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都市 > 毕业季 > 如果你听见

如果你听见

步入高三,一切都得给高考让路。

乘着风,游荡在蓝天边,一片云掉落在我面前,捏成你的形状,随风跟着我,一口一口吃掉忧愁,载着你,彷彿载着阳光,不管到哪里都是晴天,蝴蝶自在飞,花也布满天,一朵一朵因你而香,试图让夕阳飞翔,带领你我环绕大自然,迎着风,开始共渡每一天,手牵手……

我惬意听着周杰伦的卡带《星晴》,脑海里不断幻想我和夏菡手牵手漫步在夜色下的校园,待到浓情蜜意时,不禁接吻……就在这时,我妈尖锐的嗓音突然传来,喊说:“儿子,到点啦!”

我所有的美梦就此破灭。

周末乘巴士返校,我依然听着那盘卡带。从周杰伦第一张专辑开始,我一直深深喜欢着他的歌曲。其中,我给夏菡单独唱过一首《回到过去》。当时,她让我给她写同学录,说是写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词,于是我就写了这个。她一看是周杰伦的歌,就让我给她唱两句。

当时,我们已经步入高三,我希望一切都能够倒退回到高一,到我刚认识夏菡的时候,让时间在那一刻静止。我想那样永远安静地看着她。

不知不觉,巴士到站,我下了车,步行进了学校。

晚自习,我并没发现李曼文没来,直到第二天上课,我才知道她请假了。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李曼文在身边,似乎一切又是另一番情景。我内心极度空虚寂寞,没着没落的。

总之,我突然有点想她的意思。只是搞不懂自己,然后摇摇头,认真听课。

课间,我出教室回来路过毛毛,看他在看一本《当代歌坛》,想借来看看,他却没搭理我,权当我是空气。

后来,另外一节课间,毛毛和袁梦琪在门口撞见了,竟然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袁梦琪还故意和一起的十五君闲侃,以避开毛毛的眼神,不知道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

刚巧,放学时候,我和袁梦琪在教学楼外碰见,便结伴而行。

“你和毛毛怎么了?”

“没怎么啊。”

“我看你俩好像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

“周末时候,你们不是和好了吗?”

“噢,你说那个啊。”袁梦琪恍然大悟说:“只是随便说说罢了!”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哎,你哪儿那么多为什么?不许再问了噢,我警告你!”她伸出食指指着我说。

“跟我还掖着藏着的,你行!”我只是想炸她。

“嘿,你什么态度啊?我可告诉你,有些事该问,有些事不该问,别像个小孩儿似的,口无遮拦!”袁梦琪一脸别扭的说。

我忽然想起开学第一天,毛毛和姜瑶开玩笑,拍她屁股,碰她胸,最后权当没发生。我是个小孩,思想单纯,搞不懂她们成人的游戏,我出局,我认输行了吧!我有点不高兴。

“就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喜欢过毛毛吗?”

“这跟你有关吗?”袁梦琪突然严肃起来,认真看着我,好像我对她做错了什么事。

“那倒是。好了,我走了。拜拜。”我加快脚步,走在她前面。

“哎!哎!”袁梦琪在后面喊我。“韦宸,你真没劲!”

转眼,我就到了宿舍楼口,本来不想和袁梦琪生气的,原本那些事就和我无关,不知道自己又抽什么疯,非要知道别人的事情。我在楼口停留了一秒,就飞快奔进了宿舍。

回到宿舍,我往床上一躺,也不顾他们在玩闹什么,开始一个人胡思乱想。我为什么会想起袁梦琪?为什么会对她生气?是我对她感兴趣,还是对她和毛毛的事情感兴趣呢?连我自己都说不明白。我只是把这些事在脑海里思来想去,最后就当成了一个悬疑故事,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而已。

陆风华突然过来跟我说,李曼文今天请假了。我说知道。他问我她怎么了。我说不知道。然后他继续去和别人玩闹,只有我在发神经胡思乱想。

虽然有同学莫名请假很正常,但因为是李曼文,我却无故多想了一些。

我在担心些什么呢?其实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只是从那天起,我开始注意到她,她在我心里不再是简单的同学或是朋友,但又难以说清的那么一种情愫。

可我还是会想起夏菡,她和李曼文交错着出现在我脑海。越是不想这样,越是来得汹涌如潮。我究竟是怎么了呢?

宿舍熄灯后不久,我一直在发呆,无意间瞧见陆风华在玩手机,但并不知道他在和李曼文聊天,甚至都没往那方面想,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我、李曼文和夏菡之间的情感交错上面。

我感到很奇怪,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情感错觉的呢?是因为我内心对她们的愧疚,还是我其实只是在自欺欺人?

那时候,其实我们对于男女之间的关系还无法理智和正确的理解,只是单纯的一种荷尔蒙刺激,完全是一种本能。

正如我们副校长曾在她化学课上对我们讲的那样,男人天生就喜欢女人,女人也天生就对男人感兴趣,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非常正常,没什么可说的。

即便如此,在我们那个年纪,主要任务依然是学习。学校为了升学率,也为了我们的前途,依然拒绝早恋。

我想这其中的关系,就好比这世上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它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在晚些时候,陆风华突然向我走来。他的出现吓了我一跳,因为一个高大的黑影突然冒出来,我心里总是有些胆怯。

我在胆怯些什么呢?好像很怕别人知道我的那些心事。可偏偏李曼文就找上门来了。

她给陆风华发短信,说要和我说话。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她的奶奶突然离世,所以一开始是拒绝的。陆风华立刻变了脸,他很是不高兴。我或许意识到事情并非我想的那样,或是害怕承认我心里有鬼,总之最后我还是接过手机。

那时候,即便短信包也是很贵的,打电话还是双向收费,所以我和李曼文聊了十几条短信之后,确定了她此刻的困惑,终于还是打了电话。

当时陆风华并没有太大反应,他家里的确有钱,对于这点应该也不会在乎。更何况,他这个陆公子喜欢李曼文呢。

“你现在还难过吗?”我问李曼文。这时候,我已经大概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我只是无法接受这件事……你知道我对奶奶的感情不一样。我从小跟她一起生活,直到我上中学,才被迫离开她。可那时候,我依然每周都坚持要回去看望奶奶。因为她对我太重要了。有时候,我觉得,奶奶甚至比我父母还要亲。我就是这样认为的……”她说话有些哽咽,甚至是激动。她当然也说了很多很多,我想那正如她对奶奶的思念。

她其实也勾起了我对奶奶那份深厚的感情,因为我们有着类似的遭遇。我奶奶也已经病故,小时候对我也有过特别的照顾和爱。

所以我想我是理解李曼文的,只是没想到,李曼文的反应会那么大。我们聊了将近一小时,她依然无法平复情绪。任凭我说破嘴皮,她还是一副哭哭啼啼的样子。

这时候,陆风华有些按耐不住了,因为电话费实在太昂贵了。

第二天,我以为我并不会被这些事情影响,可没想到,我整天都是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我在想我的奶奶,同时也在想李曼文。

那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情。因为李曼文好像已经快要占据了夏菡在我心中的位置,我为此有些懊恼。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放学后还是莫名其妙请了假。

赶去李曼文那里的时候,她一定惊讶极了。因为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我会义无反顾冲到她面前。我说,我只是有些担心你。

昨天的通话,她表现的实在太过激动,总让人担心她会出什么事。

她到底不是那样的人,因为我对她的不了解,导致了我对她的种种胡思乱想,直到见到她本人,我内心才逐渐平静下来。我相信她一定会渡过这段艰难时期的,而且我会一直帮她。

她憔悴的样子,难免还是会令我有些担心。我甚至想上去给她一个拥抱,可我没有那份勇气。我觉得我也不应该那样做,那是趁人之危的一种行为。

结果她却意外向我扑了过来,就像女儿受了委屈情感爆发扑向老爸的怀抱。但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知道自己的肩膀没有她爸爸的份量,甚至这只能算作朋友间的一种安慰。

我想,我们算是比较要好的朋友吧。

她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紧紧搂住我,我甚至感觉她的指甲要扣进我的肉里。我一直强忍剧痛。我理解她此刻内心的痛苦,正如我深切体会到我肌肤的痛,真实而具体,现实和梦境。

然后,她默默哭泣起来。

她真的悲伤极了。

在我七岁那年,我还不怎么记事,至少大部分事情都已经遗忘了。唯独我对奶奶的感情,还历历在目。

奶奶是个简单的人,她有八个孩子,可她从不会指责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这自然导致最后没有人愿意去付出更多来孝顺她。为此,我一直记恨我那些个叔姨。但因为那或许是很多中国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我曾经和几个同学聊起过此事,所以也没有导致更深的仇恨和报复行为。

我只是心疼奶奶,所以更加想要得到她的宠爱。

当然,在奶奶众多儿孙中,她应该是很宠爱我了,她总会把不多的零食留给我,而她又是那么节俭的人。

奶奶对我的爱,是无法用几件事,或是几句话来形容的,就像流在我体内的血液一样浓稠。

我想,李曼文对她奶奶的感情大概也是如此吧。

那天,我陪李曼文坐在她老家院子里的老槐树下聊了好久,她的爸妈和亲戚也没管我们两个孩子之间的事情,而是忙得一团糟。我们只管聊得天昏地暗。

“你说,人在天堂会是快乐的吗?”李曼文有些天真的问我。

“我想会吧。”当时,我在为奶奶祈祷,希望她在远方幸福快乐。

“那我们呢?”

我没有立刻明白她的话,但我有自己的理解。“我想,奶奶在远方,也会保佑我们吧。”

“韦宸。”李曼文叫我名字的时候,让我浑身一激灵,因为感觉太过奇怪,就像妻子在她感到无助时呼唤她夫君的名字。

所以,我很认真的应了一声:“嗯。”

“我好想哭……”她有些哽咽。

“你别哭,好吗?我很怕女生哭。而且,我想奶奶这时候也不希望看见你这样子。你说是吗?”

她委屈地点点头。

那一刻,我只想抛开一切,把她拥入怀中,用我的温暖,些许温暖她的内心。

很多年后,那个拥抱,那个时刻,都深深印记在我心上。那比初恋要深刻得多,情感也厚重得多。那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希望与爱。

2016年,我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北京不眠夜》。那是我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我过去所要感谢的一切。

我感谢在我人生路上曾经出现过的那些人。我们彼此相识,彼此诉说着故事,彼此支撑,又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被遗忘在时光里。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万物是一种永恒。

我们一生中所要认识的每个人,都存在前世和今生。我们应该珍惜我们遇见的每个人。她们的出现,无论是偶然,是片刻,是一辈子,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和永远铭记。

这或许也成为我以后写作信条的标尺。

因为我们人类,都需要爱和希望。

我在第二天返回了学校。我想李曼文还要晚几天来上课,她的心情需要时间来慢慢平复。

临行前,我告诉她,回到学校,我还会陪伴她,让她不要害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