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现代 > 杨玉环瘦身日记 > 第50章 行在乡间

第50章 行在乡间

三天后,杨之盼等来到遵义,一大早,黄海洋带大家在遵义会议纪念馆聆听导游对那段历史的讲解,中午,为了配合情节罗洋、张茜、张子玉、金帅还有不少人都置办一身红军服,穿着草鞋,仿佛真回到了那个年代。杨之盼看着大伙喝着茅台、吃着红油水饺品尝着烤鱼、烤羊排……这也与她来的初衷相差太远了些。可她四下望去,见前来旅游的多是和他们一样一样的,没什么区别的。

坐杨之盼身旁的张子玉对啃着羊排的金帅道:"我不打算跟着了,这哪是重走长征路呀,这是旅行,我是个驴子,我……我搞不来这个啦!"

旁边的张茜早吃饱了大声道:"我也不去了,回去人家要知道我是去长征了,还不得笑话我,先烈们浴血奋战,我在这儿增肥。算什么呀?"

罗洋放下那杯茅台叹道:"太愧对先烈了!"

这时,黄海洋打着饱嗝过来道:"导游安排咱们去娄山关,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就在哪写的。它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北拒巴蜀,南扼黔桂",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车就不上去了,咱们户外的同学可以好好的爬爬山。"过过瘾!

娄山关景色秀丽,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大家争先恐后爬到山上,劳累之极,此时正是夕阳西下,两只苍鹰在空中翱翔,当再看到毛主席红色草书意气风发涂写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顿时个个都心潮澎湃、神情豪迈起来。

当晚,黄海洋安排众人在桐梓县城住下,杨之盼等人在路旁小店吃着弯刀肉、松花皮蛋、牛肉干、麻油呛的蕨菜,突然人们热闹起来,只见曾大海和一位风尘仆仆的驴友,来到众人跟前,那个戴着压着低低的帽子、夸张的大墨镜、一脸络腮胡,脸上的色儿基本上看不见的人看见杨之盼后,紧紧拉着杨之盼身旁的金帅、张子玉等人的手,一一握手,兴奋异常道:"同志!我终于找到组织了!"他还夸张的用衣袖抹去眼角的晶莹泪水。

那人很是专业,一身阿尔法ALPHAM65美军101空降师冲锋衣套装、脚上是ROCKRIVE黑色野战军靴,挎着要包上面还挂着瑞士SIGG水瓶、军刀等.

并且他还真有个温顺的黑驴子跟着,上面装着他的辎重,张子玉指着他的毛驴惊叹道:"哎呀!我们怎么没想到这个呀。就凭这身装备完全可以走完全程的。"

曾大海介绍道:"我天天在网上看QQ,关注着咱们班的行踪,看到网上传的照片,心里很是羡慕,紧忙忙将基地里的事处理完,我就赶来了,来到遵义遇到这位驴友老张,他带我来的这儿。遇见你们可不是碰巧,是我们在这儿晃了两天才遇上咱们大部队的。"

杨之盼见驴子很温顺,揪了把青草喂它,

张茜也是捋了捋毛驴的黑白相间的毛,惊讶道:"这毛驴可真乖呀!你们怎么来的?……真的是徒步?"看到两人肯定的点点头,她崇拜的尖叫道:"啊!我太崇拜你们啦!我也要徒步!"

旁边的罗洋等人忙着和专业驴友、真驴子拍照、写评论,上传网上。老张和他的驴子很有耐性,积极配合取景,不停的摆着bos。

张子玉穿过热热闹闹的人群,对黄海洋道:"海洋,我不打算再坐车走了,我想和老张一起走一走。"

众同学都附和,七嘴八舌这个道:"对对!把账结了。"那个拉着老张问道:"老张,你那个毛驴在哪买的,我也要置办个"这边的问:"和您比,我们太不专业啦,老张连这帽子也很专业呀?"老张忙抢回帽子,笑的一脸的很深的褶子道:"我很低碳的,这个帽子可是高科技,说了您也一时听不明白,就说这个毛驴吧,可是很善于爬山的川驴,我一到目的地,就把它放生,不会浪费的。"底下一片称赞声。

曾大海拉着杨之盼到一旁小声问道:"他们说的这般热闹,你的打算呢?"杨之盼看着紧跟着自己不停套近乎的毛驴,也很喜欢道:"老张。你这驴子怎么就尽跟着我呀?"

老张笑道:"哎呀,我和你一见如故,这货和我心意相通吧!"

杨之盼捋了捋驴子的毛道:"驴子都要上路,我自然也要跟去,不然连个毛驴都不如了。"

老张笑道:"正好!我有个朋友说好来的,却失约了,她那套装备还在毛驴身上背着呢,咱们这么有缘,你也正好装备含酸,就将就着用吧"杨之盼要拿钱,老张很生气的摆手道:"咱们革命同志,什么钱不钱的,小看我!"他气的还夸张的肚子一鼓一鼓的。

黄海洋拍拍手,大声道:"既然大家都要徒步,那咱们就按民.意,车和导游就结了账,明天准备准备,后天就上路!"

金帅挂了电话高声叫道:"有人赞助咱们两匹马。"

曾大海道:"我的客户给咱们联系了两头毛驴。"

黄海洋喜道:"再买两个自行车,咱们就不用肩扛手提了,在解放前咱们那也是半机械化了,大家再把住的帐篷、锅具等东西凑凑,好好合计合计。"

第二天大家做着准备,下午,金帅联系的马到了,还搭了个训马师和一只哈士奇,那人很是精干,一身蓝黑色部队野外装备,倒像个特种兵的样子。哈士奇,皮毛黑白相间、油光水滑,一副威武、雄壮的样子。两匹马倒是不大的川马,性子温顺。曾大海联系的毛驴半晚才到,清一色的母驴,性子温婉。

第三天五点钟,大伙浩浩荡荡的上路了向古蔺进发,老张从背包了拿出个军绿色的60度户外防晒遮阳帽递给杨之盼道:"快带上,别晒黑了!"杨之盼见周围的女生全都带着这个呢。

张茜也只露出两眼睛对她笑嘻嘻道:"这个造型很像小日本!"

众人刚开始上路,还嘻嘻哈哈的,走了两钟头,休息10分钟后,继续赶路,众人就越拉越开,距离越来越大。

在通往古蔺的路上,很像特种兵的驯马师小武,没有带大部队走县级公路,而是取的是从桐梓至古蔺的直线,有时走的是村级公路,有时走在田间小路,专业驴友的很有经验、力气大,走在最全面;张茜、丁敏、罗洋等身体差些落在最后;杨之盼身体条件还算好些的,在中间。

杨之盼与大家距离越落越远,此时正一人走在乡间小路上,那头很有缘又有些粘人的毛驴不紧不慢的跟着她,杨之盼踩着泥巴路上,感觉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恬静,没有了大都市喧嚣、没有那份嘈杂,只剩下杨之盼一个人第一次静静的享受这片刻的安宁,她悠然自得、闲情雅致的漫步。看着点缀在乡间的农家有青烟袅袅升起,与空气中散发的泥土、草木的缕缕清香,柔在一起,迷离如雾,杨之盼竟莫名的痴了,不知是何年。

穿过一大片玉米地时,杨之盼见有几颗长的饱满的,想掰了烤了去,暗想权当午餐好了,刚下了路,跳进玉米地,就发觉有人先下手了,正诧异间,听到有棵棵玉米倒折声,然后有人很不利落的沙哑的呜咽声、当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呻吟声,杨之盼听得脸红心跳,暗想:哎呀!怎么这么不巧,碰着野鸳鸯了呀!赶紧撤!撞见了太尴尬,忙轻手轻脚的重新上了路。

没走太远,就见老张和曾大海在路边架了火烧烤,东西不多,烟却蛮大,曾大海见她道:"我们还以为是李波、丁敏他们,你倒走上来了。"

杨之盼脸色还没恢复,她眼皮没抬,一屁股坐下,吃着老张递上的烤玉米,大噘了半天才道:"丁敏和张茜在一起?可能落在最后了吧,李波我倒没看见!"

曾大海点点头,也开始啃玉米道:"特种兵小武,在最前探路,金帅、张子玉他们、辎重、马在一起,黄海洋、哈士奇他们在最后收容。在前面黄庄他们做的有午饭,不过与咱们还差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两就在这将就做点,咱们垫吧点,再走。"说着递给杨之盼一串烤好的蝉蛹。

杨之盼见这食材虽然没油少盐,但就烤功看:穿的五个码放整齐,外黄内焦,倒也香气扑鼻,笑嘻嘻的接了吃起来,老张在旁边还介绍道:"这个东西好,咱们找的不多,就得了五串,刚才我们两还在想:要是来两个人,可怎么分,嗯!你很有口福的,他们来晚了就没得了。"

杨之盼斯文秀气、细细的品尝着,不停的点头称赞:"曾大海,你还有这手艺?哦?老张操作的,嗯!手艺很好!",她斜着看看老张,见他站起拿驴子身上的物品,总隐隐觉得这老张特像一个人,她暗笑自己:怎么会这样?看到和他身高差不多的,就会以为是他呐?老张声音沙哑的简直像个公鸭子,可脑子里出现那次陈雨淮生病时声音好像就是哑的说不出话来呀,她忙摔摔头,把自己可笑的想法甩出去。

曾大海见三人吃的差不多了道:"就这样吧,咱们给人家留点,咱们上路吧?"

老张点点头,将火掩了,没吃的烤玉米、烤火腿肠、土豆放在那明显位置,码放整齐,在旁边划伤箭头,写的歪歪的字:无毒,可以吃,老张。他看见杨之盼很细心的观察他,坏坏笑着,还乱七八糟的哼起歌,自作多情的竟扭起pp,整个人色迷迷起来。

三人还没走到黄庄,就遇见折回来的小武,小武见三人看见自己笑,竟能绷着脸,严肃道:"你们怎么走的,耽误了一上午,才走了四十里,今天是走不到古蔺县啦。"

曾大海笑道:"我们可没拉后腿,后面还有好几个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