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玄幻 > 六钧弓 > 第104章 千年往事

第104章 千年往事

前路渺茫,天地染漆。

又是夜晚到来,忽有阵阵凉风驱散了空气中的燥热,环绕在巨龙身周。韩湘眉头微皱,暗思天地变化无常,且在这沙漠之中犹为最。

忽然心念闪动,暗道:"此日已过,不知赤老宁兄二人如何。晏颖是否已解救了他们?"

牵挂之意升起胸腔,伴着身侧呼呼冷风,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怀中闭目沉思的素行云似感受到韩湘身躯的颤抖,忙抬头带着问询的目光看来。

韩湘撇了思绪,低头笑道:"这沙漠的夜晚当真寒冷的紧呐。"

素行云见他笑色随意,心下却埋着担忧与急切,出言宽慰道:"神龙墨鸾各有所长,亦都是空中王者。而那墨鸾年岁不足,力道威能必然不敌大长。"

韩湘点头低语:"但愿吧。"

忽又似想起什么,忙问素行云道:"小七呢?"

素行云闻言,眉目似有悲伤闪过,抬手自经络空间之中取出一个呆滞的木偶小人,颤抖着道:"自幽冥深渊出来,它便如此了,不管我如何呼唤都不曾醒来。"

韩湘一惊,忙接过她手中的木偶小人,看着那呆滞的瞳孔与顶上三根飘扬在夜风之中的羽毛,心中陡起伤感。

许是在幽冥深渊之下数日的陪伴,亦或是那一声声'父亲';的亲切喊叫,这小木偶在韩湘的心中已并非玩偶木制,俨然成了血肉人身一般,带着鲜明的活力,蹦跳呼叫。

他不知现下小七怎会如此毫无生气,但看素行云悲伤的面容心头又是一紧,低声道:"许是觉得困乏,睡去了。保不齐过几天便会苏醒,到时候缠得你可莫要心烦。"他说着面色缓转嬉笑,强颜宽慰佳人,不使她流泪悲泣。

素行云破涕为笑,她怎不知此乃是宽慰言语,但听着心神暖意澎湃,看着韩湘手中的木偶,女子母性油然而生。

她轻手将韩湘紧握的手掌掰开,接过小七,不无埋怨道:"你这般大力,莫要把他捏坏了。"

韩湘笑嘻嘻道:"他在深渊之下沉睡千年都不曾损坏,怎的我就能捏坏了去?"

素行云白了他一眼,正欲开口,忽听身侧疾风呼呼吹来,带着夜间凉意直扑面门。

二人心头一惊,忙扭头看去,正见那漆黑夜色之中一团黑若巨岩的物事正腾着风云急速而来。

韩湘眉头紧皱,问道:"那是什么?"

素行云反手将小七再度收回经络空间,也不回答韩湘的话语,紧紧盯着那团黑色物事。

神色变换,眼波流转,她忽似想到什么,惊道:"碧玉仙船...梵门..."

韩湘心神一沉,暗道该来的毕竟来了;再抬头看那黑色物事,正隐有船帆模样,只是在夜色之中看不真切。

韩湘出言再问:"什么是碧玉仙船?还有那梵门究竟是何门派,怎的之前并未听说过?"

素行云将韩湘环在腰肢的双手紧紧握住,身躯颤抖,神色紧张,幽幽道:"那梵门乃是数千年前之大教,其始祖原本为释门佛教弟子,只因看不破红尘而离释反俗。更因其功力高深,直逼仙境,是以开宗立教之后往来学艺之人不记可数。"

说罢抬头直视韩湘,继续道:"千年之前...那场变故导致梵门弟子死伤无数,其门主门子更重伤难治,遂隐遁俗世,归藏虚无。只不知现下为何又重返浩土神州,更与人皇攀得深厚关系,门下高手无数,威名仅一夜便传遍中州。"

韩湘眉头更皱,暗忖前后因果,问道:"千年之前究竟有何变故?"

素行云知他定有此问,反手将小七收归经络空间,继而幽幽说道:"我本不知其间种种,史料经典亦未有记载。只是我那日自幽冥深渊返家后,墨阳山却发生了莫大的变故..."

原来那日素行云返回墨阳山后心中牵挂韩湘,寝食难安。更不曾想这木偶小七也陷入沉睡,再难叫醒。素行云心下戚戚,担忧焦虑更胜,身形也愈发消瘦憔悴。

素易行久经人事,怎能不知女儿心境?虽心中有怒,却也担心其境况,当下授意丫鬟老嬷百般劝解。

数日无果,素易行火气更甚,怒喝韩湘已死,尸身尽被妖兽啖食。素行云闻言肝肠寸断,心若刀割,泪水沾染墨阳黑岩仿若那无情岩石亦随之而悲戚。毕竟有老嬷连带春、夏、秋、冬四个丫鬟看护的紧,才不使此雪色白衫寻了绝路,追随逝者而去。

如此三日,素行云愈发消瘦虚弱,其时暮至,忽有风雷大作于墨阳山巅。众墨阳门人惊惧不解,忽见那雷电劲风之中有一年迈老者身着墨衣缓慢现形。

早有门人通知素易行,待得那老者面容尽露,素易行竟轰然跪拜而下。丫鬟仆人连带墨阳剑客无不心惊胆战,更觉眼前老者隐隐散出之莫测气息宛若仙神。

素行云被老嬷搀扶着立在窗边亦看得真切,只见其父跪拜老者叩首不止,更直呼"先祖"。众人心惊,那老者已面带沉重,自顾开口。

其正是素家先祖,更与千年之前匿迹江湖,再无所踪。谁知乃是修行有成,得天地眷顾赏了个阴差活计,位列鬼仙之境。

此际避了牛鬼二神之耳目临凡,乃是告知素易行一件惊天大事。

众仆人丫鬟剑客老嬷等不得素家血脉,自在劲风下昏沉睡去,唯有素易行连带缓慢走出木屋,来到堂前的素行云二人跪拜聆听。

那老者缓慢开口,说的素易行身躯急颤,神色凝重。而素行云亦是陡然心惊,暗道小七在幽冥深渊之下所言当真不假。

原是此方世界本修仙风胜,有宗教林立,有王国百千。其间唯梵门、昆仑、少林、武当、峨眉五教为最,统领江湖万千修士,只为破除凡身桎梏,得道飞升。

然天意难测,竟在千年之前出现一位奇人,凭一身莫测功法击败高手无数,更创教建派收徒授艺。

此人名唤帝俊,心性狂妄桀骜,毫无章法,善恶仅随自心。更取教名为'圣';,引来天下豪雄之斥责谩骂。但终忌其高深法能,不敢直面冲撞,只得忍气吞声。

如此数百年之久,圣教渐成神州之最,俨有统领江湖之势。

而帝俊得有一子,名唤骆歧;此子之心性尽随其父,天资根骨亦胜其父。

日升月移,又是十数年过,帝俊之功力愈发深厚,已至合道巅峰,终在百川交流之日破除桎梏得证仙位。但那帝俊俗心极大,竟拒了天官法旨,依旧逗留人间,迟不飞升。

神州浩土,日月所照,尽是道下凡尘,哪里容得违逆天意?劫数轰然降临圣教之中,教众门人尽数疯癫嗜杀,饮血吃肉不在话下,宛若妖兽。

神州五大泰斗早视帝俊若眼中钉,此般风声方出,便率领了万千教派,无数修士共伐圣教;并改圣为妖,誓死斩杀殆尽。

一番大战轰然而起,圣教众人化而为妖,功力威能俱都不凡。在帝俊夫妇的统领下竟隐与各大正道教派持平,战事惨烈,各自损伤五五。

血流成河,天地萧瑟。更有凡人宗族王城亦随修士而围困几个拥戴帝俊的族群,妄图将那妖道祸根一举根除,再还神州一片宁静。

帝俊之能何其强悍,便是五大泰斗掌教围殴亦不落下风,反被其震杀了少林、武当、峨眉三教之掌。

霸气绝伦,气势汹涌,一时无两。

然天意昭昭,终于再降劫数,妄图将帝俊此人踢出轮回,不存三界。

谁知那帝俊之子骆歧之强悍竟丝毫不弱其父,于东海孤岛之上独战天劫不落下风,更隐有强悍气势直逼霄汉,充斥天宫。直至大道震怒,洒下玄妙之气禁锢其魂魄,方才绝了嚣张之气焰。

更有无数仙人莅临凡尘联合了梵门、昆仑等数教高手尽伏东海孤岛,将搭救骆歧而来的帝俊夫妇围困海域之上。

一番交战帝俊夫妇负伤不轻,拼着爆裂龙神之魂魄抢夺一丝生机,携了骆歧萎靡的身躯神魂堕入幽冥深渊之下。

仙人受大道所累不得踏足幽冥深渊,而凡尘修士更无一人敢轻涉其内,以身犯险。

如此三载,仙人连同各大高手尽数镇守南际山脚,不教帝俊再踏足中州。

但帝俊竟于南际山下身化轮回而不泯,更凭增了无上神通反杀而出。

妻儿罹难让帝俊杀心滔天,冲出幽冥深渊仅此一招天妖印,便震杀仙人九数之多。更有凡尘修士高手死伤无数,连同伟岸接天之南际主峰亦在此绝技之下轰然断裂,化作齑粉飘扬天地。

更有骆族未亡人,帝俊首徒骆轩,连同仅剩之三十八人屠杀曾围攻骆族之巫魔族群。一时间天地震动,万民哀嚎,血腥充斥了天地经久不散。

唯有那梵门老祖与昆仑掌教拼着道行尽消堪堪逃遁而出,各自带着仅剩不足一掌之数的门人隐遁凡尘之外,再不入这修罗战场。

而那素家先祖当时亦在征讨帝俊之列,只因其功力颇为不凡,更学得一身隐匿本领,是以才能保全性命苟延残喘。

其后之事他只寥寥听闻,那帝俊终受大道镇压于极北之地。其下骆族众人人因斩杀巫魔绝迹而引起大道震怒,折损寿命,身死道消。

天地复清,除却凡民外存者寥寥。修士宗教更因此大战而消湮灭无数,仅有几大名门延存了道统,却再难复往日盛名。

仙人更是死伤枕藉,余者不多。圣人传下法旨,招引存余之合道修士飞升归天,顶替空余之仙位。

然血气激荡天地,引得天道震怒,灾难频生。圣人无奈,只得将神州浩土禁封千年,更抹去往年史料,重塑乾坤。待得日后凡民再衍,才破除禁锢,重显大道之音教化授艺,再现修行胜风。

而此去已然千年,更有冥冥之中一丝契机引动了众仙鬼神得知此禁锢将开,天道将再度笼罩神州浩土,同时洒下四九重劫,去伪存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