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都市 > 一个碧池的奋斗史 > 第30章 求爱

第30章 求爱

被一个菜单试出水平,姚鸢无从掩饰,只得承认自己是文盲,并问文英:“哪里有识字班?”

这年代贵族女子识字率挺高的,但凡能到云中山来住的,一般也都是富贵人家的富贵亲戚,所以文英与文雅万没料到姚鸢不识字,面面相觑,有点发呆。

姚鸢只好又问:“你们在哪儿学的识字?”

文英道:“父母请回家的教书先生教的。”

原来这俩姑娘的出身也算不错,还能请家教的。

姚鸢怕自己请不起,她唯一傍身的钱财还是在瀛洲时,徐太太为了巴结王爷,送给她的几件首

饰。

那时候离开碧海仙居,她换完衣裳,把这些首饰装在小袋里缝好,结结实实得系在身上,一直保留到现在。

在进京途中,王爷对她日渐冷淡时,她想过,无论在哪儿落了脚,把首饰换了钱,租个房子,再慢慢图谋生计。

现在住所已然被王爷安排好了,这笔钱可以当做最开始的生活费用,假如可以支撑三个月,她有三个月的时间找工作,假如能支撑一年,她甚至可以再学个生存技能……

如此宝贵的一笔钱,一时当然不敢拿出来请家教。

姚鸢略感忧愁,又问有没有识字贴一类的,可以自学,文英和文雅都茫然摇头,大约是听也没听过。

姚鸢只好暂且放下识字这一茬,先让她们推荐了几个菜,填饱肚子之后出门考察。

云中山不在闹市,周围都是朱门富户,走好久才能看到邻居,一个商贩走卒都看不到,偶有老少爷们路过,都骑着高头大马。

路宽人少,大多风驰电掣而过,偶有看到她一人独行的,放慢速度,瞥上两眼,极少放浪形骸的,要调戏上一两句。

姚鸢刚穿过来时,吃过流氓的亏,这回学了乖,一概无视,两眼看路,心无旁骛。人当她是个聋的傻的,也失了兴致。

如此照着文英给的地图,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到了行人如织的闹市。

闹市上各行各业俱全,衣食住行日常所需都能买到,她走一步问一句,有时候在旁看着旁人讲价,默默统计物价水平。

虽然没有纸笔,好在她有个好脑子,一天下来收货颇丰,大差不离地搞清了在帝都生活的基本成本。

对比了三四家首饰铺子,对自己目前的身家也有了数。

不过当天并未变卖任何东西,一来她在云中山住着,暂时无需花钱,二来初来乍到贸然露富怕给自己招祸。

到了傍晚,身无分文的她,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也只能眼巴巴看着路边的包子、炸糕、点心和卤肉……

回到云中山时,天色已晚,她饿极了,胃口大开,点了一桌子菜。

菜上齐了,她刚要动筷子,忽然问文英:“这一桌菜,多少钱?”

文英对着菜单,又拿出纸笔,算了好一会儿,才给出答案:“五十七两银子。”

姚鸢抿了抿唇,筷子停在一盘水晶肘子上好半天没动。

按照她今日的考察,餐饮来说,每日三餐,有肉有菜有水果,量够饱腹,营养均衡,一年要花六两银子。

六两而已……

果然要努力奋斗,才能重新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明天得去稍微高档点的地方考察一下,给自己定一个短期目标。

这么想着,她奋力吃了个十三分饱,撑得直到半夜还在院子里散步。

宋姑姑睡得也晚。

她是送完客人,回来的路上发现了姚鸢。

云中山很少有生面孔,每一个贵客,她都会亲自拜访。

昨日霁王府领来的客人,她今日也去拜访过,却不想扑了个空。

文英说,客人吃过早午饭出门去了。私下与她耳语:听说是霁王府领来的?

因宋姑姑有个八卦的主子,所以云中山什么料她都要挖。

当时听文英这般问,便应道:“是啊,王府管家亲自送来的。”

文英咂舌:“薛公公可是个人物!”

薛公公的分量,宋姑姑比谁都清楚。同在宫中当差,共事几十年,宫里那些奴才表面糊弄谁,私底下真的怕谁,她最是了解,现如今皇上身边最得势的两位总管,见了薛公公也是要客气一声的。

“怎么?可瞧出这姑娘有什么与众不同?”

文英含蓄地笑笑:“文英见识浅,看不出来。”

宋姑姑瞪她一眼:“那多留意着!她可是昨夜同霁王一同回京的,霁王这棵桃树上多年不开花了,忽然开了这么一朵……你瞧着吧,过不了几日,来打听她的人多了,到时候要是人家问我,我什么都说不出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文英吐吐舌头,“姑姑,霁王爷的八卦,咱们也敢往外说?”

“你当他不知这是什么地儿?既敢送来,没防着。”宋姑姑戳戳她的脑门,恨铁不成钢:“你来了也好几年了,别整日惦念着回乡,看看在这儿住着的那些姑娘,她们的出路你不羡慕?”

“无非是给人做姨太太,有什么好羡慕的。”文英心气儿高,拉过文雅,撅嘴道:“我与姐姐发过誓,将来一定要做正室。”

宋姑姑不屑地笑了:“愚昧!来帝都也好几年了,只长见识,不长脑子,姑姑懒得教育你了,你也别拉着文雅,我看她虽言语不多,却比你有心眼。等她进了哪个侯爵的后院,你们全家指着她飞黄腾达的时候,你知道眼馋了。”

文英还不服气,文雅怕她惹恼了宋姑姑,扯扯她的袖子,不许她再说了。

宋姑姑把备好的礼物又提了回去,原想着明日再来,不想在这月朗星稀的夜色下与姚鸢偶遇了。

看旁边有个凉亭,宋姑姑命人去点了灯,亲自去邀请姚鸢。

两人在亭子里落了座,宋姑姑先不着痕迹地将她上下打量一番,接着便问:“姑娘是头次进京?”

姚鸢心说,本姑娘进京多少年了,没想到还有第二回被当成乡巴佬的机会。

面上微微一笑:“宋姑姑眼力了得,什么都瞒不住您。”

宋姑姑笑道:“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帝都这地方养出来的女子,尤其是富贵人家的女子,大多心高气傲,表面上看起来再温柔如水,眼神里总透着点倔强的自命不凡。姑娘却不同,这通身的气派,一看便知是见过世面的好出身,然则眼神却带着与世无争的平和。姑姑经营云中山,见的人多,然则姑娘这一款,却是多年不曾见过了。”

姚鸢被她夸得脸红,竟想起霁王爷曾说过的一句话:你从前生活艰难,学会了这些哄人的话,往后不必再说了。

她苦笑着摇摇头,论起哄人来,她着实比不上眼前这人啊!

“姑姑仔细想了想,实在想不出,申朝哪块水土养出姑娘这般的妙人呢?”

“瀛洲。”姚鸢随口敷衍,主要除了瀛洲,她也不知道申朝还有什么地名。

宋姑姑做出恍悟状,点头附和道:“是了,瀛洲有山有水还有海,气候好,民生也好,确然是个好地方。”心里却在想,瀛洲哪有什么真正的豪门?

她极其善谈,当年便是因此从一个出身低微的洒扫宫女,一跃成为贵妃身边的一等宫女。现在虽然已经年满出宫,却靠着一张嘴,依旧稳坐太妃身边第一红人的宝座。

太妃虽然已是太妃,却是先帝留下的嫔妃中地位最高的,当年得宠时,有不少朝臣得过她照拂,现在仍旧听她差遣,所以宫内宫外,还颇有话语权。

背靠这样的大树,宋姑姑活得很自在。

太妃没有旁的好,听八卦,所以宋姑姑每日里最大的心事,是怎么为她搜集新鲜事儿。

姚鸢落到她手里,当然要饱受摧残。

宋姑姑变着花样打听她的出身,她的生辰八字,甚至她与王爷的关系……没有一个问题是硬生生提出来的,几乎都是话赶话,让她无从招架。

很快,王爷在凤尾巷为她预备了房子的事儿,也被宋姑姑套了出来……

夜聊结束,各自散去,宋姑姑心满意足。

走在路上的姚鸢,越想越恨不得咬碎自己的舌头,可话已经说出去了,只能暗自呕血。

从此,想方设法躲着宋姑姑,实在不小心被她逮到了,点头笑过,便着力猛夸她打扮精致。

宋姑姑徐娘半老,姿容姝丽,可是至今未曾嫁人,全然是因为年轻时在贵妃身边见过世面,被一个人间英才迷了眼,从此看不上凡夫俗子。正如她自己说的,帝都养出来的女人,多少有点自命不凡,她自以为便是到了这般年纪,大多男人仍要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因此最打扮。

她的眼光还是很好的,衣着首饰华丽却不艳俗,衬得她确实艳光四射,姚鸢夸起来倒不费事。

宋姑姑本来因她是王爷的桃花而高看她两眼,如此更喜欢她。

这一日她要出门去看首饰,正在门口碰见要出门考察的姚鸢,热情地邀请她上车同去:“你不是一向喜欢我戴的首饰吗?今儿我正要去挑新的,正好你也去瞧瞧有什么打的上眼的没!”

姚鸢这才知道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