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烽火战线 > 第七卷 和平与战争 第一百八十五章 国家命运 逐鹿中原

第七卷 和平与战争 第一百八十五章 国家命运 逐鹿中原

第一百八十五章国家命运逐鹿中原

战争深入国统区之后,解放军的进攻速度被大大的放缓,这里大多都是原始的道路,而且天气进入到了四月份,连绵的阴雨使得道路变得极为的泥泞不堪。一望无际大的的荒野,荒凉的村社,到处没有人烟,无法寻找到干净的水源。虽然战争中阵亡士兵的尸体能够在最大的限度的处理,但还是无可避免的发生了疟疾等传染疾病。虽然解放军配备了完善的医疗系统,但是这种极端环境和天气还是无可避免的造成了战斗力下降。没有宽敞平坦的公路,有时候解放军一天也就只能向前推进不到10公里。

在前方部队拼死作战和唐生智的努力下,南路防线的部队顺利往后收缩与黄山防线上的国军部队会师。并匆匆忙忙建立起了一条还算稳固的防线。

陈诚上任后,立即改变了原来唐生智的部署,顶在最前方的国军第19军被调回后方保证后勤的畅通。而侧翼的部队也做了相应的调动。陈诚认为解放军进攻的方向上会利用地势平坦的沿河公路东进,直插右翼防线中约10公里的开阔地,一边装甲部队能够充分的展开其火力。

显而易见,负责防守这一地段的国军第55军指挥官,偏执而自信的军长朱绍良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将重兵部署在这片开阔地之间,并构筑了弹性很大的纵深防御阵地和侧翼阵地,甚至还挖掘了一条深深的防坦克壕沟。

这个时候国统区的后方还算是一片风平浪静,解放军的飞机大都是飞过来撒下大批的宣传单,而没有进行轰炸,久而久之人们见到飞机过来也不再躲藏。反而正常的工作生活。

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地方,不管外面激战得多么激烈,而这里总是歌舞升平。这里有着诸多的租借,而这些外国人的租借却变成了中国人安全的寄托点。大量的有权有势的人连家带口全都搬进了租借。内战发生了以来,也只有上海人能够镇定自若,见长江对面的解放军迟迟没有打过来。上海民众还以为内战已经停息了。直到4月5日。

这一天是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上海的民众刚准备进行一天的劳动。突然间外滩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将整个上海市民众吓得慌乱不堪脸上煞白。紧接着又是几声巨响,一声连着一声。很快民众便意识到巨响是从外滩传过来的。那是国军构筑防线的地方。

负责上海防务的上海卫戍部队,大约只有一个师的兵力,其卫戍司令马仁杰刚上任不久,就喜欢了上海这个地方。这个荒唐的卫戍司令自上任后的第三天起就没有出现在其部队驻地。他的指挥部甚至都转移到了繁华的上海大世界。直到解放军的军舰发动攻击时马司令还躺在歌女的温柔乡中。

解放军先头登陆部队是隶属于海军的海军陆战队第5旅,全旅共计500人。第5旅的先头部队在海军军舰舰炮的掩护下对上海滩涂发动了强攻。面对着国军卫戍部队若有若无的反击。海军陆战队5旅很快便占领了国军阵地。

中午1时许,解放军部队顺利开进上海市区。上海市民对这支有如神兵天降的部队目瞪口呆。他们还清楚的记得当初马司令上任时海口大开道:叛军要想攻破上海是决计不可能的。只要有我马仁杰在的一天,上海就会像往常一样。

解放军进入上海后,便马上接管了上海市政府。解放军的到来,并没有让上海市的市民的生活改变多少。而租界区的日子却是一天天的不好过起来。因为没有发出外交照会,解放军并没有明目张胆的收回租借。却暗地中给予租界区极大的压力。

解放军在上海登陆的消息在一日之内便传遍了整个国统区。这无疑是在国军不利的战局上雪上加霜。

北线的陈济棠不得不慎重的考虑起自己的未来了。如果解放军对其实行两面夹击。整个长江防线多半是要挡不住的。既然是这样的话又何必死守而白白浪费这么士兵的性命。为此陈济棠试探性的向对岸的解放军派出了接洽人员。

陈诚虽然大感意外,不过解放军会这样做也是在其意料之中。兵合一处的陈诚实力得到了大大的加强。他要做的并不是去管谁占据了什么地方,而是如何面对当面之敌。

兵法曰:置之死地而后生。

国民党已经无路可退,面对强敌从各个方向的围攻可谓陷入了退无可退的死地。

蒋介石自然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除了决一死战,等待转机,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最让蒋痛恨的是,那些帝国主义国家,在需要你的时候会无耻的巴结你,而当你落入困境时他们就会像对待一个乞丐一样将你一脚踢开。

国军的地方军士兵也明白,他们不能再退了。但是没有理由再为蒋家王朝再卖命了。即使他们最为老蒋所看不起,被中央军将他们骂作“杂牌军”。因为在这一刻活命才是最重要的。

4月6日,解放军在黄山防线右翼完全展开,对黄山防线的右翼展开了全面的进攻。

先是十几个炮兵团的排炮进行猛烈的轰击,接着又是来自空中的轰炸机肆无忌惮的轰炸,一阵接着一阵的猛烈的炮火似乎要将国军的阵地翻起来。这样灾难性的打击并没有一些字过去。不断的有解放军的轰炸机群飞抵国军阵地进行投弹。整个战场上没有一处不受到解放军炮弹凌厉的攻击。在长达两个小时的炮击中,解放军一共向国军阵地发射了近10万发炮弹。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国军阵地上,满是大大小小的弹坑,由于太过密集,所以有些弹坑甚至会落下数枚炮弹。

国军的准备也是相当充分的,在一线战壕上并没有先部署上太多的兵力,几乎所有的兵力都龟缩在厚厚的掩体下。即便是这样,国军在炮击中的损失依旧很大。仅仅因炮击就要损失掉15%左右的兵力。

最后的决战终于打响,在同一时刻,整个国军防线都遭受到了解放军不同程度的攻击。这样的攻击让国军指挥官一头雾水。他们甚至无法判断解放军真正的进攻方向。

陈诚紧攥着铅笔的手不断的颤抖着,额头上也满是汗水。战斗刚开始不到两个小时,整条战线就变得岌岌可危,每一处阵地上的国军都汇报说遇到了猛烈的攻击。陈诚甚至没有办法向那一处派出援军。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原本明亮的天空变得昏暗起来。战场上喊杀声,枪炮声响彻天空。激战两个小时候,解放军的第坦克军成功的突破黄山防线右翼。国军朱绍良部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不得不向后撤退到后面的纵深阵地。并组织敢死队去迟滞解放军的坦克部队。

赶来增援的国军第74、75两个师还没有经过修整,就投入了战斗。这两个师刚投入战斗不久,就遭到了解放军空军的轮番攻击。仅仅半个小时,这两个师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员。

而这样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在陈诚惊魂未定之时,左翼阵线又被解放军突破了。陈诚也变得一筹莫展。现在国军的防线变得千疮百孔,即使是诸葛亮在世也很难改变这样的局势。而且陈诚手中的预备部队几乎都被送上前线了。陈诚也是无兵可用了。陈诚现在已经有些后悔接过唐生智这个烂摊子了。

擅长机动的解放军部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特长。当解放军坦克、装甲车冲上国军阵地时,国军士兵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成为了俘虏。

经过一天的战斗,国军损失的兵力超过了万。而后续的战斗还在进行着。就在攻防双方纠缠在一起时,解放军突然调上了预备部队,这支生力军的加入使得战场的局势立马改观。仅仅一天,国军防线就变得支离破碎,陈诚的数十万大军反而被解放军分割了。陈诚率领的两个军且战且退从好不容易才从解放军的重围中挣扎出来时,灰头土脸的陈诚回头看了看依旧激烈的战场。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头也不回的往后方逃去。

战斗力的不断消弱致使国军部队已经没有能力再突破解放军的合围。

战斗的规模越打越大,两条战线已经乱成一团,就连解放军也失去了对部队的掌控,只知道战斗还在进行。

大部分国军没有抵抗就向解放军缴械投降了,这些士兵大多都是从国统区内抓来的壮丁,他们没有信仰,没有拼死一战的决心。而这场大战有将他们最后的勇气也磨灭得一干二净。成批成批的国军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降。解放军甚至用了数天的时间来收拢俘虏。截止到5月日,解放军共消灭国军6个集团军部、0个军部、45个师的国民党军队60万人被消灭或被俘虏。而解放军总共伤亡5000余人。

此役的失败,已经彻底的葬送了国民党的江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