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玄幻 > 无限追踪 > ◆第二章 相生相克◆

◆第二章 相生相克◆

梦中我的父母仍然和生前一样,对我百般宠溺,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又是那空灵的音乐,声音由弱转强,直刺人的心灵,父母微笑着淡去,渐行渐远。睁开眼,昨日那个老人仍在打着太极拳,老人仙风道骨鹤发童颜,微笑的脸上表情安详,给人一种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感觉。

这两年,每次梦到父母我都充满着愧疚,一阵阵心痛,但这次我感到的是安详,是幸福,甚至有一丝解脱,我想这跟老人那空灵的音乐有关。

老人见我醒来,一边继续打着太极拳,一边微笑的问我,“一梦到华胥,是喜是悲?”

虽然父母已经去世几年了,但我却从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更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户口上父母的名字我没有注销,我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醒来后一切都将复原。

老人目光慈祥,但又异常犀利,直刺人心,仿佛可以看穿我心中的秘密,直达我的梦境。老人话中似有机锋,颇具禅意。不过我实在不愿谈起我的父母,也不愿回答到底是喜是悲。

“庄周化彩蝶,是耶非耶?”我不答反问,起身走到老人身前。四手相交,互推云手。

“小兄弟,不知是你起的早,还是老夫来的晚,怎么一大清早就看见你躺在这里?”老人或引或带或粘或推,一双云手推得变幻莫测,令人防不胜防,却又点到为止,使我即左支右绌又不甚狼狈。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有位朋友让我涤心净气,融入自然。”我想起那清脆的声音。

“哦!如果不是你的理解有误,就是你不慎交了个损友。初秋的夜雨伴着无孔不入的海风,再被这蒸腾的潮气一侵,恐怕铁打的身子也要被毁了。”老人撤回双手,指了指被太阳晒起的氤氲潮气。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所以交友要慎,交友要查。”老人看向我的神情,像是在教育自己的晚辈。

什么“子曰诗云”的,现代人谁还学《诗经》、《论语》?要不是跟着老爸学过几天古文,还真没法跟这老头儿沟通,这不仅是代沟问题,更主要的是知识结构的问题。

这老头和我差着六七十岁,年轻的时候说不定还上私塾呢!他们学的是孔孟之道,四书五经,练得是毛笔,打的是算盘,讲究的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而我们这一代则不同,电脑代替了人脑,键盘代替了纸笔,不练字,不背诗,四书五经只知道书名,书中内容一概不知,古人的“之乎者也”再有道理,奈何我们看不懂,也学不会。书中即便真的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我们也懒得去挖掘,我们是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一代。

“这微风细雨也算是自然的一种,上天的恩赐。即便被其入侵,也算汇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融入体内有何不可。”我明知老人句句在理,且为我考虑,可冲口而出的却是反话。

老人明显有些生气,脸有些发红,胡子有些上翘。“胡说八道,纯粹是歪理邪说,这风邪入体也能算天地灵气,古之谓‘天分四时,气化五行,融会贯通,功法自成’!这融会贯通需要懂阴阳之理、经络之学,配合导引、吐纳逐渐领悟,循序渐进,顺其自然,这才是体会自然、融于自然的方法。像你这样只能被风邪入侵,血脉瘀阻,经络不畅。轻者风湿骨痛,重者瘫痪卧床。”

“老人家,你说的什么阴阳啊、五行呀,才都是虚妄之说,是古人故作神秘用来愚弄世人的学说,那才是真正的歪理邪说。”我虽对古人的智慧钦佩不已,震憾于他们的发明创造,感慨于他们的哲学思想,可他们毕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比如这神秘诡异的“阴阳五行”。

“阴阳,宇宙中的大道;五行,乾坤间的真理。古人的智慧结晶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虚妄之说,变得如此不堪。你倒说说,这五行又如何虚妄了?”老人怒容满脸,仿佛刚才我不是在批评“阴阳五行”,而是在骂他一样。

老年人就是有些顽固、食古不化,谁要是触动他们奉行了一辈子的经典,挑战他们几十年不变的人生准则,那他就和谁理论到底。看来我不说出个所以然来,这老头儿绝不会与我善罢甘休。

“老人家,那我就说说,有不对的地方请您多指正。你比如说这‘五行的相生相克’吧,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我说的没错吧!”我看向还在生气的老人。

“接着说下去。”老人表情严肃。

“我查看过一些介绍五行方面的书,书上这样解释:‘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我抬头看看老人,见对方没有反驳,我继续说道,“‘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树木,树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 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黄金,所以土生金;‘金生水’,因为金若被烈火燃烧,便熔为液体,液体属水, 所以金生水;‘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

“你是这样理解的?”老人面色铁青地看着我。

“很多书上都这么说,不过很明显这里有个漏洞。”我不卑不亢。

“何止一个漏洞,简直通篇都是胡说八道,你先说说你认为的漏洞在那里?”

“五行上说‘金生水’是因为金属通过煅烧能产生金水,又说‘水生木’是因为树木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用金属煅烧出的金水去灌溉树木,结果会如何?不难想象,树木一定会枯死。

可能您会说,五行相生要分开来看,可据我所知,五行与阴阳相似,都揭示的是循环往复相互转化的道理。如果五行相生是个大循环,那么在‘金生水’和‘水生木’这两个环节就说不通,整个的大循环也就无法畅通运转。

阴阳五行学说,在哲学上可能有一些道理,可如果把它当成金科玉律去指导现代人的生活,就有一点儿牵强附会了。”

我随便挑了一个观点说了出来,其实在我想来,如果用现代的科学去看五行学说,那五行学说简直漏洞百出。化学的、物理的、微观的、宏观的,我可以举出无数个反例,这也是古代先民的历史局限性。

“那书上又是如何解释五行相克的呢?”老人脸色依然铁青。

“这‘五行相克’较之‘五行相生’更是胡说八道,漏洞百出难圆其说。相克之说,说的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理由牵强,解释为: 因为火遇水便熄灭,所以‘水克火’;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所以‘火克金’;因为金属刀锯可切割树木,所以‘金克木’;因为树根苗的力量强大,能突破土的障碍,所以‘木克土’;因为土能防水,所以‘土克水’。

这是什么逻辑!如果水能克火,那火又何尝不能克水;如果土能防御洪水,那洪水又何尝不会冲毁堤坝……”

“胡说八道,简直一派胡言,好好的一个五行学说,竟然被糟蹋成这样。”老人愤愤地打断我的长篇大论。

“也不能说是糟蹋,五行学说本来就是一些虚妄之人的无稽之说。”我总结道。

老人怔怔的看着我,突然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小兄弟,练过气功吧?进境如何?是不是举步维艰,收效甚微呀?”说完,老人微笑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