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烽火战线 > 第七卷 和平与战争 第一百五十九章 国家命运 逐鹿中原

第七卷 和平与战争 第一百五十九章 国家命运 逐鹿中原

194年8月1日,蒋介石终于下定决心动手了。国民党顾祝同集团昼夜兼程越过边界如同一把尖刀直取重庆。拿下重庆就等于拿下了通往天府之国的大门,自此陈浩天几乎就是无天险可守。消灭其必定是指日可待。

在顾祝同发难之后,蒋介石第一时间就召集中外记者,向中外媒体宣布,陈浩天有叛国的企图,他代表中华民国撤除陈浩天一切职务。其麾下部队撤除番号,归为叛军处理。

蒋介石的声明顿时引起了国内外的一片热议。众所周知,陈浩天及其部队在对日战争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不久前还单刀赴会,怎么可能就叛国了呢。蒋介石就是要舆论为自己所用,自古有云:得民心者的天下。为了使战争颇具正义性,蒋介石可是颇费了一番功夫。光是收买报社就花去了00万大洋。不过这样还是颇具成效的,至少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蒋介石得到了大量的资本家的支持,至于民众是怎样想的,蒋介石并不理会。

蒋介石终于撕破脸皮露出其本来面目,在蒋介石下令进攻的那一刻,陈浩天也下达了坚决抵挡的命令,在整个根据地启动一级战争预案。整个联治政府开始进行高效率的运作起来,共产党最高领导层看到如此的效果,也不由得惊叹,这才是他们想要努力建成的新中国。共产党急忙召开党内最高会议,会议通过了陈浩天“借兵”的要求,让红军士兵融入到解放军当中,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决一死战。

中国开战了,有人担忧有人欢喜,一旦蒋介石战败,英国将面临来自陈浩天最直接的威胁。欢喜的是日本人,好不容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这样日本就能够再有踏上中国大陆的机会。

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战役计划的指导原则,加强了中线力量。北线阎锡山军事实力薄弱也就使得解放军有条件从北线抽调大部分的兵力转用到中线。

中线的解放军得到了5个军的增援部队,使得解放军在面对顾祝同强势的进攻有了足够多的兵力。

黄宇在北线和南线各部署了4个军的兵力来牵制住阎锡山和朱培德集团,在重点战场上部署了超过14个军6万人。但是其面前的顾祝同兵力却超过了40万,还有大量的坦克、装甲车以及重炮和航空部队。

战争的进程似乎很合蒋介石的意料,顾祝同集团先头的三个整编军,高歌猛进,几乎没有遇到解放军想让的抵抗。只用了不到三日的时间,就向前推进了00余里。蒋介石几乎隔一个小时就会收到一份报捷的电报,其内容都无外乎:我军顺利占领某地。蒋介石对身边的陈诚笑道:“日本人都怕陈浩天,照我看来日本人只是被一两次失败吓破了胆。陈浩天的军队都是鼠辈学了一套共产党的游击战,命令顾祝同,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积极寻找陈浩天主力与之决战!”

“是,学生明白!”

陈诚刚想转身离去,蒋介石似乎想起什么,对陈诚道:“把戴笠给我找来,我有事要交代给他!”

……

戴笠很快便赶到了蒋介石秘密指挥所,在战争发起之日,蒋介石便亲赴武汉进行督战。为了确保蒋介石的绝对安全,这个指挥所除了蒋介石的心腹之外,无一人知道其确却位置。

“咚咚咚”戴笠敲响了蒋介石的房门。

“进来。”蒋介石颇具威严的喊道。

“校长您有事找我?”戴笠走到蒋介石跟前道。

“这件事关乎着党国的命运,我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蒋介石注视着戴笠道。

戴笠几乎惊出一身冷汗,对于蒋委员长的习性,自己可是一清二楚,蒋委员长一旦用这样的口气说话,必然就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之事,中山舰事件如此,就连四一二事变也是如此。那这一次的目标……戴笠心中已经想得八九不离十了。

还没等戴笠回话,蒋介石又继续道:“雨农啊,自国民革命以来,党国就花费巨资来给你组建了党国的情报机构,现在是你们来回报党国的时候了。”

“校长的意思是……”戴笠用手指着地图上的成都。

“没错,你们的任务就是将陈浩天的腹地彻底对的搞乱,发挥你们一切的破坏手段,最好能够将陈浩天给正法以消除国民之怨。”蒋介石淡淡的道。

“是,学生明白,学生一定誓死报效党国!”

……

黄宇看着地图上敌我态势,表情凝重。国民党来势汹涌,按照军委的指示,解放军主力避其锋芒,现在已经达到了第一步的战略计划。下一步就是考虑该如何狠狠的打击来犯之敌。两倍于己的敌人,还有大量的坦克,飞机,其实力已经不在日军之下了。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国民党通讯的明码已经被破译,也就是说黄宇可以清楚的知道国民党军队的一举一动。这样对付起来也就更容易一些了。

黄宇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计划了如指掌,他决定充分利用解放军机动能力、火力强悍等特点,后发依旧能够制人。他的战法依旧是正面采用少量部队对顾祝同主力进行牵制,然后两翼迂回包抄,在整个对苏联对日战争中,这样的战法也是最实用用得最多的,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而且能够更大限度的歼灭敌人,最重要的俘获更多的敌人。毕竟有时候大面积的给予敌人杀伤还不如最大限度的俘获敌人,减少自己的伤亡。更何况这不是两国交战,没有必要对自己的同胞下这么狠的手。

黄宇具体的部署是:以解放军第集团军对国民党第5集团军,右翼实施大纵深的迂回战术,第4集团军以一部分兵力在正面上牵制顾祝同的主力部队,第4集团军主力则迂回至国民党第一集团军的左翼,两翼迂回的部队预定在平县会师,完成合围,黄宇可没有这么大的胃口一举吃掉顾祝同集团,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否则就会有噎着的可能。

中线战局明朗,但是蒋介石对北线的阎锡山确是十分的担心,阎锡山在中原大战之后,不得不向自己低头。阎锡山之所以参加蒋介石主导的对陈浩天清剿的行动一是看到了未来的威胁,陈浩天一直没有对自己动手,那是想消灭日本人后,回过头来便会对自己动手。二是蒋介石给予了阎锡山许多利益上的承诺。无论是帮人帮己,都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阎锡山并未在第一时间发起攻击,而是选择了坐壁观望,中线战事势如破竹,蒋介石也三番四次催促阎锡山发起进攻。在巨大的利益的诱惑面前,阎锡山终于忍不住出手了,8月6日,阎锡山命令所部的个师向闵城的解放军发动了进攻。

南线的朱培德虽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但是也是深得蒋介石的重用。唯一阻挡其成为蒋介石心腹的事情就是当年放走中共高层。朱培德知道蒋介石将南线的部队交给他,这就是说蒋介石还是相信他的。为此朱培德表现得是极为卖力,在海军军舰的支援下,朱培德主力部队逆江而上,进攻广西。

阎锡山与朱培德的遭遇大致相同,一开战,就遭受到了敌军的猛烈打击,甚至他们都搞不清楚到底自己是进攻的一方还是被动防御的一方。

南北两线的激战使得蒋介石更是信心十足,虽然他知道陈浩天的主力部队一直就在中线战场上,但是为了制衡南北的进攻,陈浩天不得不将部队一分为三,只要两边的战局更加激烈,陈浩天就不得不调动中线的部队进行支援。这样陈浩天必然是分身无力。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蒋介石急令顾祝同集团加进对重庆地区的进攻。原本顾祝同打算派遣一支部队绕道湖南。但是被蒋介石以分兵不利为由不予采纳。

解放军对顾祝同部队实施战役计划时,采取了许多隐蔽战役企图的方法。黄宇派出了许多小股部队在长江南岸摆出强攻的架势,国民党军指挥官对解放军第集团军和其他军队的异常活动,丝毫没有察觉,也根本没有采取任何的防范措施。国民党第5集团军接到的命令只有四个字:继续前进!

194年8月10日,解放军围歼国民党第5集团军的战斗打响了。直到这时,指挥第5集团军的司令何健没有判断出解放军的真正意图,还以为这只不过是解放军的佯动,解放军的目标一定是那些落单的小股部队而已,要吃掉自己四个军八九万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解放军迅速的插入第5集团军的后方,并切断了它的退路和补给线。

这时何健才意识到这解放军真的是对自己下手了。何健急忙给总指挥部打电话,但是电话线已经被切断,电报也发不出去。

直到11日凌晨,顾祝同才发现与第5集团军彻底的失去了联系。这时顾祝同也慌了,在派出部队与第5集团军取得联系的同时,向远在武汉的蒋介石如实的作了报告。(未完待续)