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玄幻 > 无限追踪 > ◆第四章 展放之气◆

◆第四章 展放之气◆

“动物也春种呀?”我插了一句。

“我说的是世间一切生灵,当然包括动物了,你看所有动物都是在春天交配繁殖,在漫长的夏天生长发育,到了秋天开始大吃大喝聚集能量,不信你看无论是兔子、松鼠、还是狗熊,一个个到了秋天都把自己吃得肥嘟嘟、圆滚滚,一到了冬天,就躲到树洞里开始冬藏了。”

“哦!我知道了,这叫猫冬,我们东北老家的人现在还有这个习惯呢。”

“这不是习惯,是天性,是自然法则,人是动物的一种,当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春天,天地具生,万物复苏,人应晚睡早起;冬季,天地闭藏,万物伏匿,人应早睡晚起,这就是顺应天意,而不是一味的早睡早起以示勤劳。”

“哦!要这么说,植物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我也知道了,种子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结果,冬天,冬天,对了,植物冬天怎么藏呀?”

“这植物的冬藏还想不明白?冬天一到,植物就将胚芽藏在种子里,将枝芽叶芽藏在树干中,只等春天一到,万物复苏,藏起来的枝叶又会长出来。如此寒来暑往,四季更迭,世间万物不断繁衍进化,就有了我们眼前的大千世界、万物生灵。”

“可是这和五行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老人说了半天,还是没有切入主题。

“怎么没关系,天有四时五行,而后化育万物。这五行乃是宇内大道,乾坤真理!”老人看了看我继续道,“古人认为,宇宙之始即为气,万事万物都是由气衍化而来,这种衍化也是由气所支配。那么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的生长状态也是由气所支配,只不过支配每个季节的气有所不同,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老人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我,我又摇了摇头。老实说我实在不了解古人所说的气,若说动植物的生长,我倒是先想到了滋养万物的阳光、循环往复的季风、大气环流所携带的大量雨水,以及地球公转由远日点到近日点所带来的季节变化和寒暑变化,甚至我能想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阳光、水、各种矿物质被植物吸收利用,由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可是我所想到的这些显然不是老人所说的“气”,若说季风是“气”的话,那我知道冬季刮的东北季风和夏季盛行的西南季风。若说大气环流是“气”,那我知道空气的水平流动和垂直起降运动,可这些……

见与我这个学生产生不了互动,老人只好继续他的一言堂,“古人发现春天是一种展放之气支配着自然界的万物生长,这种气向四面八方展放,向四面八方输送,如此便有了勃勃生机万物萌动的自然界,这就是‘木’。”

老人又看了看我,好像还想和我产生互动,我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又问了一句“可这怎么就是‘木’了呢?”我感觉我的脑袋都被说“木”了,已经不会思索了。

此时的情形让我想起了在学校里老师上课的情景,一个班三五十人,老师讲一个问题会看下面同学的反应,总有几个学习好的勇敢的顶上去,或点头、或微笑。这样我们这些混日子的差等生就会过得非常惬意,不用时时紧绷大脑,天马行空任意的溜号。可今天学生就我一个,连个垫背的都没有,要不是这个老师所教内容是我感兴趣的,对我有一定的吸引力的话,我这个爱翘课的学生早就溜了。

“古人用五种物质的特性比喻气的五种运动方式,那你认为树木有什么特性呢?”看来老人想充分调动我的思维。

“怕火,哦!不,是生火。”我脱口而出,我已经掉进了古人的文字游戏,木生火,木生火,木的特性当然是生火。不过也最怕火,费翔的‘一把火’唱后不久,中国东北的兴安岭不就着了吗。(呵呵,开玩笑,那只是巧合。)

看着老人七窍生烟的表情,我知道我又说错了。难道不是生火?那还能盖楼?现在都用钢筋混凝土,不过古代盖房子多半用木头。

我正胡思乱想呢,老人已继续说道,“树木,上有枝叶下有根须,枝叶参天,以收阳光雨露日月精华,根须入地,以采矿物水分土壤地气。枝叶努力向上向四周伸展,以获取更多的日照。根须使劲向地底向四周穿透,以吸收更多的营养水分。所以树木有延展的特性,有向四周发散的特性,古人用树木的这种特性比喻春季气息的流动,这种气息就是展放的气息。”

老人说到这儿我有些懂了,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树木确实有向四周延展的特性。比如每年冬天一到,道路两旁的绿化树木,就被城市绿化队砍得光秃秃的,可一到第二年春天,又变得枝繁叶茂、挡风遮雨,而树木的生长也确实是以辐射状生长的。老人见我似有领悟,微微的笑了笑,继续道,“古人称‘木曰曲直’,说的就是树木有‘由曲到直’的展放特性。你看木的写法就是由一点向四周的扩散。”

我在手上默默地写了一个“木”字,还真是从一点向四周发散的。不过这“木”怎么上面小下面大呀,难道是说上面的枝繁叶茂是靠下面更为强大的根须吸收营养?

“如果光从字的角度去表现气的展放运动,那‘木’字不如‘十’字。”我一边想着那个上下不均的‘木’字,一边说到。

老人一愣,伸手在空中写了一个“十”字,说,“‘木’字是没有‘十’字好,不过也不是最能体现气体展放运动的。‘十’字也是上小下大,你知道人们为什么不把‘十’字设计得上下均衡十全十美吗?这是因为在这个不断运动变化的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事物,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此事古难全。’‘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我反复默念着老人的句子,我知道老人一定是看出我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所以想方设法开导我。我不愿让老人看到我脆弱的一面,于是打岔问道,“那什么字可以更好的体现气体的展放运动呢?”

说完之后我灵机一动,想起一个完美的答案,“米”,我和老人异口同声说出了那个“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