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玄幻 > 思无邪之玄问 > 第十一回 冲冥岛拜师学艺 永平山传宝授机

第十一回 冲冥岛拜师学艺 永平山传宝授机

上回说到顾氏夫妇带着蕣华、兰君在冲冥岛习武修文,忽一日来了两位少年,高个少年向道真询问此处可是孙真人的家。

道真从容答道:“是。”

“太好了,孙真人,我们是从中原来此求仙访道的。”矮个少年急迫地说。

道真微笑道:“你们要找的孙真人并不是我,我是他的半子。孙真人已然仙去了。”

二人听到均“啊”了一声,对望一眼。高个少年复又看了看道真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我姓顾,名道真。”

“顾先生,我二人是来此求仙访道的,不知先生是否已得孙真人亲授,能否收我二人为徒?”

道真微微笑问:“你二人为何求仙访道?又是如何找到此岛?”

高个少年答道:“顾先生,实不相瞒,我姓袁,名伯彦,出身太康袁氏。”又指了指身边的矮个少年道:“这是我义弟,名叫谢驰,出身陈郡谢氏。我们祖上都是朝廷重臣,只因现下晋室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伐,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苦痛。我二人有心寻访高人,习武修道,救民济世。听闻东海之滨有座小岛,名曰冲冥,岛上住着一位孙真人,武艺超群,道术高深,故此跋山涉水来到此地。”

矮个少年又补充道:“顾先生,我们一路可是辛苦。问了许多人都不知岛的所在,雇船来寻,那些船主皆不愿意。只得买了条船,自行搜索。开始,我二人不识水性,也不知御舟之道,常常遇险。好在老天有眼,没将我们喂鱼。也不知找了多少次,有时遇到大雾、大雨,辨不清方向,在海上漂流几日方能回到陆地。今日终于找到这里。顾先生,你一定要收我们为徒。”说着,便要跪拜。

道真忙将他拦下道:“且慢,要拜我为师也可以。”

二人听了俱都一喜。又听道真道:“孙真人临终前已将你我机缘道破,但要收你二人为徒,你们还须对天盟誓。”

谢驰急问:“不知甚样誓言?”

道真微笑道:“不急,你们随我来。”

于是,道真带着二少年,妙徽带着两个女孩,一同来到屋后永平山麓。道真指着永平山道:“这里是孙真人飞灭处。孙真人是我师傅,为冲冥玄术创始祖师。”

二少年环顾四周,不禁有些疑惑。谢驰问:“师傅,孙真人葬在此处,怎的不坟不封?”

“我冲冥玄门修行不俗之道。孙真人曾谕我,人及亡故,六魄散失,三魂各寻所综,天魂归天,地魂归地,唯人魂盘亘肉身一时难去。俗世之人以为置棺椁、营墓室、建宗庙便可藏形贮魂,殉人牲、陪金宝、奠礼供便可延继本生富贵,实则虚妄。唯令肉身尽早飞灭,方可促人魂精气皈依永宁。故此,我冲冥玄门中人若遇亡故,只须烧化,或葬埋黄土,或抛撒虚空,或扬入碧波,如此,方能早释精魂。孙真人的肉身便是在山峰上飞灭入空的。”

二少年听了这番道理,只觉冲冥玄门果真高蹈不羁,愈发心神向往。又听道真道:“你二人若要拜我为师,先于祖师飞灭处立下誓言,将来学成,武功道术皆须施惠于民,不可有半点儿私心杂念,不可滥杀无辜、欺压弱小,否则必遭天谴。”

二人听了,忙朝道真所指黄土礼拜,毕恭毕敬誓道:“我袁伯彦,我谢驰,今日自愿拜入冲冥玄门,习此冲冥玄术,将来学成,定将武功道术施惠于民,不持半点私心杂念,若犯滥杀无辜、欺压弱小、背叛师门,必遭天谴。”言罢,咣咣磕了三个响头,转而起身,又朝道真跪下礼道:“师傅在上,请受弟子一拜。”言毕下拜,也是一通顿首。

道真见二人盟誓坚决,点点头道:“起来吧。你二人骨骼坚厚,确为补天之材。自此你二人便是我冲冥玄门第三代传人。不知你们年纪如何?”

伯彦道:“我今年十五。”

谢驰道:“我今年十四。”

道真点点头道:“伯彦年长,为师兄,谢驰年幼,为师弟。”转头又叫蕣华、兰君过来。

蕣华、兰君看了这么半天,已知顾氏夫妇清早说的“哥哥”便是两位少年,看道真叫她们,赶紧跑了过去。

道真指着两个女孩儿对二少年道:“这是蕣华和兰君,以后你们便是同门。”又对两个女孩儿道:“蕣华,兰君,以后你们也叫我作师傅,自今日起,我便也将冲冥玄术传授你们。蕣华你年长,为师姐,兰君,你最小,为师妹。”

蕣华、兰君也是一阵兴奋,俱跪下对着道真磕头,叫了声:“师傅。”道真又命二人也像两位师兄那样跪地盟誓,锄强扶弱,施惠于民。兰君虽然幼小,不甚明白,却也随着蕣华一字不落地念出。

自此,岛上又多了两个人。每日,道真与妙徽除了打点各人起居饮食,还要教他们习武修道,待他们修为到了一定程度,便将孙真人所创冲冥剑法及内功心法悉数传授四人。四人也都用心学习,唯有兰君年纪较小,常常调皮、贪玩儿,难免被父母责罚,三位师兄师姐总护着她。除了兰君,其余三人虽叫妙徽师娘,却也当她作师傅一般,经常向她请教武功道术。妙徽姓孙,却非孙真人亲生女儿。她原居关中,三岁半时家乡大灾,父母饿毙,兄弟姐妹在逃难途中失散,她因饥寒倒在路边。适逢孙真人云游到此,不忍于心,将她救起,收为义女。因她不知自己姓名,便让她随真人姓孙,取名妙徽,养在岛上,与前来访道求仙的顾道真一同习武学艺。及至长大,二人心意相投,便由孙真人主持,结为夫妇。故此,妙徽虽为女子,却也身负绝学。

如此这般,日长月短,月短日长,岛上生活简单清苦,但六人一起也过得颇为充实。兰君渐渐长大,出落得如花似玉。谢驰性情粗率,对两位师妹只当亲妹子一般。伯彦温和儒雅,见兰君渐渐长成大姑娘,越来越美丽,情愫暗生。但因兰君年纪尚幼,不敢表露,只是对这个小师妹格外关照。兰君任何要求,哪怕非常过分,他也照办不误。有时兰君犯错怕被责罚,他也愿意同她背过受罚。旁人只知他疼爱小妹,唯有妙徽看出端倪。妙徽很喜欢伯彦,觉得将来若真招了这个东床也是一桩好事。但想兰君太小,还是等她长大,看她自己意思。

说话间伯彦、谢驰已上岛十年,这一年正是丁丑牛年,也是晋室在北朝当政的最后一年。近来,岛上诸人出岛采买常常听到关中大乱、黎民死伤、百姓流亡,俱是心中忧烦。江南虽然未遭兵燹,但自正月始,便传来魔众聚集会稽郡,祸害百姓的消息。伯彦与谢驰听到,都向道真请命出岛斩妖除魔。道真却说时候还不到,让二人再等两日。

终于出了正月,来在二月,这一日晚间,道真集齐众人,对四位徒弟道:“我等修道之人,太平盛世隐居海外,清心寡欲,独善其身。如今兵灾席卷中土,魔乱祸害南郡,正是我辈出世行侠之时。我已将毕生所学尽数传授你们,唯那卜算之术,因其折损阳寿,不忍教授。你四人,当初入我冲冥玄门,都曾立下重誓,现在便要你们履责践诺。明日即去会稽郡斩妖除魔,救护黎民。”

四人听了都是一阵兴奋,又听道真道:“要与魔众较量,先要知晓魔徒习性。这世上之魔皆由贪嗔痴三种邪气主使。有刚死之人,心念不净,存有贪嗔痴任何一种邪念,七魄业已散失,三魂中的天魂、地魂亦为天地所收,唯人魂不肯离体。此时,若遇天地间本生邪气与那人心中对应邪念结合,这邪气即可入体将那死人之心吞噬取代,死人便会重生入魔。故此,但凡魔徒,心之所在皆为空洞,只是穿衣著服,无法看到。但有一样外貌特征,可与常人区分。魔徒身内所驻邪气会现于面相:为贪念所驱之魔,口不能闭,面上显露贪笑;为嗔念所驱之魔,横眉立目,满面怒气;为痴念所驱之魔,表情木讷,双眼呆滞。魔徒面相虽有差异,但身上皆有魔毒,魔毒不但可通过魔徒身体传递,亦可通过魔徒手中利器传递。若被其所伤,伤处便要瘀黑,如若不治,瘀黑漫及全身,必然丧命。你们皆有内功护体,虽可运功将魔毒逼出,元气也会因此消减。故此,将来若遇魔徒,须加倍小心提防。要消灭魔徒,须看准其心所在,以利刃击穿,令邪气散逸,方可将魔徒剿灭,否则只伤四肢躯干,收效甚微。”

众人听道真讲述,觉魔徒果真凶顽,将来降妖伏魔必是恶战。

道真又继续说道:“冲冥岛上藏有天地孕化的四件至宝,明日我将四件宝物传授你们。这四件宝物为至善至美之气生化而成,不毁不灭,与天地日月齐长。你四人须小心保管,勿使落入歹人之手。”

四人听了,心中欢喜,俱都点头称是。道真又道:“第一件宝物名为太虚根,形状为一把树根,埋入泥土,瞬间长出一株白色榆树,树上结有一疤。你们可在夜半子时,运功于掌,推向树疤,同时念出开启口诀,便可打开太虚境入口,进入太虚境,穿过浮云屏,可见一座高山,名为太虚峰。第二件宝物名曰摩云梯,形为一粒江豆,若在太虚境内使用,无需口诀,只须将其抛在太虚峰下,江豆便可自行生出豆蔓攀附山体向上连结成梯,你们可登梯上到峰顶。摩云梯若在太虚境外使用,须借助风力与口诀,方能生长,无论高山峡谷、悬崖峭壁,都可攀附结梯,载人通行。第三件宝物名曰乾坤门,形状为一枚贝壳,若在太虚境内使用,亦无须口诀,只须于太虚峰颠,将其抛在半空,便可幻化出太虚洞,你们可凭其穿过太虚洞,来到太虚谷。若在太虚境外使用,须借助月光,抛至半空,同时念出口诀,心中默想曾经到过之地,只要此时那地情景未变,乾坤门便可打开通往彼处的大门。第四件宝物名曰天香引,形状为一朵牡丹。天香引须以人体作为宿主,吸收宿主体内善念方可发挥法力。初入宿主体内时,宿主须为少女之身。天香引法力有二。第一为正花时,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使用,凡遇不时之花,只须用手触碰,便可将过者息,不及者促。第二为引发天香雷阵,须在太虚谷内方可使用。布设天香雷阵,须先种植百种香花,围成圆圈,如有未开之花,可以天香引导引其开放。待香花圆圈布设完毕,天香宿主立于中心,运功将天香引逼出体内,以自身鲜血滴入牡丹心蕊,即可引发天香雷阵。天香雷阵一成,但凡百花包围内任何生物、静物,瞬间皆会灰飞烟灭,唯天地精华孕化之物不灭。不灭之物中除了这四件至善至美之宝,还有一颗邪念魔灵,此魔灵为天地间邪念孕化,亦是不毁不灭。魔灵一旦寄宿魔徒之身,危力可敌千军万马。你四人明日出岛去世上降妖伏魔,若遇宿有魔灵之魔徒,平常方法不能将其杀死,只能将其引入太虚谷内,引发天香雷阵。但这天香雷阵只可毁其宿主肉身,逼出魔灵。到时,还需有缘人与你们再设法子,将其封印,方能令其不能再寻宿主,危害人世。至于这有缘人,我现在无法算知,只待将来你们自己寻找。若一世未遇邪念魔灵,一世未用天香雷阵,天香引便会在宿主离世那一日自然与宿主身体分离。”

四人听道真述说,心中都有些肃穆,觉得身上仿佛压了千斤重担,想到自此便要为解救百姓灾苦奔劳,俱都慷慨激昂。

此时,又听道真道:“我因泄露天机,阳寿将近,明日传授你四人宝物后,便要毙命。”

四人听到此处,俱都“啊”地大叫一声,惊恐地看着道真。只有妙徽,面上平静如常,显然早已知道此事。

道真见他四人形状,忽然面色严肃地说:“我等修道之人,早将性命看得轻如鸿毛,你们不必难过。明日正午,待取得四件宝物后,便同你们师娘一同出岛,去会稽郡平定魔乱。今后我不在,一切须听你们师娘安排。”

四人听到此处,齐齐跪在道真脚边,兰君打头哭了起来。道真平静地说:“舍生取义,乃为师平生所愿,只望将来你们的作为,不要辜负我此时的牺牲。好啦,你们各自回去休息,明日午时,去永平山下听我召唤。”言罢,自入内室,休息打坐。

四人却仍旧跪在那里,兰君哭得最凶。妙徽站在一旁硬将她拉起来喝道:“不许哭。都站起来,你们师傅平日怎么教诲你们的,还没去世上与魔众一较高低,便在这里啼哭泣涕,成何体统!”

四人听她棒喝,全都站了起来,渐渐止住哭声,唯兰君还在抽噎。妙徽此时心中亦是悲戚,却不能让四人看出,强忍泪水道:“好啦,你们都回去休息吧。明日还要受宝出岛,须养好精神。”

三人听了只得拜别师娘,各自离去。唯兰君扑在母亲怀里,呜咽不止。妙徽本就难过,被她如此一哭也掉下泪来,赶紧用袖子擦拭了,柔声对她道:“兰君,不要哭了。你是爹娘的骨肉,你爹要将最重的任务交付于你,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你都要坚强,不可有一丝动摇。”

兰君看着母亲,点了点头。她本是个倔强的孩子,只是割舍不下父女亲情,但听父母要她担负重任,想到父亲明日便要为民殒命,心中升起一股豪情,忍住泪水道:“娘,我不哭了。将来无论遇到什么,我都不会动摇。”

妙徽点了点头,拉着她回房休息。

翌日清晨,四人全都早早起身,心中波澜不休。妙徽还是照常安排了早饭,又叫四人将各自的衣装打点包裹,准备出岛。全都收拾停当,太阳升至半空,仍不见道真出房。四人很是心急,唯有妙徽亦如往常,又去准备午饭,将到午时,大家一起用饭。四人哪有心思饮食,随便吃了些,便去道真门前等候。

及至午时三刻,道真方才出门。只见他面上红光充溢,双眼炯炯有神。五人随他来到永平山半山腰处,道真面对一处较大的山体站定。此时太阳正猛,阳气至极。道真吐纳一番后,举手向日,引天地之阳,积聚双掌,又徐徐收于身体两侧,脚下扎成马步,运体内之气送入双掌之间,与天地之阳合二为一,猛地推向山体,口中大喝一声。只见山体应声断开一道横向的缝隙。道真继续施法,运用真气将裂缝上面的山头推起。随着山头升起,里面露出一块光华的岩石,岩石上有个凹槽,内里似乎有些东西。此时,妙徽快步上前,将凹槽内的物件取出。道真待妙徽走出山头阴影,方才息法收力。山头失去承托之力,砰地一声,掉落在下面的山体之上,顿时震起一片灰尘。此时,整座山开始微微晃动起来。道真并不理会山体异动,径自转身对四人道:“现下我便将四件宝物传授你们。”

四人面向道真,垂首侍立。

“伯彦,太虚根传授于你,你需小心保管。开启口诀为:凡尘破,太虚出。闭合口诀为:太虚止,凡尘覆。你可记下了?”道真言罢,从身旁妙徽手中拿起一把树根,交给伯彦。

伯彦赶忙上前接住,点头道:“弟子记下了。”

道真又从妙徽手中取出一粒江豆交给已走到面前的谢驰道:“谢驰。摩云梯传授于你,开启口诀为:摩云生,万仞平。闭合口诀为:摩云收,万仞耸。你可记下了。”

“弟子记下了。”

道真复又从妙徽手上取出一枚贝壳,看着蕣华刚要说话。突然,蕣华将兰君拉过来推到道真面前。道真笑了笑道:“蕣华,你的心意我已知道。但兰君是我的亲生骨肉,我须以身作则,委以重任。况且如若魔灵不现,天香引便无须使用,你不必太过担心。你先过来。”

蕣华却不过去,只站在原地道:“师傅,弟子蒙师傅、师娘救护,此生性命便是师傅、师娘给的,与师傅、师娘亲生女儿无异。请师傅将天香引传授于我。”说话时,脸上显露出从未有过的坚毅表情。

此时,被蕣华推到前面的兰君已退了回来,对蕣华道:“师姐,我从来视你为亲生姊姊,我便是你的亲生妹妹。父母心意已定,你不要同我争了。我虽年幼,却也同样受父母教诲,知道舍生取义的道理,不能给父母丢脸。师姐,请你上前受宝。”

二人在那里争执不下,因她们都明白领受天香引之人一旦使用天香雷阵,必死无疑,故此都想将更多生存的希望留给对方。妙徽看二人在大义面前如此坦荡,心中很是宽慰,不觉竟要流出眼泪,但想丈夫嘱咐,强忍心酸道:“蕣华,你是师姐,须力行表率,不可违拗师傅心意,快快上前受宝。”

蕣华还要争执,但听道真厉声道:“蕣华,快些过来,时间不多了,不可违背师命。”此时,众人也都感觉脚下山体晃动加剧。

蕣华无奈,只得走上前领受了宝物,又听师傅传授口诀。转身回去时看到兰君,差点掉下泪来。想到将来兰君或要死于天香雷阵,真比自己去死还要心痛。

此时道真已将兰君叫上前去,传了天香引及口诀。复又嘱咐道:“天香雷阵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使用时须有百分把握封印魔灵。否则只毁灭魔魁肉身,魔灵仍可再寻宿主作乱。”

兰君重重点了点头,转身回到原处。

此时,那山体晃动得好似随时都会爆裂一般,众人只能凭借运功站定,否则便要跌倒。道真深吸了一口气道:“宝物俱已传授,日后你们须听师娘吩咐。永平山失去镇山之宝,即刻便要崩裂。若任其崩裂,万里之内的居民都要遭殃。我泄露天机命已不长,今日便将肉身化作青松,镇压在山巅之上。”说着,缩身凝力,忽又猛然提气纵身一跃,竟飞起直达山巅。就在他飞腾之时,身上射出一道强光,五人只觉眼前骤亮,无法看清景物,待亮光过后,再望上去,已不见道真踪迹,山巅却多了一株青松,直立挺拔,郁郁葱葱。刚才晃动的山体,渐渐平复下来。

四少年见此情形,俱跑上山巅,伯彦和谢驰跪在青松面前,顿首礼拜,蕣华和兰君则抱住树干,流下眼泪。尤其蕣华,在她心里,不仅将顾氏夫妇视作师傅师娘或者救命恩人,更当成比亲生父母还亲的爹娘,见到道真化为青松,永别人世,心中悲痛犹如针插斧劈。此时,妙徽也走过来,抚摸着青松的树干,心中悲戚。她与道真自幼在岛上习武修道,青梅竹马,情深意重,自然比任何人都舍不得离开道真。义父离世时将这救世天机告知他二人,当时她也曾哭得昏天黑地,想到未来道真牺牲,自己独活,真觉不如自己去死。可这么多年过去,道真常以求大义舍亲情的道理宽慰于她,她也渐渐看得开了。此时,虽然心如刀绞,却仍装作平静如常,对四人道:“好了,别哭了。我们修道之人,需看轻生死。你们但须谨记师傅遗命,不负重托,便是对师傅最大的敬重。”

四人听了俱都点头称是。于是,妙徽带着四人乘舟离开冲冥岛,往西南方向驶去。伯彦、谢驰在前面划桨,其余三人坐在后面。五人不时回头眺望永平山顶的青松,心中默念:“道真、师傅、爹爹,你今日的牺牲定然不会白费,我五人必要齐心协力,平定魔乱,解救百姓苦难。”行了一会儿,周边骤起大雾,妙徽以所带罗盘指引伯彦、谢驰。原来冲冥岛距离陆地并不很远,只因岛上收藏的宝物凝聚了周围雾气,以至常年云雾环绕,故此难以寻找。不多时,小舟穿过雾带,众人再回头看冲冥岛与永平山,已完全隐在雾中,不见踪影。五人心中都有些恋恋不舍,但想到前路艰险,必须坚定意志,方能不负道真的牺牲,俱都定下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