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次元 > 笔语 > 第一章 神秘来电

第一章 神秘来电

我叫董方正,在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前的头一个月随父母从民国首都搬到了山城重庆,那年我14岁。如今抗战胜利已经过去2年,在那场该死的战争中,父亲为国捐躯,同时我幸福的家也没了。失去了父亲,作为大家闺秀的母亲除了漂亮也没什么养家的手艺,很快家里的积蓄坐吃山空,终于在我22岁的时候风韵犹存的母亲改嫁,给山城商会会长曹万才做了四姨太。为了讨好我的母亲,曹万才将我安排到当地最畅销的《山报》报社做了一名责任编辑,而报社的老板兼主编正是曹家的二少爷曹诚。虽说二少爷名字里有个诚字,但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花花公子,这些年来坏在他手里的美女名媛不计其数,而《山报》正是他做这些个肮脏之事的重要平台。

掐指算来,今天是农历4月28,离端午节还有整一周,也正好是我在《山报》上班第2年的纪念日,一大早我梳洗完毕穿着笔挺的西装骑着自行车出门了。在我快要到报社大楼的时候,老远就看见有一群人黑压压地堵在门口。

“哎~!世道还有王法吗?”

“打倒伪新闻,为红桔小姐伸冤!”

“打到山报,拆了流氓报社”。。。。。

哎~!我心想准是我们家这位二少爷玩腻了想换换口味,于是在《山报》上刊登了诽谤人家姑娘的新闻,好让她知难而退,以后别烦人。但是新闻发出来后,有些个正义的读者前来闹事儿。这些事我早已司空见惯,几乎每个月都会遇见一起。为了避免和躁动的人群发生冲突,我绕到了报社大楼后的一间裁缝铺。

“四少爷来了,我帮你推车吧!”说话的是裁缝铺的学徒兼伙计亮子。亮子和我年纪相仿,是土生土长的山城汉子,身材不高一米五八,长像上斯斯文文和他的职业裁缝倒是很挂像。

“都说了别叫我少爷。你是在寒碜我是吧?”

“看你说的,进来吧。”一边帮我把自行车抬进店里,亮子一边轻声说道:“你听说没,这次事情可闹大了。”

“什么事儿?”

看看四周没人,亮子压低了声音:“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我的四少爷?”

“再叫我少爷,小心大耳刮子抽你。快说说怎么回事儿?”

“听说啊,我也是是听人说的哈,你也别当真。”

“你快讲,哪来的废话。”

“听人说红桔小姐昨晚跳楼了,从百货大楼顶楼跳的,脑浆子溅了一地,死得可惨了。”

听亮子这么一说,我倒吸一口凉气,突然觉得想吐。心想你说这个干嘛呀,我早饭可吃的豆腐脑,这下可要命了。呕了两口没吐出来,亮子慢劝道:“唉,怪我多嘴,怪我多嘴,你也别被吓着,没事儿,就你们家那势力过两天事儿就过了。”

我也难得解释,反正和我没什么干系,只是担心曹诚这小子要开溜,到时候报社处理后事的手续又要交到我手上。其实逼死人这种事儿去年也发生过,花点钱再利用一下曹万才在国民政府的关系很快就能摆平。只是在事情处理的过程中,曹诚会躲一段时间,报社大大小小的事都会由我来打理,包括出面与当事人干涉。总之风流快活的是他,擦屁股的是我。其实《山报》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是娱乐版,专门刊登捕风捉影的名人绯闻,养着一大帮流氓记者,同时也是报社主要赚钱的途径;还有一个是文学版,刊登国际国内的重要事件和转载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基本上不会给报社带来收益,当然人也比较少,而我则是文学版的负责人。我也压根不爱去管娱乐版的闲事。

见我半天不回话,亮子满脸堆笑:“四少爷,哦,方正哥。我只是听说哈,也许压根没这么回事,你可别往心里去。”

“我抽你,你信不,别叫少爷。”

正在谈话间警铃声传来,三辆警车从裁缝店门口驶过,我依稀看见第三辆警车里警察局长张豹和曹诚坐在一起。

“对了,你这儿有这段时间的山报吗?”

“有。你忘了,都是你给的。”

“那好,你给我看看。”

其实《山报》我向来不看,特别是娱乐版,总觉得充满了恶心与龌龊。今天主动提出想看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情况。当我翻到4月26日的报纸时,一篇登在头版的文章《红尘女的风流韵事》吸引了我的注意。文章没有点名写的红尘女到底是谁,但是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正是红桔事件。我大致看了一下内容,说的是一个过气的电影明星与三个富商之间的绯闻。一看情节,我靠!都能赶上科幻小说了,故事编得也忒没有水平,不得不佩服作者和读者的愚昧,这也能信?接着我又看了看作者署名:过江龙。顿时火就不打一处来,心里一阵犯恶。

过江龙的真名叫刘莽,是个地地道道的街头混混,早年间家里也挺有钱,吃喝嫖赌毒无恶不沾,到后来家道崩落,混了码头,听说参加了哥老会,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投靠了曹诚,在报社做了一个流氓记者。

正在我读报的时候,裁缝店的门打开了。

“唉~!四少爷,你也在啊,看这事闹得。”

我打眼看进来的这人,四六开的头发打了发油梳得油光铮亮,拿勺子搁下来估计能炒半斤回锅肉;两片狗油胡子贴在一张鲢鱼嘴边,嘴角耷拉着,一幅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的样子;蒜头鼻分两瓣,一双大圆眼滴溜乱转;浑身穿一套黑色中山装,身材中等一米七,长得膀大腰圆,搁称上一邀估计也有二百斤。“哦,高兄!你挺早的啊。”这人我认识,报社的娱乐版编辑,名叫高粱外号混江龙,和过江龙刘莽是拜把子兄弟。看到他来,亮子忙上前打招呼:“高先生,早上好!”高粱也不搭理径直走到我身边一拍我肩膀:“没事儿,四少爷,警察已经来了,那帮子人无外乎就是群看热闹的观众,他娘的一群要饭的,很快就散了。”

我不爱搭理他们娱乐版这帮人,轻声回了一声,然后继续读报。

过了大概十分钟,又有一批警察陆陆续续地从裁缝店门口路过。高粱站起身来:“四少爷,咱们也去看看?”

我摇了摇头,表示不感兴趣。

“那好吧,我先走了,一会儿报馆里见。”说完,高粱走出了裁缝店跟在警察的后面一路小跑而去。

又过了一会儿,等到三辆警车从裁缝店门口悉数开走后我站起了身,“亮子,不早了,我到报馆里去。下午下班后再聊。”

“好呢,等着你的。”

我快步走出了裁缝店,绕到了报社大楼的正门。此时集结的人群已经被警察驱散完毕,我依稀看见正门台阶上还有隐隐血迹,估计刚才发生过武斗。回到位于三楼的办公室,门半掩着,还没等进去就听到了里面讲电话的声音。

“喂,山报报社,请问有什么事儿吗?。。。。。。哦,找董编辑的啊,他还没到,你等等打过来好吗?”接电话的是一位中年妇女,三十五六岁,穿着一件开叉到大腿根子的粉色碎花旗袍。这年头,旗袍可是妇女当下最时髦的装扮,一般想展露身材的女士都爱穿。但是眼前这位穿着旗袍却让我想吐,只见她肥头宽腚,紧身的旗袍勒出的不是曲线而是像旱藕一般一节节的肥肉。当看到我推门而进,她那面盆一样的大脸挤着笑容迎面而来:“哎呦,刚挂一电话,说是找你的,问他什么事,没讲。我让他过会儿再打。”

“男的还是女的?”

“男的,听口音应该是上江人。”

上江人、下江人,这是旧社会时重庆为了区分本地人和外来人的一种称呼。从1936年开始,随着大量外地人口涌入重庆,重庆人口当时达到了百万之多。社会上为了区分便把当地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称为上江人,把外来的这些个人口称为下江人。

“哦,知道了。杜姐,老大来了吗?”

“来了,和警察局的豹哥一起来的,现在还在楼上办公室里说事儿呢。”

我这个办公室是报社文学版的编辑部,共有四个人在这里办公。除了我和刚见着的杜姐还有两个编辑,一个姓明叫明大力,一个姓汪叫汪海。这两个人是我招的,为人皆十分正直,都是学院派的书生翻译外国文学是轻车熟路,可以说是我的心腹。但是到现在还没来上班,估计来的时候见了楼下乱哄哄的局面躲哪儿去吃早饭了。而这位杜姐呢,她是报社的老员工,从最初建报的时候就在了,以前是娱乐版的,我来后才调到了文学版,做一些接电话和安排打印的事情,我平时也不爱搭理她。

坐回到办公桌前,当看完昨天的排版情况和今天的工作安排,此时时钟已经指到了10点整,电话铃再次响起。

“喂,山报报社,请问有什么事吗?。。。。。。哦,他在,你稍等。”杜姐示意让我接电话。

“我是董方正,请问。。。”

“你听好,有件事情麻烦四少爷你帮忙。”

我最不爱听人叫我少爷,更不想和曹家有任何关联,然而事与愿违,我在报社得到的尊重全是靠这身关系,顿时我就没好气的说:“鄙人才识疏浅,不知道能不能承担你的信任。”话外之意,我对他要求的帮忙一开始就采取回绝。

“这事儿还非得你不可,整个山报,就你一个说人话的。”

“承蒙夸奖。说吧,什么事儿?”听电话那头这么一讲,我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

“明天下午两点,你们报社有人跳楼。”

“你说什么?你等等。”

“另外我还告诉你,跳楼的人是红桔。”

“什么?你说什么?”

“只有你能阻止她,要怎样阻止,你自己看着办。另外此事千万别让你二哥知道,否者后果自负。”

“喂,你说清楚点。”

“嘟嘟嘟”电话挂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