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都市 > 美女上司贴身保镖 > 342

342

“别以后啊,你不替你自己想,也得替何苦想想。光凭你送水,能保证他的学费吗?哦,对了,忘跟你说了,前些天我有一朋友……”

对于何苦上学的事情向来是何扁担关注的重中之重,听到叶天的话,手里的饺子也忘了吃了,一直等他说完,才缓过神来,

“国际教育学院?电影学院旁边的那个?”

“嗯,就是那个。”

何扁担没有说话了,开始低头盘算,叶天看他沉默,自己也不说话了,等着他的回答。

国际教育学院,教学质量肯定是没得挑的,而且以后还能报送留学出国,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尤为重要的是,还有贫困补助,具体到多少不清楚,但是看叶天说的语气应该少不了,但是平日里的花销肯定是少不了的,这么一来,钱肯定是不够花的。送水的这点儿钱,平日里的花销都花的七七八八了,这么一来,就真的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了。

搅了搅饭盒里的饺子,何扁担叹了口气,“就算是开店,也要先找到开店的铺面,这里的铺面少说一年也要五六万,这是一笔大开销啊。”

见他松口,叶天舒了一口气,“铺面的事情不需要你担心,我已经给你找好了,而且是已经装修好了的,价格便宜,地段儿也好。”

“有这么好的事儿?”

“嗯。是一间狗肉火锅店,就是庞万子街上的那一间,咱们昨天晚上还打架的那间店子。”

何扁担想了想,“老板是河南人的那间?”

“对,就是他。”

“那老板可鬼精的很,怎么会把店子给我。而且那间店子可是经常有人找麻烦的。”

“这你就别管了,你就说你想不想干?想做的话,我就把这事儿给你谈下来,那老板是我的朋友,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也省得让外人占了咱自己人的便宜。”

何扁担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你哪儿来的那么多的朋友?”

“你就说你干不干吧?”

叶天都这个态度了,何扁担还是犹豫不决,最后竟然把脑袋转到了一旁的何苦身上,“儿子,你看咋整?”

何苦点了点头,“我看行。”

看到何苦点头,何扁担这才点头,“那就试试吧。叶天,你那朋友的店子得多少钱能盘下来?”

“这不急,我帮你杀杀价,总不能让你为难。”

何扁担忙说,“那也别让人家为难,背井离乡做生意人家挺不容易的,不行咱就吃点儿亏,人家也……”

“行了行了,这件事情你就别管了,我全权负责,你就专心等着做你的老板吧。”

何扁担不太确定地点了点头。

吃完了饺子,工作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何扁担吃了最后的两个饺子,顺便把饭盒也给洗了,交到了叶天手里,跟何苦道了别,听保安大叔的话,何扁担开着小三轮进到了小区里,车上的扁担晃来晃去的,像是在诉说着一个父亲的艰辛。

叶天带着何苦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了那家狗肉火锅店。

刚才他跟何扁担说的事情是真的,也是老板亲口跟他说的,郑二狗三天两头来找茬,虽然自己是憋着一肚子气要抗争到底,但是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市井小民,就算是这个年不过了,耗到了年三十、大年初一,那又能怎么样,气是出了,可也不挣钱啊,而且说不定还得添更大的堵。河南人的脑袋瓜儿一向好使,他迅速判断出这一场争斗中自己的时间成本损失太大,有这个时间倒不如回家或者去别的地方做事。他一个地道的河南农民琢磨出来的这番道理,如果放到如今的大学里就会发现,这就是让很多大学生抓耳挠腮想不出来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问题。

劳动人民是最伟大的,深藏功与名啊!

经过郑二狗那么一闹,火锅店开始关门歇业了,叶天看到上面挂着停业整顿的牌子,昨天晚上剩下的玻璃碴子被扫成了一堆,堆在光秃秃的槐树底下。

敲了敲门,没有人答应。

“哥。”

“嗯。”

“如果以后还有人来打架怎么办?”

“昨晚上怎么办的现在还怎么办呗。”

“我爸爸不会打架。”

“拉倒吧。别看你爹外表老实,真要打起架来,谁都劝不住。走,去后院看看,这里没人。”

这种店子都是跟店子连在一起的,前面做生意,后面住人,方便实惠,还能省不少的房租。

“怎么进去啊?”何苦看了看左右,都是已经关门回家过年的店铺,还有几间没有生意的门面在那里放着。

“笨,翻墙过去。”

何苦吃惊地看了一眼高大的围墙,吐了吐舌头。

俩人这里正爬墙呢,那边的老板就过来了。

“哎哎哎,大兄弟,这是怎么个意思啊?”

扭头一看,原来是老板回来了。

火烧云遍布叶天的两侧脸颊。

……

把这一大一小请到店子里,老板忙着招呼着,叶天跟何苦坐了下来。

“大兄弟,要不咱哥俩喝点儿?”

“不了不了,咱还是赶紧谈正事吧。”

老板也不勉强,沏了壶茶放到了桌子上,给三个人都倒了一杯。

“我姓赵,兄弟叫我老赵就行了。”

叶天这才想起来,白打了一场架,到现在连人家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也自我介绍道,“我叫叶天,您叫我声小叶就行。”

“小叶,昨天的事情还是要谢谢你。在这个地界上,咱说了不算,要是到了河南,你有什么麻烦的要紧的事,提我赵三雀的名字,谁都给你三分面子。”

叶天笑笑,“嘿嘿,大哥,您这名字有意思啊,赵三雀?麻雀的那个雀?”

“嗯,就是麻雀的雀,老家里叫家雀儿。那种整天在树上瞎扑棱的小鸟儿。”

“听您这口气,您这名字有来头?”

“有来头儿!”赵三雀押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当年俺娘生俺的时候,家里头穷,是真穷啊,可偏偏生的孩子又多。那时候人就是这个毛病,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老手十一口人,生生饿死了仨。这还算少的,那时候全都这样,不饿死几个都成稀奇事了。要不怎么说河南出骗子出小偷呢,都是穷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