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烽火战线 > 第三卷 抗战的烽火 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战锦州(十)

第三卷 抗战的烽火 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战锦州(十)

在锦州战场上的另一端,小泉心中莫名的不安也越来越强烈。本来预计只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便可结束这场战争。可是小泉却发现现在自己看似占据上风但却是举步难行。而对面的中国军队很显然已经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并构筑了相当完善的防御工事。对于进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如果日军无视这种巨大的危险,依然盲目的发动进攻,那么等待他们的肯定是头破血流的结局。

为了大日本帝国的长远利益,也为了挽救成千上万大日本帝国的勇士的生命,小泉不得不暂缓了即将发动的进攻,再三向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请示下一步的作战命令。小泉试图将锦州城的形势,描述的更加直白一些。来劝说本庄繁放弃原先的作战方案,和这一自杀性的进攻。

面对这位前线指挥官的犹豫不决,本庄繁极为恼怒。看样子中国军队的几次袭扰,已经让这位大日本帝国的将军失去了决绝。本庄繁对小泉道:“作为一名日俄战争时的老兵,我清楚的知道我们在当时支那的东北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也信任你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但是,我更对已经拥有大量坦克飞机重炮的大日本帝国陆军充满了信心,中国人在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这是他们在遭受了一次重大的失败后而不屈服的根本原因所在,但是在军队的质量方面,他们根本无法与第一流的大日本帝国陆军相比。这也许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但也可以肯定地说这关乎着帝国在中国的长远战略。”

最后本庄繁在电话里一字一句地说道:“小泉君,锦州城正在等着你,该不该发动攻势是我决定的事,怎样取得进攻的胜利才是你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你的态度和意志将决定着前线将士的士气,我真诚的希望你不要让天皇陛下失望。”

听了本庄繁这一番话语,小泉表情复杂的放下电话。从本庄繁平静的语气中,小泉听出了本庄繁对这场战斗看起来信心满满但是却也是有着这么一丝的忧虑。后来小泉在战争回忆录中写道:

我坚信,锦州是我们的地狱,在我们行将灭亡之前,我们残忍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也许我们能打死或俘获大量的中国人,但这种拼消耗的战法应该是每一支聪明的优秀的军队所力求避免的。在进攻当中我所做的一切都将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大日本帝国士兵的生命。胜利就像一个挂得太高的苹果,我们尽力跳了,但不知道能不能碰到它。(这一段纯属虚构……)

在等待了数日后,日军增援的坦克重炮部队终于赶到,这时候191年也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发生得太多太多。有期待,也有不堪回首。小泉决定部队分成两个部分,自己率领第一第四师团从东线进攻,而竹内则率领第二师团和第三师团从北线进攻。

19年一月一日,本庄繁终于通过电话向早已盘马弯弓的日本部队发出了他的进攻命令。他在临战动员令中信心十足地说:

“今天,我们将开始一场伟大的进攻战,这次作战将对整个战争的胜负产生了绝定性的影响。你们都是我大日本帝国的勇士,你们的胜利将会比以往更加有力的向全世界证明:

敢于抵抗大日本帝国军队的举措都是徒劳之举,我们将粉碎任何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抵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征服世界!……你们即将展开强大的突击,将大大的出乎中国人的意料,他们在勇敢的大日本帝国的军队面前惊慌失措,逃之夭夭。几个月前他们就是这样干的。无论如何,一切将取决于这次战役的结局。愿战无不胜的帝国军队旗开得胜。天皇陛下在注视着你们!”

本庄繁一声令下,部署在锦州东、北两线上的近十万军刀出鞘,弹上膛,杀气腾腾的拉开了进攻的架势。整个日军上下士气高昂,群情激昂。除了小泉等少数将领外,几乎所有日军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这一场中国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中外军队作战,终于正式拉开了帷幕。

事实上,对于本庄繁的进攻命令来说,严阵以待的中国军队和跃跃欲试日军一样热切地盼望着。随着进攻迹象越来越明显,中国军队的将士们都感受到一种大战前的亢奋。

一月一日凌晨两点,接手全部指挥工作的莫雄,接到了日军将在凌晨三点发动进攻的确切情报。他果断的命令前线炮兵对已经完成集结的日军前沿部队实施炮火反准备。所谓炮火反准备就是在对手的炮兵在即将开始进行炮击之前的一刻,先敌开火,实施猛烈的火力压制,以打乱敌人的进攻部署。

二十分钟以后,锦州西面的地域突然火光冲天,大地震颤,所有的中国军队远程火炮一齐发出了怒吼。15毫米榴弹炮,10毫米加农炮的炮口喷射出复仇的火焰……在中国军队猛烈的炮火袭击下,日军的步兵大队,炮兵阵地、观察所、指挥所、以及弹药燃料仓库等,都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许多日军的步兵和坦克尚未离开掩体,刚刚进入发射阵地的火炮还未装上炮弹,便被这劈头盖脸的弹雨炸得东倒西歪。在寂静的雪域平原上,到深都是炮火的怒吼声和炸弹的爆炸声。他们和日军撕心裂肺的恐惧呐喊声绞在一起,组成了一首具有特殊意义的死亡交响乐。

在中国军队突入其来的“反准备”炮火之下,刚刚集结完毕的日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将预定的进攻时间推迟了近三个小时。

早上六点十分,日军冈崎大队的五十架飞机开始起飞。直扑东线日军主攻前方的中国军队的东北军新二军的防线。七点整,在猛烈的空中炮火的掩护下,安倍指挥的第一师团从5公里宽的进攻正面,向中国军队阵地发起了排山倒海的般的突击。

在第一波次的攻势中,安倍共投入了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坦克中队的强悍兵力。令二十多辆9式中型坦克,这种坦克的装甲厚度极薄,仅仅只有6MM,这样的装甲只能抗住一般子弹的设计。可以说这样的厚度跟日本人的脸皮一样薄。在这群钢铁怪物的后面,则是乘坐举着步枪跟进的步兵。

两个大队一同发动进攻这般的规模,足以显示出进攻者的决心,很显然,雄心勃勃的安倍想一蹴而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垮中国军队的防线。

安倍也不是向竹内所说的那般不济,在本庄繁眼里,安倍也是一位冷静,有见解的军官。并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不然本庄繁也不会重用安倍。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安倍的晋升是用成千上万的日本士兵的鲜血和生命拼杀出来的,在作战中,安倍一直以残忍好胜而文明。一旦他下定决心,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常对自己的部下说:“一旦目标下定,就应该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即使全部玉碎,也不许后退一步。”

新二军的军长李承德是张学良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这位身高七尺的东北汉子,早年便随着张作霖征战沙场,更是在历次入关作战中战功显赫。对于张家父子,李承德是毫无疑问的忠心耿耿。坚定不移的执行张家的每一次命令。这也是李承德为什么会被安排在东线这样极其重要的地方。

在日军坦克的凶猛突击的前面,中国军队表现出了勇敢的牺牲精神和强大的作战能力。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军九二式中型坦克,他们不慌不忙,直到距离距离500至600米时才开火,并以猛烈的侧射专打装甲薄弱的部位。当防线被突破时,伏卧在战壕里的东北军士兵会突然跃起,以猛烈的轻武器射击隔断冲在最前面的坦克和后续步兵的联系,然后机智的迂回到一辆辆日本坦克的射击死角,用集束手雷和先遣军提供的少量反坦克炮,予以毁灭性的的打击。缺乏近战防御的日军坦克失去了步兵的掩护,像是一只只无助的羔羊化作一堆堆废铁。

到上午十点左右,日军的第一次进攻终于被扼制住了。

望着一辆辆燃烧着的坦克,一向淡定狂妄的安倍愤怒了,他不明白,不是说中国军队都是一帮乌合之众吗?怎么会有这么坚韧顽强的防守,竞令他这蓄力一击无功而返。看来行进间突破中国军队的防御是不可能的了,必须重新调整部署,来一个重点突破。

下午两点小泉一咬牙,集结了一百多辆九二式轻型、中型坦克,在十多公里宽的正面上一字排开,滚滚向前,向着中国军队防线扑来。

这真是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幅画面,近十辆坦克自东向西,像一群草原上狂奔的野牛,卷起纷飞的积雪,发出震耳的轰鸣,铺天盖地,滚滚向前。

在先遣军所派教员的教导下,东北军的士兵明白这种薄皮坦克的弱点后,对于这样的钢铁怪兽已经不再畏惧。东北军士兵临危不惧沉着应对。在打退了日军的第一波攻击后他们不会再畏惧日本人疯狂的进攻了,用一位士兵的话来说,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颗脑袋,谁怕谁。随着一声令下,集中使用的一排排反坦克炮率先开火。随着巨大的爆炸声,一辆辆日军的薄皮坦克被送上了西天,车中的载员无一幸免。这样一来,进攻的队形就被打乱了。

为了躲避中国军队的反坦克火炮的袭击,剩下的日军坦克不断的坐着“之”字行进。可是这样一来跟在后面的步兵可就遭殃了。失去了坦克的掩护,步兵的处境可想而知。东北军密集的自动武器火力之强大也远远的超过了日军的想象。顿时间日军的步兵死伤大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