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现代 > 杨玉环瘦身日记 > 第49章 旅行

第49章 旅行

杨之盼满眼的雾水散去,才看清楚竟然是高中同桌曾大海,只见他比高中时好像还长个了、黑瘦了。她揉揉肩膀道:"是你呀,真是好巧!我竟好久没见到你,你在忙什么呢?"

曾大海穿了身农大校服,笑嘻嘻的坐她身旁(两人同桌久了习惯的坐一面)给自己喊了个黑咖啡,指指衣服道:"哎!我不是上那个农大吗,我正和老师联系在我老家开一100亩地,搞一个瓜果、蔬菜基地,把农大新研究的项目试验、推广。今天约了在这儿谈谈!"

杨之盼很感兴趣:"这事赚钱吗?"

曾大海很坚决道:"这事要是成,那当然稳赚,一是农大需要一个大型的试验基地,它的经费每年国家要拨的,二是销路农大要自己推广,要是上了农业科技奖、国家还有奖励。还有国家对农业有扶持,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低息贷款,前景很不错的?"

杨之盼疑问道:"农大也好多年了,以前没有这些基地吗?"

曾大海将咖啡喝尽道:"有啊,不过是以前的老学究干的,他们那个地儿太小,农业科技发展太快,现在已是无土栽培,那些光是什么地膜的覆盖什么的有些跟不上了,现在还想搞赚钱多、有经济效益的,像冬虫夏草栽培、速生林地间作灵芝栽培、红楠育苗……新的系主任年轻不想和那老家伙的搅合,院长也想搞大点,找农业厅要项目,很是支持的。"

杨之盼问道:"哪有可能在你家乡建吗?"

曾大海看杨之盼听的津津有味,自己也很兴奋道:"我老家那属江南北国、北国江南,气候适应,原先老家的人多出来打工了,地很多都荒了,承包荒山还有当地政策扶持。怎么样?之盼,你打理店也有些钱,不如和我一起投资吧?"

杨之盼心想:难道你知道我赚钱了?不过她觉得用地种出东西比炒股要实在、真实的多,起码地里长的树、粮食是实实在在的真实呀,她决定不管赚不赚,先和曾大海干一把,就算是买经验吧,她问道:"要怎么投资?我没什么钱呀!"

曾大海道:"我、你各出0万,导师、系主任、院长0万,还有我们院的一个农林研究生,我老乡也出0万,剩下的钱低息贷款,再找些减免政策,成规模了学院就出钱了……一会儿,我那老乡、系主任、导师来,咱们谈谈?"

杨之盼对曾大海的经商能力很清楚,当年要不是他在店里坐镇指挥,那个暑假杨之盼与同学们怎么会个个轻轻松松挖到了第一桶金,现在曾大海要创业,作为同桌怎么也的支援一下呀,杨之盼对他道:"我与你们的专业差了十万八千里,你谈好,我就管出我那份钱,具体操作我就不管了,好不好?"

曾大海定定的看着她,半响才道:"你的性子竟这般爽快,我和你同桌三年竟没发现……你全权委托我,我自不会让你失望。"

过了一星期,曾大海给杨之盼打电话:"之盼,我们要去我老家和当地的政府谈承包土地的优惠事宜,你去不去?"

杨之盼道:"我要上课,再说我见当官的害怕,去不了啦,我把钱给你汇去!"

过了一个月曾大海又给杨之盼打电话道:"之盼,我们那边头一茬已种下,地里长势不错,你去不去看看?"

杨之盼道:"我是小麦、水稻,葱和蒜苗…不止这儿,基本上是地里长的、开了花、接了果我认识,花一谢、果一摘我就又分不清的人,我就不去了,免的人家笑话。"曾大海见杨之盼不打算去,就给她弄了一QQ让她在网上视频看看。杨之盼看到一地的绿油油,颜色好看的紧,却什么也不认识,就觉的涨势喜人,忙手忙脚乱的发个贺卡以祝贺。

到了夏天,曾大海在网上对她道:"之盼,咱们基地的有机蔬菜、第一批种植的药材已上市,赚了些钱,不多有5万,我把钱给你汇过去,你注意查收。暑假你如无事来看看吧,只当玩好了。"

杨之盼回复:"我暑假要走走长征路,就不去啦!你汇的钱我当旅行经费好啦!"暑假期间杨之盼天天看连续剧长征,当看到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浴血重生的那段历史,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对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满心的钦佩,还有个深沉原因是,她在学院里常常发呆,发傻看着一张泛黄的中国地图,用手比划着道西北,一看就是半天,黄小辉笑嘻嘻的问她,她结结巴巴道:“我,我打算去徒步,磨练磨练。”在网上发个帖子"重走长征路"。学院人才济济、却没被一人看着入眼的、跟贴的,第三天杨之盼精神抖擞、英姿勃发、豪情万丈的买了去瑞金的火车票,开始一个人的第一次出远门。

杨之盼坐过地铁,却没坐过火车,第一次坐上感觉超好,她看着车窗外变换的景色很是新奇,一会儿是乡野山林的古朴纯净,一会儿是高楼林立,喧哗热闹的城市,火车平稳的行驶期间,伴有车轮压过铁轨的有节奏的声响,她一点都不晕车,感觉太带劲儿了。

第二天早晨火车过了南昌,她在卧铺上醒来,竟发现高中同学张子玉、金帅,还带了两人,都是专业背包客打扮,一见杨之盼两人一点都不吃惊道:"我们在网上看了,曾大海通知我们的,本来还想着一个暑假无所事事,这下好了,有事干了,咱们班跟贴很多,咱们应该还会遇到熟人的。"

果然从前三个车箱,又走来李波、丁敏和她们的朋友四个人,李波道:"我们在菏泽游玩,一见帖子就连夜从菏泽上的车,没成想竟赶到一趟车了。"等七、八个人下了车,竟发现同车的还有一身户外装备的罗洋、张茜。

张茜拉着杨之盼道:"我们还担心说暑假无所事事,要发胖,见贴如见令,罗洋拉我去户外买的装备,连夜买的火车票,卧铺没买到,还是凌晨补办的卧铺票,哎!这会儿可困了!"

杨之盼一下子见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心里热乎乎的,很是开心,张茜看看她很不专业的行囊又道:"你一个?怎么刘月婷没来?你没装备看怎么办呀?"

杨之盼淡淡笑道:"刘月婷嘛,她没这个爱好!"她回头看看自己的行囊笑道:"我也是看了电视,脑袋一热就奔来了,太没经验啦!"

罗洋在一旁安慰道:"无妨的!等下咱们吃饱喝足,明天去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参观,顺道再买些装备。"

李波挤过来道:"咱们班的班长黄海洋从国外回来,打来电话说还有几个好朋友是一起的,不仅光咱们(三)班的,连(四)班的鲁建军、吴琼也参加了,说:明天在旧址参观时汇合。之盼瞧你多有号召力,凑了0多个人,可以组团了!"

金帅拿出手机上网查询后,对众人道:"那个中医院旁有许多小吃店,咱们去尝尝。"

大家好久没聚,在小吃店点个当地的特色菜:饭包肉丸、红薯叶米果、壬田豆干、牛肉汤、酒糟鱼、酸菜包、烧鱼子、酸萝卜,翻豆饼子,肉圆子,红薯干,酸豆腐,皇元米果满满的摆了一大桌子。

张茜看着满桌子的美味,握着筷子,又发愁道:"我怎么办,会胖的呀,吃不吃捏?纠结呀、太纠结啦!"

捧着大碗,埋头于喝着香喷喷的牛肉汤的杨之盼安慰道:"没事,吃一碗不会胖,你要是什么都不吃会在以后的日子走不动的。"

罗洋把酸豆腐递与张茜道:"这个好,没营养!"看着张茜吃着红薯叶米果,喝着豆腐汤,他很满意呡了口米酒,才开始夹鱼吃起来。

杨之盼看着罗洋一往情深的看张茜的眼神,全心全意的照顾着他,满眼的宠溺,突然脑海里冒出陈雨淮定定的看自己的无奈神态,心里莫名的疼起来,再也咽不下什么,了无情趣然回到便捷酒店歇下。

第二天众人来到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参观,果然见黄海洋和一群年轻人在那大门等候,众人如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一般,亲亲热热的搂着,互说思念之情,黄海洋到底是班长,手一拍,结束了众人的嘈杂声,他摊开一个大图纸道:"咱们也就两月是时间,跑完全程不太可能,也就找有特点地方的走走,剩下的坐坐车,咱们研究一下,像湘江、娄山关、遵义、大渡河泸定、懋功、阿坝、甘孜、毛儿盖、吴起镇、你们看看怎么样?"

班长的威信很大,大家自然是全听他安排。

罗洋坐在车上,仔细看着地图、资料道:"10月17日,中央红军南渡贡水,1日,改编成纵队,开始抢渡信丰河,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11月8日,才在汝城以南的天马山至城口间通过第二道封锁线,咱们现在应该往汝城去。15日在良田至宜章间通过了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区。"

杨之盼坐车时就满心的不高兴,喝了晕车药,没吐,但兴趣一点都没了,她嘟囔道:“我不是来坐车的呀。”下了车,什么东西也没吃就在宾馆歇下,黄海洋道:"这儿热水圩的温泉古称"灵泉",很有名,大家去泡泡,咱们先去吃瑶族的腊肉、山珍野味,都是瑶家人最常做的菜品,瓜箪酒也要尝尝的。"

晚上,张茜拉杨之盼泡了温泉,杨之盼摆摆手道:“我这人对温泉半点兴趣没有,我就免了吧。”张茜觉得她太奇怪了,倒也没深劝,当她脸红扑扑的回宾馆对杨之盼,喜滋滋道:"他们的腊肉很有特色,你倒该尝尝的,温泉水也特滑,你怎么不去试试?哎!你可真奇怪!"她又纠结了"你说:我要是回去,人家说:"你怎么走长征还胖啦?"可怎么处?"

第二天汽车将他们拉到湘江边,杨之盼坐在草地上,听着导游说着:"11月7日,红军先头部队顺利渡过湘江,并控制了界首至脚山铺之间地域。这时,后续部队因道路狭窄,辎重过多未及时赶到渡口。次日,敌"追剿军"第一路已赶到,接着第路敌军在飞机支援下,向湘江两岸红军阵地发起全面进攻,企图夺回渡河点,围歼红军于湘江两岸。红军指战员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经多次战斗,阻击了数十倍于红军的优势之敌,掩护中央、中革军委和直属机关于1月1日也就是6天后才渡过了湘江,中央纵队进至延西地区。但红军战士,虽经英勇战斗,予敌以重大杀伤,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遭到惨重伤亡,大部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万6千余人,锐减为万余人。这是当时中央领导人执行逃跑主义的错误路线给红军带来的巨大损失。"电视上演的壮怀激烈,湘江水的色儿都红了,导游说的也是激动万分,杨之盼一行人也就那么呆呆的听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