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都市 > 王牌保安 > 第十七章 上山

第十七章 上山

“哈哈!你们这样在一起虽然经常打打闹闹,但是兄弟之间的感情还是依旧那么好!”秦松笑着说道。

\t“那是,我们兄弟的感情那是没说的,一辈子的事儿。”胡邦说着搭着苏洪的肩膀,朝他点点头。“老苏你说是不是?”

\t“那当然!”苏洪也点头示意。

\t秦松听完却低下头,一脸愁容,缓缓说道:“其实,我也非常希望有这样的友情,只不过……一直都没有过。”秦松越说越落寞,感觉自己的生命里就从来没出现过朋友一样。

\t秦松说完将苏洪和胡邦都愣在原地,二人都感觉到话题有些沉重,于是胡邦连忙打着哈哈说道:“咳!不会的,你现在不但有了你师兄,不是还有我这么个好兄弟吗?”

\t“对啊!胡兄弟你是师兄的好兄弟,那也就是我的好兄弟了。”秦松豁然开朗,立马站起身来对胡邦鞠了一躬,说道:“胡大哥,受小弟一拜!”说着就准备拜胡邦。

\t“哎哎,使不得使不得!”胡邦连忙扶起秦松,语重心长地说道:“秦兄弟,你既然都这么说了,那做哥哥的就得跟你说点真心话。现在社会上为人处世,不能那么老实,有的时候就得玩一点儿手段。虽然听起来不大中听,但却是事实。现在社会上,太老实的人会被欺负的……”

\t“老胡,这个你大可不必担心。”苏洪插话道,“我的师弟我了解,虽然他看起来老老实实的,但要真说欺负,恐怕还得是他欺负人家才是。”

\t胡邦听完,细细一想便点头说道:“你的话也有道理,跟着老师父做徒弟,恐怕还没有被欺负的份。”

\t三人相谈甚欢,这时,菜也都陆续上完了。吃罢饭后,三人稍微歇了一会儿便开始准备登山了。

\t爬了一会儿,胡邦就累得气喘吁吁。“……呼呼……老苏,秦……秦兄弟,你们……你们等等我啊!”

\t苏洪和秦松由于常年在深山里,早就在山里跑惯了,当然不像胡邦这种长期生活在温室里的宠儿一般娇弱。

\t苏洪转身过来见胡邦正扶着一根电线柱子直喘粗气的模样,便笑着调侃道:“嘿嘿!胡少爷,您这身子骨可是不达标啊!养尊处优惯了,爬点山就累成这样?”

\t“你……你小子……少跟我说风凉话。”胡邦又累又气,却没法反驳。

\t秦松见状,便来到胡邦身边,扶着他一条胳膊,说道:“胡大哥,我扶着你走吧!”

\t“还是秦兄弟懂事,不像你那个白眼狼的师兄。”胡邦感激地望了望秦松,接着又白了苏洪一眼。

\t三人就这样扶持着上到青城山半山腰,此时望着山下的景色,真是豁然开朗,深吸一口气,也能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一眼望去,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这青城山自古就有“青城天下第一幽”的美誉。

\t秦松突然好奇地问道:“胡大哥,你晓不晓得这青城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t胡邦一听,本来累得快奄奄一息,这时却突然来了精神。“嘿嘿,秦兄弟啊,这你还真问对人了!我在蜀都生活这么多年,可没少爬这青城山。因为这里树木青翠,四季常青,加上许多山峰环绕在一起,就像是一座城一样,所以将它命名为‘青城山’。”

\t胡邦说到这里顿了顿,又想起一个典故,于是便说道:“对了,顺便告诉你们一个故事。相传在上古时期,这里有位修道的老仙人,法名宁封子。这个宁封子可不得了,他传授给黄帝一种能够驾驭风云的‘龙跻之术’,说白了就是前不久电视里放的《仙剑奇侠传》里的御剑飞行的法术。黄帝学会后就封坛,拜他为‘五岳丈人’,所以青城山又被称为‘丈人山’,诶,这上面不远处就有一座丈人道观呢!等我歇一会儿就带你们过去啊!”

\t秦松听完跃跃欲试。

\t苏洪却说道:“哎,咱们来可不是游山玩水的,有正事儿要办呢!还是先办正事儿要紧。至于什么道观之类的,以后有的是机会去看。”

\t秦松听完也点头赞同,胡邦便也只得作罢。

\t三人歇了一会儿,便继续爬山。到山顶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远处还留有一丝余晖。

\t他们来到一处用大理石砌成的石门前,抬头一瞧,上面写着:伏阳观。接着石门左边竖刻着:墨雪善无忆;右边竖刻着:伏阳恶正深。石门前还坐落着两只大石狮子,表情*肃穆,不可侵犯。

\t胡邦来到这里,指着石门惊讶不已地叫道:“天啊,我以前上来,都没有到这儿来过,没想到这里居然有这番景象,这就像武侠片里的那些门派的山门一样。”

\t秦松也惊叹不已,愣的都说不出来话了。

\t苏洪也点点头,说道:“最近这几天打听的地方,应该就是这里了,的确是够气派!”

\t此时山上的游客基本上都已经没有了,只有一些常驻在山上道观里的小道士。

\t一个身穿道袍的小道士以为三人是游客,见他们不但没有离去反而在伏阳观门前驻足观看,便走上前去,施了一礼,才拿出拂尘说道:“几位施主,天色已经晚了,要游览的话请明天上午早些来。”

\t苏洪连忙回了一礼说道:“小兄弟,我们不是游客,我们是来找人的。”师傅曾经教过自己,别人敬自己一尺,自己要敬别人一丈。这小道士颇有礼貌,所以苏洪也非常礼貌地回答。

\t“找人?”小道士诧异地问道。“你们……找谁?”

\t苏洪也没见过这位大师兄,正犹豫该怎么称呼俞汉青?叫“师兄”怕太唐突,叫“师傅”也差了辈分,最后决定,目前来说最适合的称呼只有“先生”。便问道:“我们找……俞汉青俞先生,不知道小兄弟可否认识?”

\t小道士听完大惊失色。厉声斥责道:“你们怎么直接称呼师祖的名讳?”

\t“师祖?”

\t三人也是一阵惊诧,秦松却在心里琢磨,这大师兄得老成什么样了啊?莫非比师父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