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都市 > 若只年少 > 第二十三节 冰凉的心

第二十三节 冰凉的心

自那天以后,言武似乎冻伤了心,变得沉默了。放了寒假在家里,冯彪几乎天天打电话过来,言武却不怎么说话,聊聊两句就把电话挂断了。

假期的作业也是没有动一个字,放在桌子上吹着风,或晒着太阳。季缘每天也会来,两人只是在树上坐着,看着书,话没有以前那么多了,纵然心里有千言万语。从外面看着桌子上的书本和作业,还有一本欣老师让季缘转交给言武的一本《纳兰词》,今天看见什么样子,明天还是什么样子,只是书上一点灰尘都没有,也一字不染。季缘有时候想哄他笑笑,纵然自己讲的多么好笑的笑话,他也是勉强露了一点笑容,他只是不想让季缘为自己担心。自己的心现在是什么样子,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了,是完整的吗?

过小年的那天,冯彪过来了。按习俗是晚上吃饭,他来的时候是上午,骑着摩托车,要很久。冯彪的家是离古镇很远的镇子里,过来一趟是很不容易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第一次破让言武喝了酒,第一次。冯彪的酒量很好,言武没有喝多少便醉了,醉的不省人事。冯彪多么希望他把心里的苦都说出来,哪怕是醉着说也好。只是,他在醉了也是沉默一言不发。爷爷奶奶以为是朋友来了他高兴呢,就和冯彪一起把他扶上了二楼,安顿在了床上,冯彪知道他这是在借酒发泄自己。看着他憔悴的样子,心里竟在滴血一般。

“可恶的校长!”冯彪在床上重重的打了一拳,愤怒的说道。

“孩子,你怎么了。”言奶奶看见冯彪奇怪的动作,关心的问。

“喔,没什么,奶奶你不管我。”冯彪回答说,心里融着丝丝的温暖,“这里交给我就好了。”

言奶奶帮言武整理着盖在身上的被子,怕他冷着,“这孩子,第一次喝酒就喝那么多,不知道为什么从放假回来他就不开心。我一个老太婆又不知到该怎么问。让季缘说吧,那孩子也不大愿意说。一个朋友来了他应该会开心点儿的,没想到会变成这个样子。”

房间的陈设很简单,一张衣柜,一张书桌,一张椅子,一张床,再也没有其它多余的东西了。从窗外望去,一棵大树立在了屋后,全身光秃秃的,一支粗长的树枝横在窗前。阳光散散的透过树枝落了进来,落在了陈旧的书桌上,上面放着许许多多的书籍。冯彪也大致猜到了那树枝是干什么用的,起身走了过去,通过窗子,踩着那根树枝,轻轻松松的到了屋后的大桑树上,映入眼前的却是另一个世界。

屋后没有其它的房屋,是一片已经荒废了田地,看样子是好些年没有翻过土了,上面枯枯杂草,黄黄的泛滥成一片,都已经荒凉了。想到季缘也在这里,就拿出了手机给她打了电话。

冬天,所有的东西给人的感觉的都是冷的,冷冷的天,冷冷的水,冷冷的空气,还有一颗冷冷的心。唯有这阳光,能让人感觉到了温暖,有了活着的能量。冯彪安静的躺在那里,很喜欢这种感觉,感受着这种温暖的气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透过窗看着言武的面庞,心里有一些羡慕,又有一些同情,这种复杂的心在冯彪的心里流转着,道不明,也说不尽。

“这么远,你就跑来睡觉的?”季缘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窗前,望着树上悠闲的人,“把小武弄醉了你就舒坦了,明知道他不能喝酒还让他喝。”

阳光洒在季缘美丽的脸上,纯白的像个天使。依旧是粉红的羽绒服和一件牛仔的搭配,虽然宽厚的羽绒服着在了身上,却还是影响不了她那曼妙的身段。

冯彪微微的叹着气,喃喃:“好吧,我知道错了。这么多天来我一直打电话每次都是聊了几句就挂了,我有些担心就过来了。现在他醉着也好,可能一觉醒来就好了啊。”

季缘轻车熟路的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坐在了另一个树枝上,晃悠着自己的双腿,心里大概和冯彪一样不知所措。想起欣老师走的时候说他已经安排了,到时候自然会有结果,只是这个结果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再过不久就要开学了,言武的作业一个字还没有动。

季缘看着屋里睡着的言武,淡淡的说:“我一直都在努力的想改变他,想让他好好学习。欣老师第一天来的时候,我把言武所有的事儿都告诉了她,我从老师的身上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感觉,我相信她可以改变言武。”

“原来是你说的啊,到现在估计武哥还不明白美女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冯彪笑着说,心里觉得季缘对言武已经超越了友情的界限了。

“我不知道欣老师说的一切会有答案会是什么时候,我们也只能静静的等待,现在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你已经到了第十五的位置了,小武也考了第三,离我也只有二十分的距离。”季缘怅惘的说,感觉时间一下子过的真,快转眼间就过了半年了。突然很怀念以前的日子,不用想太多,思考太多,只要开开心心的就好。现在的心就像漂浮在水面的芦苇,永远也沉不到水底。

光秃秃的桑树,像伞的骨架一般散开着,远方有许多的小山坡,勾勒出天边的轮廓,像一个个暮年老人的脊背。这里有着许都地方都没有的宁静祥和,那种气息,闻着可以让人安然的入梦,再也感觉不到世间的纷乱。就好像这屋子的前面就是公路,来来往往的机车声不断。屋后却又是另一片世界,虽然只有屋前和屋后的距离,可有形和无形之间又超越了世俗的多少。

“我其实很羡慕你和武哥的,能这样在一片天空下快乐的成长。”冯彪看着对面树枝上的季缘,感慨的说。

从小到大冯彪都是在上海读书的,也算是一个城市的孩子吧。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的没有什么朋友。父亲母亲什么事儿都依着他,给他最好的生活,给他最好的教育。虽然家境很好,却没有成为花花公子一类。在父母眼里,所有的爱仿佛就是给我们创造一个好的物质生活,可这些往往忽略了孩子们内心的感受,他们从来都不懂得孩子的世界。

透过窗可以看见自己浅浅的影子,仔细看看,又可以看见屋里的一切,言武在床上安静的躺着,像一个孩子一般。

“我遇见了武哥,我觉得可能这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了。和他在一起,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还有做人。”冯彪浅浅的笑,很幸福的笑着。学习中并没有乐趣,有的只是自学习生涯中和朋友们在一起开心的日子。

冯彪觉得自己没有经历什么,竟学会感慨世事的繁多了。或许是这个社会让他们最早的看见了一个真实的一面,一直以为学校是圣洁的,原来都是自己在自以为是。

季缘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望着头上空无一物的树枝,记得不久前还是有些叶子的,转眼间就全数零落了,“小武对于有些事情太执着了,他总是把自己内心里的理想世界当作现实来看,有些东西本不该执着。他却一直放不下,也看不透。”

两人聊了许久,基本上都是季缘在给冯彪讲着和言武小时候的事儿,一直开心的聊着,太阳也渐渐的西沉了,冯彪见天色不早就和言奶奶言爷爷道别走了。

送走了冯彪后,季缘便又上了楼,看了看酒醉未醒的言武,心里也是隐隐作痛,他何苦要这样折磨着自己。季缘来到了书桌前,静静的坐着。随手翻看着放在桌子上的那本《纳兰词》,中间的位置恰好放了一片桑叶做成的书签,季缘的所有的书签也都是这一样的,每年言武都会做好多。拿开叶子轻轻的放在桌子上却看见叶子的背面抄录着纳兰的一首词,《鹧鸪天》:

冷月无声夜欲阑,栖鸦不定塑风寒。生憎画鼓楼头急,不放征人梦里还。

秋淡淡,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明朝匹马相似处,知隔千山与万山。

“知隔千山与万山”

季缘轻吟着,一只手突然伸了过来把叶子放了进去,合上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