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枪法,但是听说过战阵之枪的威名,战阵之前,宁死不弃枪,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想着把枪放下,枪不是你的累赘。”
清冷的嗓音在这幽静的时候格外严肃。李成明委屈有一种想要抓狂的冲动“这话徐老头早说过了。所以我只是说说而已啊!哪里就弃枪了,这不被你打飞了枪还捏在手里嘛。”
“哦,原来如此,那你早说不就没事了。好了咱不提这件事了,来接着练。”
李成明气极反笑,正要好好掰扯这个问题,突然福至心灵,直勾勾地看着手里的枪,自语道“我明白了,疾如风的步法单比速度还不如你们暗影门的影步,所以疾如风的步法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关键,你说得对,枪从来都不是累赘,战阵之枪,枪才是核心。”
听到那句还不如暗影门的步法,封一辉扁了扁嘴,又有些不明所以地问“所以呢?”
李成明嘴角得意地一弯,“所以嘛”说着他运起内力将枪疾速地推了出去,但是枪没有离手,原来李成明双手虚握枪身,手心的内力改推为吸,所以枪飞出去的时候把人也带上了,脚下的步伐在有枪的牵引的时候竟然快了数倍,人随枪动。
在这阴暗清晨里,封一辉惊悚地发现随着李成明的话音落下一点银光已经到了自己的面前,瞳孔瞬间收缩,封一辉如鬼魅般地出现在了李成明的左侧一丈外,黑夜里李成明看不清,但封一辉自己知道,这次实在险之又险,刚才枪尖离自己的皮肤只有半寸距离,胸口能轻易感受到枪尖吐出的寒气。
还来不及放松,李成明步下轻点向左疾掠,手心内力牵引着枪轻巧地转过方向,随着李成明直击封一辉,枪随人动。
之前是大意了,现下对李成明的速度有了心里准备情况就不同了,封一辉轻轻握住了银枪的枪杆,叹了口气:“确实很快,我如果不是功力比你高很多的话会很难应付的。”
李成明催动了几次但是银枪纹丝不动,果断地放弃了和一个中天位巅峰比拼内力的想法,悻悻地撤了力,说“还是不够快,你的影步太快了,我连你的边都没摸着。”
封一辉松开握枪的手,抬头看着清晨昏暗的天色,悄悄拿手捂住了之前被枪尖划破的黑衣衣襟,冷冷地说道“那是当然,我可是暗影门功力第二的,你想跟我一样快还是很难的。不过你很聪明,已经把疾如风领悟了。好好练,再过几十年就能赶上我了。”
李成明收回枪,抬了抬头,“我,不对,本王要去上朝去了,你去找白二打吧。”说着李成明就回寝殿换朝服去了,留下封一辉在晨风里翻着白眼。
穿着宽大朱红朝服,永平王殿下大摇大摆地上朝去了。
皇宫外原本扎堆谈笑的众大臣们进了宫门便都肃穆了起来,谨慎执礼鱼贯而入。李成明今日来的晚了了,匆匆忙忙地赶到了殿外,看到依次排队进来的大臣们顿时眼前一亮,上前就插队插了进去,全然不管身后来俊臣抽搐的眼神,跟着众大臣走进了殿中,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最后进来的是华服金冠的武奶奶和后面跟着的父皇李旦,其实明明可以一步踏出就在那张椅子上坐下的,偏偏要款款而行,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李成明面色恭敬心下暗笑,看来真是谁都要排场呀,连武奶奶这样的千古奇女子也不例外哈。
等二人在朝堂上方坐下时,李成明又差点笑出声,这椅子摆的每次看到都想笑。
原来这个父皇的那张所谓的龙椅比他身后武奶奶的那张金漆椅子低了一大截,而李旦是个中等身材,武后的身材在女子里也算是相当高大,最重要的,不知道哪个缺德玩意,把李旦的椅子往旁边挪了挪,大概是怕阻了武后视线。所以所谓的二圣临朝其实看起啦就像是李旦在武后的膝下承欢一样无奈。
难怪自己孩提时代父皇每次下朝来看自己的时候都那样愁眉不展,怀揣着一颗忧国忧民的玻璃心当上了一个做不了主倍受欺负的儿皇帝,每次往这张椅子上一坐,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一个纯小字辈儿,别说在这个辈分压死人的年代没人搭理你,就算放到二十一世纪前辈欺负欺负晚辈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呀。
这次上朝没遇上什么大事,听了几个大臣吹了吹牛,互相举荐,四处调动,无聊得让人想打瞌睡,终于在武某人夸完周某酷吏的能干政绩之后,迎来了冷场。
这时,李成明左下方的一名头发稀疏胡子花白的官员向右前方踏了一步“臣有事要奏。”
在得到天后娘娘的首肯之后,花胡子官员看向了一旁愁眉苦脸的李旦。李旦初时没反应过来,之后发现居然有人在征求自己的意见,差点热泪盈眶,正了正衣襟,轻咳一声“爱卿请说。”
花胡子恭敬地行礼后就文绉绉地说开了。
原来之前横死金泉宫的索元礼是朝中官职最大的胡人,他的死导致了许多胡人的不满,认为朝中靠山没了以后胡人的利益更加无法保障了,要求给出相应的优待政策。
在他的叙述中,李成明听了个大概,发现原来和自己那点贫乏的历史知识里留下的概念不同,其实胡人在唐朝并不好混。为什么呢,因为唐人虽然是开放的但同时也是骄傲的,在唐朝,汉人绝对是一等公民,而且没有二等公民这一类,所有的异族人直接归入三等公民。胡人的东西很受欢迎,但是胡人混得大部分都很惨,在这座城不许你结婚在那座城又不许你穿汉服的。
而这一次,胡人在朝中的大靠山索元礼莫名其妙地横死了,长安城内的胡人们觉得日子实在难混,就集体组织起来罢工抗议,导致长安城内连远处的山近处的草都看不见了,光看见一堆胡人在那呐喊示威,严重影响了长安城里的汉人居民们出门游玩时的趣味性。
一来二去的,有人就报到了这个叫张柬之的花胡子御史大夫那里,说这么一大群胡人胡闹算怎么回事啊,连个胡饼也不卖,就知道不务正业地游行,大人你给拿个主意呗。然而事涉长安城内一等公民与三等公民的和谐相处问题,花胡子张柬之不敢瞎拿主意,便在今日的朝堂上提了出来。
聊到这件事,原本听张三夸李四、李四推荐王二麻子听得昏昏欲睡的众大臣们都一下子来了精神,虽然不敢乱了朝堂礼制,但是脸上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连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悲伤的李旦皇帝陛下都来了精神。
武后微笑着点了点头,便随手点了一个中年武将模样的官员,那武将站起来说:“启禀天后和陛下,末将认为完全不必忧虑,这些胡人贱民扰乱长安城的安定,直接派兵将其驱逐出境,违者监禁,不服者直接格杀即可。”
武承嗣见姑母听完后面无表情,连忙抢上前一步道:“启禀天后娘娘,微臣认为,这些胡人如若被驱逐,我大唐很多货物贸易都将出现断层,比如胡饼,胡床,胡琴,百姓们的生活也会少了许多乐趣。所以臣认为应当给他们和汉人一样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加以优待,比如科举时优先录取,俸禄里加双倍补贴,这些都可以促进胡人在大唐安居乐业,让我大唐威服四海。”
对事不对人,武承嗣虽然长得像猪而且武道天分在整个武氏家族里论起来也就是头中等偏下的笨猪,但是对于他的机变李成明是佩服的,至少这一瞬间就能有这么思路清晰并且附带多项措施的观点,这让李成明始料未及。然而,现在李成明并顾不上赞扬他,他正在怒火中烧地瞪着这只肥猪。
他知道,武承嗣未必是真心对胡人好,他只是认为武后既然可能不赞同某个观点,那么就很有可能赞同这个观点的反面。李成明咬牙切齿,这头肥猪,把所有的脑子都长在了溜须拍马上,可他就没有想想如果如他所说去做,从今往后,汉人将沦为二等公民,而胡人则会一步一步从三等公民顺利晋升一等公民,这些也许暂时对这些金字塔尖的贵族无碍,可是长久下去呢?胡人逐步接管统治阶层?
不可以,不可能。我不反对善待外国人,但是只要有我在,华夏子民在这块土地上是一等公民的事实就不能被动摇。李成明垂下眼帘面露坚毅,心中飞快地打着底稿。
李成明正在咬牙切齿地构思,几个朝臣似乎也都有话要说而狄仁杰已经抢着出列,脸上也有激愤之色,看来对武承嗣的想法颇有微词的并不是李成明一个。
狄仁杰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武后扬起手,兴致盎然地看向龇牙咧嘴的李成明“永平王看来很有想法,狄卿不妨先等等,听完永平王有何见解狄卿再补充不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