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刚踏进甘露宫时,武承嗣还远在回长安的路上,神龙殿中已传出一个惊人消息,武后宣布废除李旦的皇位,自立为帝,国号定为周,诏书已经起草,宫中已经传开,这几日就要昭告天下了。
李隆基刚进寝殿便听豆儿说起了这个消息,当场暴怒,一掌拍掉了案的一角,“她终究是要夺我李家的江山吗?”
豆儿摇了摇头:“你须知武后从来就没有忘记过要称帝,原本你大哥处处过人她倒是起过扶持你大哥的心思,可是几次三番的冲突终究是疏远了这层祖孙关系。”
李隆基冷哼一声:“女子称帝千古未有,她好厉害呀!”
豆儿叹了口气说道:“唉,武承嗣的那尊天人玉像虽然没留下来,一路自洛水运送回长安也是传遍了的,再加上法明和尚的大云经里说得玄乎,百姓们终究也不会太反感,对她来说这就够了,原本倒还要再过些时候等佛门完全压过道门之时再行称帝方才水到渠成,可是此番你大哥搅黄了佛道论武,天龙寺一时无望压过三清门,再加上边陲契丹之乱,让她这样的人物也头疼得紧吧,只好提前称帝了。”
李隆基恶狠狠地说:“索性趁她现在没有昭告天下,咱们先发动兵变。”
“行不通的,武后行事遇强则强,越是这种关键时候越不容易掉链子,她明知此时最容易出岔子,一定会非常仔细,精气神正是鼎盛的时候,此时无论斗智斗力要想斗赢她比登天还难,机会有时候不一定是机会,可能是个陷阱。”豆儿语重心长地说。
李隆基想来想去,郁闷不减,往椅子里一坐,闭目咬牙冷笑。
豆儿见状,微笑着取出棋盘走回来摆在李隆基面前的案上,柔声说道:“别生气了,我陪你下一局棋吧。”
李隆基原本闭着眼,这会儿忍不住睁了开,歉然说道:“母妃,儿子让您担心了。”
豆儿摇了摇头,温柔一笑:“你别气坏身子这就好了,眼下这事虽然无可挽回,可日后又怎知你没有机会翻盘呢?你不是和侍卫们都打成一片了么?你现在好比就是在下棋,武后是你的对手,她眼下占了势,也未必会赢,对不对?”
李隆基眼睛一亮,盯着棋盘默不作声,脸上却渐渐现出了沉思的样子。
武后称帝的消息传到了宫外,有两个人,都匆忙出府,翻身上马向皇宫狂奔而去。
先到皇宫的,是梁王武三思。
侍卫们见梁王火急火燎地赶来,都不敢拦,任由他入宫去了,只是有两名侍卫悄悄去给林阿报了信。
林阿知道后猜测与武后废除李旦自立为帝之事有关,匆忙去甘露宫把消息传递给了李隆基。
武三思入宫岂会有什么好事,此时连豆儿也是慌了神,李隆基知道消息后却一反常态,缓缓踱步,最后在案前坐定,重新摆好棋子,“母妃,再陪儿臣下一盘吧。”
豆儿此时心中虽然着急而且疑惑丛生,却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气,颇是有几分遇强越强的样子,于是豆儿强行稳住心神,走炮跳马地便下开了。
李隆基虽然年纪连十岁都不到,可棋风凶辣老练,在象棋棋盘上早已经锋芒毕露了。
宫内请来的名家老师换了几批,来时无一不是昂首而来想着老子研究一辈子象棋总算是出人头地了,三个月内却必定低头掩面而去,倒不是没有能下过李隆基的,只是纵横楚河汉界半生,到头来和一个孩子下出互有输赢这样的结果,
不撞死当场就算是苟且偷生的了。
豆儿棋力本不算低,胜在心思细腻,平手相斗倒也时常能在这方寸之间论上一论,可武三思在这个节骨眼上进宫,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落井下石来了,她心系神龙殿,棋盘上竟是没了分寸,二十余手之后便无奈投子认负了。
李隆基此时已经完全静下心来,淡淡一笑:“再来一盘?”
豆儿沉不住气了:“武三思进宫想必是要趁此机会再做些什么,隆基你怎么还这么沉得住气,陛下被废永平王不在宫中,咱们此时还有何依仗吗?”
李隆基笑了,此时嘴角却有些苦涩:“儿臣依仗的,无非就是帝王之术而已。”
“怎么讲?”
“帝王之术说起来极为复杂,说的简单些就是均衡二字,眼下武后废了父皇自立为帝,武家在朝中的势力已经无可匹敌,又岂会对我李家再动什么手脚,现在我觉得武后最犯愁的问题反而是立谁为太子的问题,武三思进宫怕也是为了此事,咱们眼下无可奈何,只能按兵不动,若是棋盘之外有股外力相助那就好了。”李隆基呆呆地看着棋盘,喃喃说道。
此时武三思已经从神龙殿中出来了,过得一会儿,一个小宫女端进来一杯茶:“殿下,喝杯茶吧。”
李隆基看着她点了点头,小宫女弯腰放茶杯时动作很轻很慢,轻轻地说了什么,李隆基微微一笑,豆儿立在一旁,恍若不觉。
宫女走后,李隆基起身搀着母后坐下,“武三思进宫来果然是面奏武后要求把立武家的人为太子的,他还建议武后斩草除根,倒是在我意料之内地挨了一顿骂。”
豆儿点了点头,看着儿子的目光里满是欣慰嘉许。
正在这时第二人也已经跪在了神龙殿口,林阿也站在了甘露宫前通报。
来人正是狄公狄仁杰。
李隆基听了林阿的禀报后把手中棋子一拍,“来的正是时候。”
通传过后,狄仁杰进了神龙殿,武后正背对着大门的方向,拨弄着窗口的一盆花,全然不像一个刚刚篡位成功更替了朝代的人,黑底银纹的袍子下,是一个自信和强大老人。
此时狄仁杰进来殿内跪倒在地,武后也不转身,只是淡淡地说:“狄仁杰,如果你是因为听说了朝代更迭之事要来谏言的话,我觉得你还是先把脑袋留肩膀上比较有用一点。”
狄仁杰伏趴下行了一个大礼:“大周革命万物维新,臣是来恭喜陛下的。”
“哦?”武后猛地转过身来看着狄仁杰,一副不认识的样子,“你来恭喜我?狄仁杰,你还是狄仁杰吗?”
狄仁杰伏趴在地,坚毅的脸庞上却露出些许笑意,再抬起头时,又是一脸严肃的样子:“是的,臣特来恭喜陛下开创大周成就千古女帝之名,以九五之尊留名于青史,以帝王之姿留身于庙堂。”
武后微微点头,看来这几句话确实说道了她的心坎里,只是她看着狄仁杰的眼神中仍有些许疑惑。
一番思索后,武后开口道“狄仁杰,你究竟为何如此说话,不必绕弯子了,朕恕你无罪,你的脑袋暂且留着,把你真正要说的话说来听听。”
狄仁杰再次顿首道:“臣只是想说母子终究亲过姑侄,自古儿子会把母亲放在太庙中供奉,侄子却不会把姑姑放在太庙中供奉,臣希望他日陛下成仙而去的时候,可以身留太庙,为万世供奉。”
武后疑虑顿消“狄仁杰啊狄仁杰,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起来吧。”随即摇了摇头笑而不语。
从她的笑意中可以看出,狄仁杰又说到了她的心坎上。
狄仁杰起身后暗自舒了一口气。
远在成都府青城山中的李成明此刻正从内视云海中缓缓回过神来,还不知道长安城中已经发生这么大的变故,大皇子的头衔一下子掉到了大皇孙了,只是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站起身来,直觉得神清气爽。
窗外喧闹声从刚才开始便没有停过,李成明松了松筋骨一把推开门就看见徐暗三像一片叶子一样飘过,气得他破口大骂:“一个个都嚷什么,飘什么,大清早的,”
话刚出口,一道寒意铺面而来,有杀气,李成明打了一个哆嗦,一皱眉,干脆不闪不避,硬是把话给喊完:“大清早的,还让不让人睡觉啦?”
话音未落,一大簇闪着幽蓝光芒的各种奇形怪状的飞镖暗器向李成明的面门钉来。
徐如林。
暗器即将打到脸上的时候,李成明周围的一切连带着暗器都慢了下来,包括他自己。
他冷静地选择了一个空隙缓缓地转头脖子绕开,空中的所有暗器,顺手凌空拈住一枚回身就向着暗器来的方向打了出去。
只听哎呦一声惨叫,李成明定睛看去,一个紫色的矮小胖墩正在上蹿下跳。
这矮小胖墩速度奇快,在李成明这样的目力下都是带着一丝淡淡的残影,看的不是很真切,只见他两只短小胳膊勉力后伸着似乎是在捂着屁股。
徐暗三站在一旁哈哈大笑,李成明莫名其妙地看他一眼,徐暗三止住笑声解释道:“少主你有所不知,这小矮子的暗器上带着他的独门暗劲,被刺入皮肉后痒中带麻,麻中带痛,痛起来可真厉害,真气都不好聚起来想运功抵抗都难。现在这小矮子吃了自己的亏,真是过瘾。”
徐暗三在说着话,那小矮子自顾自地窜来窜去,院子里三个女孩子都兴致勃勃地站在一旁看着,封一辉无聊地东张西望似乎全无兴趣。
李成明看着徐暗三一脸解气的表情,奇怪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的?”
徐暗三面色有些尴尬地咳嗽一声,正要说话时,那矮子颓然摔在了两人面前,看起来是力竭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