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烽火战线 > 第二卷 第七十一章 北伐风云(十)

第二卷 第七十一章 北伐风云(十)

李宗仁的司令部里,参谋们进进出出显得极为忙碌。但是这个指挥部却鲜有人知,没有明显的标志,也没有大批的军队驻守,李宗仁知道对面的川军都是携带着重炮的,便将指挥部安置在一个居民区的地下。大部分时间李宗仁都是通过电台来指挥各作战部队。这样的话,指挥部不会被川军知道,只要他李宗仁还活着,就能指示部队抵抗川军。

一身戎装的李宗仁却借着昏暗的目不转睛的盯着墙上的作战地图。李宗仁这一路收拢残兵,到南宁时李宗仁手下仍有四万之众,李宗仁用这最后的四万部队在南宁内外布置了三道防线,城外一道,城墙一道,城内一道。李宗仁知道只要川军一进城他们的重炮便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研究过陈浩天川军的战法,这些川军可不是熊克武那个时代的川军,其战斗力绝非一般部队所能比拟,发动攻击前先用大量的炮火,给予防守的敌人予以重创,再辅之以重兵清扫,如此战法绝不是一支贫困之国家所能拥有的,以往但凡大战,各路军阀无不是不吝惜人命。而这支部队似乎显得特别仁慈,凡是入城后部队便不能再使用重炮,因为城中不仅有军人还有大量的无辜百姓,按照陈浩天的说法,就是兵祸不及民众。

李宗仁虽然对陈浩天图谋广西的做法极为不耻,但是却又是极为欣赏陈浩天的治军治国之道。北伐之前,李宗仁曾随商队到访过四川,陈浩天治下的成都其繁华已经不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之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日本的东京还要繁荣、林立的商铺,衣着光鲜的成都市民,还有那往来的车流……李宗仁曾想,这究竟是中国之一城市吗,为何历朝历代都不曾出现的盛世之景,却在这战祸连年的川中之地。陈浩天还以为这是一场梦,询问之下,李宗仁得出了一个结论法治严明则民众安定,民众富有则民心不乱,当官为民则无民祸。李宗仁还发现四川先行的许多东西中甚至都有共产党所提倡的东西,例如,陈浩天的打到军阀,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分田地给农民等等。有时李宗仁还真就以为陈浩天就是共产党来的。看到如此繁华的四川,李宗仁心中深有感触,如果中国能跟四川这样繁荣,那么中国还会被其他国家欺负嘛,落后就要挨打,近百年的教训这还不足以说明这些吗。李宗仁在赞许陈浩天的做法时又不免为陈浩天担心,以一省之力单挑整个中国之军阀,却是有些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李宗仁心中甚至还有几分想要看看整个中国在陈浩天的治下又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景象。

李宗仁回到广西后,在掌握广西的军政大权后,便依照着陈浩天的治法,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先是裁汰冗员,然后修改法令,改编军队,发展实业等。但是李宗仁却是不敢触动地主们的底线——土地。这个千百年来中国农民最渴望的东西,但是无论在哪个时代农民都是没有话语权的人。李宗仁不敢,因为他需要地主的支持,他不敢,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地主!李宗仁的改革措施是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而且他的实力也开始丰满起来,新桂军很快取代了陆荣廷为首的旧桂军,在一定程度上李宗仁统一了整个广西。但是李宗仁还未坐稳广西,陈浩天便向他首先发难了。

白崇禧不在身边,使得李宗仁缺少了一个能够出谋划策的人,使得李宗仁打起仗来也是有所欠缺。现在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李宗仁的布置已经是无法让人再做挑剔。且这些年来李宗仁为桂军添置不少家当,总的来说,桂军虽然穷,但是却不缺少吃饭的家伙。但是桂林一战使得李宗仁明白了自己手下这群士兵跟川军的差距,这就跟小孩跟大人打架一样,力量上的差距使得李宗仁丝毫没有还手之力,对方只是一个军而李宗仁手中却是有着近十万的大军。只是一个回合,就杀的李宗仁的十万大军一路溃逃。李宗仁可不是唐继尧,没有得到任何外国势力的支持,手中士兵的步枪都是万国牌的,即使李宗仁最精锐的部队也只是装备了少数的德国的毛瑟步枪。

十四军的军长陈广胜可是从陈浩天的老底子1旅出来的,在陈浩天手下当团长时,陈广胜所在的团便是陈浩天手中的尖刀部队。表面上陈广胜勇猛好战,人也长得三大五粗的,但是确是有着一颗缜密的心。这么多的战斗显现在陈广胜那张还有些略显年轻的脸上,更为凌厉。让陈广胜接手十四军,起初陈广胜倒是有些不愿,因为新上手的部队哪有老部队好用,而且新组建的部队,无论是武器还是训练上都要比老部队要差了一大截。但是陈浩天可不管这么多,你小子要不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带兵去,要么就来我办公室给我当勤务兵。这样陈广胜在陈浩天的威胁下老老实实的走马上任了。陈广胜的现代军事头脑再加上向老部队借的兵,原来在陈广胜部队的营连长,都被陈广胜毫不留情的挖到了十四军。这使得第一军军长黄宇大呼陈浩天偏心。

陈广胜的指挥部就坐落在南宁郊区的一处掩体内,这可不向李宗仁那个昏暗的地下室,陈广胜这里可是鸟语花香光线充足,也没有李宗仁那般紧张,一切都这么井然有序。巧合的是陈广胜与李宗仁一般都紧盯着那副作战地图,两个人都想要把对手看穿,李宗仁要想的是,陈广胜会在哪里进攻,会用多少兵力。而陈广胜则在想李宗仁会怎么样布防,会用多少兵力,该怎么样打才能将伤亡降到最低……第一次让李宗仁侥幸逃掉,陈广胜暗自道这一次再怎么说也不能让你逃掉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战争的气氛越来越让人感到窒息。

“报告军长!”侦查营长李立走进了陈广胜的指挥部。

陈广胜转过身来笑着道:“哦,是小李啊,对面什么情况?”

“报告军长!我侦察营已经对李宗仁所部完成侦查任务,根据我们抓到的舌头所知道的是,李宗仁部队现在有三万人,负责最外围的是李宗仁的第二师,第六师一部,共八千人。负责南宁城边缘的主要是李宗仁的第三十师,第三十一师,共一万两千余人,最后是内城防线,主要是在个主要路段和建筑,共有一万人,分别是李宗仁的第五师和第七师大部。整个防守呈外松内紧的状态,而且我们已经探明,在李宗仁的外围防线中东边清秀山一线的防卫力量较弱。”

陈广胜猛地一砸桌子道:“传我命令!”作战参谋打开文件夹开始记录陈广胜的作战命令。

“命令,第二十八师一0六团从青秀山在下午四时时对敌发动猛攻,一定要坚决消灭敢于阻挡我们前进的敌人,二十八师余部则在一0六团突破第一道防线后,随即向第第二道防线发动攻击务必在傍晚之前突破敌人的第二道防线。第二十九师一0七团迂回到良凤江一带……”

“咻……轰……”久违的大炮开火了,各种口径的炮弹纷纷落在李宗仁的外围阵地上,而城内却是一枚炮弹都没有落下,惊恐万分的南宁市民已经开始各种躲藏,现在空无一人的大街显得格外空旷。

炮火准备了十分钟后,陈广胜的炮兵足足打掉了两个基数的炮弹,使得陈广胜肉疼不已。炮火稍稍停息早已严阵以待的一0六团发动了进攻。

“砰砰砰……砰砰……砰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李宗仁最薄弱的青秀山防线瞬间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李宗仁接到报告后,立即作出补救,两边的部队收拢过来,意图堵住这一个漏洞。但是李宗仁的命令刚下,二十八军的部队也开始发难,顿时李宗仁的外围防线被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外围防线漏洞百出。很快李宗仁的外围防线便土崩瓦解,不是投降便是慌乱的逃入城中。

二十八师余部则趁势对李宗仁的第二道防线发动猛攻,高六到八米,底宽九到十米,顶端宽五到六米的城墙成为李宗仁最后的依靠,城墙布置了上中下三道火力点。第二十八师的进攻部队一时间竟然被桂军组成的火力网压制住,陈广胜的大口径远程火炮派上了用场,在得到二十八师战士的指引下,“轰轰轰……”几声巨响下,城墙上的火力点被清除掉。桂军的火力为之一顿,趁着这个时机,几个战士抱着炸药包连滚带爬的跑到城门下,并点燃了导火索。一声惊天巨响之后,整个城市门的这一段飞上了天。二十八师的先头部队冲上了了城墙,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血战,二十八师完全控制了整个城墙防线,而后二十八师一0四、一0五团向城内的残敌进行清剿,李宗仁的一万桂军在城内各处向突入城内的十四军发动了反突击,意图把城内的十四军赶出去。双方的士兵在城内进行着惨烈而残酷的巷战,大炮的限制使得双方的差距变得小了,每一分每一刻都会有士兵中枪身死。但随着十四军后援部队的到来使得局面很快发生了改变,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十四军这边倾斜。

整整一夜,南宁的枪声响个不停,这一夜,全城的人都失眠了。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人们已经发现枪声已经渐渐停了下来。从街道上堆叠起来的尸体就足以看出这场战争的残酷。满城飘荡着浓重的血腥味,使得人们一打开门就开始呕吐起来。

“出来!里面的人出来!不然我就要扔手榴弹了!”一个士兵无意中发现了李宗仁的秘密指地下指挥所。

几个桂军军官无可奈何的举着手从里面走了出来。这时一队士兵荷枪实弹的走了过来,领头的是一个连长,这个连长一看,乖乖,不得了啊!这一下俘虏了这么多大鱼,团长一高兴还不给我们多发几挺机枪?当即对那名战士道:“李二牛。回去给你请功……”

桂军军官中响起一个有些憔悴的声音:“我是桂军司令长官李宗仁,我想要见你们长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