在一个年轻人手上。”因为当世信息传播的困难,徐和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正是击败管亥的那位。如果知道的话,不知他会作何感想?\n\n是金子总会花光的,是条路总会走完的。萧一大军慢慢悠悠的来到了青兖边界的大山下扎营。萧一在帅帐旁立了一个帐篷安置二女。自己独自坐在帅帐内,连典韦也不见了。萧一坐了一会儿,看没人来也不恼怒。迈步回到了旁边的帐篷。\n\n书中暗表,因为萧一马车拖累,使大军不得速行这让四将心中难免不爽,连萧一义兄典韦也觉得萧一有点不分轻重了。四人在立好营寨之后,也不知会萧一就带兵出外打探去了,所以议事之时没有一个人。四人带兵来到一个附近的村落,一进村百姓吓的四处逃跑,夏侯惇抓住一个老汉,“老头,我问你,此地可有黄巾?”\n\n老汉瑟瑟发抖,“诸位将军是来抓黄巾的吗?”\n\n“不错,你可知道他们的去向?”\n\n“老朽不知,只是他们每半月就会来我们村强征粮草上山。我们和附近的村落被骚扰的苦不堪言将军可要为我们做主呀。”\n\n“老头,不用慌,下次黄巾来的时候,你派人来知会某一声,某替你报仇。”\n\n“如此老朽谢谢将军大恩。”\n\n夏侯惇看一出来就得到了黄巾的消息,心中欢喜,拨马回营。旁边夏侯渊道,“这件事是不是要和萧一商量一下?”夏侯惇撇了他一眼,“何必如此,等来日黄巾来了,我们自行去剿平黄巾就可。”曹仁也觉得把主帅晾着自把自为不怎么好,“妙才说的对,他好歹是主公委派的主帅,我们至少要知会他一声才好。”见自己弟弟和曹仁都这么说了,夏侯惇只好道,“如此,那恶来去告知他一声吧,你就说到时得了功劳自有他一份,不用他操心了。”\n\n典韦得了这么个为难的信差的差事,当他把发生的事告诉萧一时,他只是笑笑,“一已知道了,望义兄代我谢谢元让将军好意,至于功劳吗?萧一即没出力,不敢领功。不过我有一事嘱咐兄长,若果你们中了敌军奸计,请兄长如此这般行事。好了,你出去吧。”说完看都不看典韦,“妍儿,可否弹奏一曲?”\n\n虽然萧一语气很平静,可典韦知道自己义弟生气了,这也难怪。谁遇到这种事都会生气。典韦不敢多言退出帐外。\n\n秀儿抚摸着枕在自己腿上夫君的头发,安抚他的情绪,多年夫妻,典韦能看出来的,秀儿自然也能看出来,“听夫君的意思,义兄他们中了黄巾的奸计了?”\n\n萧一哼了一声,“一群肌肉长到脑子里去的莽夫,且不论黄巾自起义从未为难过平民百姓,就算是黄巾搅乱此地安宁,那些村民为何不跑?那些人显然是青州黄巾的家小,现在青州黄巾一定在商量在哪下套好让义兄他们自投罗网呢。”\n\n“那夫君为何不阻止四位将军犯险?”\n\n“阻止?我看现在整个军营就你们两个人会听我的了,我如何能够阻止。”\n\n\n\n\n\n\n\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